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年间,江苏巡抚曹时聘奏疏道:“吴民生齿最烦,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坊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据此可知()①吴地人多地少②那时已经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③曹时聘对机户与机工持认可态度④政府已经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数千人表达自己的愤怒,一个新的词语()被创造出来,用以形容那些不请自来的广告邮件,这便是垃圾邮件称谓的由来

A:spant B:spanan C:span D:spam

航母上的数千人是如何用餐的?

暨大华文学院的学生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建院以来,学院共培养了各种学历层次的国外学生()多人,培养了华侨华人及港澳台预科生数千人。

1783年,长沙制鞋业匠工数千人,集资重建火宫殿乾元宫,以纪念制鞋业的老祖宗,这位老祖宗是谁呢?

小城市的出租车拥有量的推荐指标是( )。

A:2.5辆/千人 B:2.0辆/千人 C:1.0辆/千人 D:0.5辆/千人

阅读以下材料:(12分 )

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织工散者又数千,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回答:

(1)“染坊”和“机房”的性质是什么?(4分 )

(2)染坊或机房主人与染工和织工的关系怎样?(4分 )

(3)文中指“数千人”说明了什么?“自食其力”是指什么?(4分 )

(1)“染坊”和“机房”,都是带有资本主义萌芽色彩的手工作坊。(2)染坊或机房主人与染工或织工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3)文中指“数千人”说明手工作坊规模大;“自食其力”是指染工和职工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

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中废为右扶风坐怒其吏成信信亡藏上林中宣使郿令将吏卒阑入上林中蚕室门攻亭格杀信射中苑门宣下吏为大逆当族自杀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其治米盐,事小大皆关其手。

②及以法诛通行饮食,坐相连郡,甚者数千人。

(1)中废为右扶风/坐怒其吏成信/信亡藏上林中/宣使郿令将吏卒/阑入上林中蚕室门攻亭格杀信/射中苑门/宣下吏/为大逆当族/自杀(4分)

  (2)①他管理十分细杂的差事(琐碎之事),无论大事或小事都要经过他亲手处理。

    采分点:“治”、“米盐”、“关”。(3分)

  ②并按照法律杀死供给盗贼饮食的百姓,以串通各郡定罪的,多达数千人。

    采分点:“通行饮食”、“坐”。(3分)   


解析:

阅读下面这首汉乐府古诗,完成后面问题

陌上桑(汉乐府)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置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15.解为乐歌的段落,本诗的乐歌段落与歌词内容的段落大致相合。请梳理这首叙事诗的行文

脉络,分为几解?并概括其内容。(6分)

答:

16.请简析秦罗敷这个“好女”形象。(6分)

答:

15.全诗共分三解。第一解从开始至“但坐观罗敷”,主要叙述罗敷的美貌以及人们对她的喜爱。第二解从“使君从南来”至“罗敷自有夫”,写太守觊觎罗敷容姿,要跟她“共载”而归,遭到罗敷严辞拒绝。第三解从“东方千余骑”至结束,写罗敷在太守面前夸赞自己丈夫,用意在于彻底打消太守的邪念,并让他对自己轻佻的举止感到羞愧。

16.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貌美品端、机智活泼、亲切可爱的女性形象。通过她服饰的美丽和路人见到他以后无不倾倒的种种表现,“好女”的形象逐渐变得具体和彰明。通过罗敷与使君的对话,她抗恶拒诱,刚洁端正的品格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从她流利得体,同时又带有一点调皮嘲弄的答语中,还可看出她禀性开朗、活泼、大方,对自己充满自信,并且善于运用智慧保护自己不受侵害。

【解析】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解为乐歌的段落”,明确对象及要求“几解”,然后浏览文本,之后到文中筛选信息。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6.

试题分析:结合文章的主题、背景“汉乐府”,分析形象(形象总要寄托一定的意义和情感)。善于抓住相关的描述,评论语句如“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把握形象。善于从形象塑造的手法进行分析。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