汉承秦制,官秩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官阶在100石以上者,每月有俸16斛-350斛不等。第二类是斗食、佐史之秩,斗食月俸11斛,或岁俸不满百石,计日而食一斗二升,故称斗食;佐史月俸8斛。第三类是少吏,秩无规定。秦汉时期采取官秩分类的主要目的是()
A:拓宽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用人权 D:实现选贤任能
法家把法比作(),揭示法的客观公正。
A:尺寸 B:绳墨 C:斗斛 D:规矩
我国古代的标准量器,从小到大依次为斛、斗、升、合、龠。 ( )
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
六月丁卯,诏曰:置官班禄,行之尚矣。《周礼》有食禄之典,二汉着受俸之秩。逮于魏晋,莫不聿稽往宪,以经纶治道。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先朝因循,未遑厘改。朕永鉴四方,求民之瘼,夙兴昧旦,至于忧勤。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罢诸商人,以简民事。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均预调为二匹之赋,即兼商用。虽有一时之烦,终克永逸之益。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变法改度,宜为更始,其大赦天下,与之惟新。”
——《魏书》卷七上《高祖孝文帝纪》
请概述北魏冯太后主持的改革内容。
阅读材料并结合背景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六月丁卯,诏日:“置官班禄,行之尚矣。《周礼》有食禄之典,二汉著受俸之秩。逮于魏晋,莫不聿稽往宪,以经纶治道。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先朝因循,未遑厘改。朕永鉴四方,求民之瘼,夙兴昧旦,至于忧勤。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罢诸商人,以简民事。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均预调为二匹之赋,即兼商用。虽有一时之烦,终克永选之益。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变法改度,宜为更始,其大赦天下,与之惟新。”
——《魏书》帝纪第七高祖纪上
请概述北魏冯太后主持的上述改革的内容。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0分,每小题1分)
(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4)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5)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
(6)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7)早织而缕,字而幼孩(8)异乎三子者之撰
(9)先妣抚之甚厚(10)比去,以手阖门
(1)率: 全都,一概。(2)厌:满足。(3)速:招致。
(4)组:丝带、丝绳,这里泛指绳索。(5)旅食:在外地谋生。
(6)克:能够。(7)字:养育。(8)撰:才能,这里指为政的才能。
(9)抚:对待。(10)比:及、等到。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课本中文言实词、虚词的识记能力,只要认真读过原文,根据上下文意思即可推断出来。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__ 木屐 斗斛之禄 以飨读者 B:辗转 悸动 锱珠必较 流水潺湲 C:寂寥 萧索 未雨绸缪 死不暝目 D:后嗣 辍学 豆寇年华 杳无音信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胜以锦囊 仓惶东出 忧劳兴国 逸豫亡身 B:形单影只 斗斛之禄 兔起鹘落 鱼龙潜越 C:报薪救火 革灭殆尽 积威所怯 缓歌曼舞 D:丹藤翠蔓 技经肯綮 金块珠砾 管弦呕哑
图l所示的文物佐证了商鞅变法的哪项措施? 
A:“决裂阡陌” B:“初为县,有秩吏” C:“教民耕战” D:“平斗桶(斛)、权衡、丈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