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下列“然”的用法分类,正确一项是 ①使之然也②盖余之所至,比好游至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在右,来而记之者已少③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变不能至也④然而何时而乐耶?⑤公劳之曰:“若翁廉,若辈得无苦贫乎?”皆曰:“然”⑥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⑦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A:①⑦/②/④⑥/③⑤ B:①/②④/③⑥/⑤⑦ C:①②③/④⑦/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⑦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 奉之弥(mí)繁 至莫(mò)夜月明 褒(bāo)禅山 无物以相(xiàng)之 B: 暴(bào)霜露 梵(fān)语 铿(kēng)然 穴罅(xià) C:洎(jì)牧以谗诛 盖音谬(miù)也 钟罄(qìng) 鹳(guàn)鹤 D:咎(jiù)其欲出者 栖鹘(xíhú) 窈(yǎo)然 噌吰(hóng)
对划线字注音或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磔磔云霄间(zhé鹘的鸣叫声) B:官盛则近谀(yú阿谀,奉承) C:得病寝衽(rèn衣襟) D:勇若孟贲(bēn勇士) E.作《师说》以贻之(yí赠送) F 有穴窈然(yǎo深远幽暗的样子) G 噌如钟鼓不绝(C énghóng形容洪亮的钟声) H 褒之庐冢(zhǒng房子)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远眺(tiào) 可汗(hán) 攒钱(zhuàn) 负荷(hè) B:苍穹(qióng) 老躄(bì) 目眩(xuán) 烧灼(zhuó) C:窈然(yǎo) 饥馑(jǐn) 逋慢(bū) 瞋目(zhēn) D:拔擢(zhuó) 觊觎(yú) 粗糙(cāo) 悲恸(tòng)
下列各项中字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显赫(hè) 煊赫(xuān hè) 宽敞(Chǎng) B:徜徉(Cháng yáng) 遏(è)止 拜谒(yè) C:暴(bào)霜露 洎(jì) 为(wéi)国者 D:庐冢(zhǒng) 窈(yǎo)然 咎(jiù)
下列加点字的渎音正确的一组是( )。
A: 三矢(shī) 逸豫(yì yù) 仇雠(chóu) 荆棘(jīng) B:与嬴(yǔ) 鸟瞰(kàn) 庐冢(zhuó) 音谬(miù) C:窈然(yǎo) 瑰怪(guī) 彭蠡(lǐ) 钟磬(qìng) D:栖鹘(qī) 纰漏(pī) 歼灭(jiān) 穴罅(Xuè)
13.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击空明兮溯流光 溯
②列坐其次 其次
③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信
④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适
⑤有穴窈然 窈然
①溯:逆流而上
②其次:水边
③信:实在
④适:享有
⑤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解析】
试题分析:①击空明兮溯流光:迎击空明的粼波,逆着流水的泛光。②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旁边。③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④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我和你共同享有的。⑤有穴窈然:有山洞深远幽暗的样子。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从历年高出题规律来看,实词的考查具体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活用、偏义等语言现象。考生备考时应熟练掌握课本中学到的实词,做好课内实词迁移,另外还要掌握一些常用实词含义推断的方法,如,字形推断法,语境推断法,结构推断法,成语对照法等。
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黑质而白章 ②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B:①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②是进亦忧,退亦优,然则何时而乐耶 C:①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 ②术怒攻布,为布所破 D: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一)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②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③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C.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D.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筑舍
B.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怠:懈怠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名:本名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章的第①②段是记叙部分,先介绍了褒禅山的概况,然后记叙了游华山洞的经过,为后文的议论做铺垫。
B.文章第③段写游华山洞的心得,一个“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转入议论,阐述了要实现目标,“志”“力”“物”三者之间缺一不可。
C.文章第④段借“仆碑”抒发感慨,从反面加以否定,批评“谬其传而莫能名”,从正面加以肯定,提出了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D.本文是一篇游记,文章记游与说理并重,以记游的内容为喻,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后面的议论又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5分)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5分)
4.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5 D【解析】名:命名,动词。
6.D【解析】D项“记游与说理并重”不恰当,本文应该是以说理为目的,记游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
7.(1)我们出来之后,就有人责怪那个想要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于没能尽享那游览的乐趣。(5分,关键词:“咎、其、尽”各1分,句意2分)
(2)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贵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常在那险阻而且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到达那里,所以没有志向的人是不能到达的。(5分,关键词“而”1分,“非常之观”2分,句意2分)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奉之弥(mí)繁 至莫(mò)夜月明 褒(bāo)禅山 无物以相(xiàng)之 B:暴(bào)霜露 梵(fān)语 铿(kēng)然 穴罅(xià) C:洎(jì)牧以谗诛 盖音谬(miù)也 钟磬(qìng) 鹳(guàn)鹤 D:咎(jiù)其欲出者 栖鹘(xíhú) 窈(yǎo)然 噌吰(hó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