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风•黍离》一诗的主旨是()

A:__之思 B:失意之悲 C:身世之慨 D:兴亡之感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欧阳修尝慨《七略》四部,目存书亡,以谓其人之不幸,盖伤文章之不足恃也……然读《史》《汉》之书,而察徐广、裴驷、应劭诸家之注释,其间不得迁固之意者,十常四五焉。以专门之攻习犹未达古人之精微况泛览所及爱憎由己耶夫不传者有部目空存之慨其传者,又有推求失旨,与爱憎不齐之数。

(节选自《文史通义》)

以专门之攻习/犹未达古人之精微/况泛览所及/爱憎由己耶/夫不传者/有部目空存之慨/其传者

下列词语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崔嵬(wéi) 隽(juàn)秀 博闻强识(zhì) B:踯蹰(zhú) 蹒跚(shān) 面面相觑(xū) C:黯(àn)然 沮(jǔ)丧 瞠(chēng)目结舌 D:温馨(xīn) 别墅(shù) 甘之如饴(yè)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观摩 世外桃园 甘之如饴 有过之而无不及 B:轶事 人才辈出 剑拔弩张 何其相似乃尔 C:沧桑 以逸待劳 无耻谰言 万变不离其中 D:装潢 破釜沉舟 山清水秀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凑和 文绉绉 事必躬亲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B:蛰伏 大杂烩 克敌致胜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C:宣泄 名信片 贸然行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D:松弛 挖墙脚 乐不可支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下列常用词语中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万古长青 蔚然成风 无耻之尤 B:充耳不闻 出奇制胜 出类拔萃 C:甘拜下风 改邪归正 甘之如饴 D:亘古未有 歌舞生平 革故鼎新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勘察 淡装浓抹 诡秘 耳濡目染 B:曼延 老生常谈 膺选 彰善瘅恶 C:暮霭 甘之如怡 睿智 金壁辉煌 D:飨客 色厉内荏 悖逆 同仇敌慨

16.用斜线(/)给下面划线句子断句。(限划6处)(3分)

欧阳修尝慨《七略》四部,目存书亡,以谓其人之不幸,盖伤文章之不足恃也……然读《史》《汉》之书,而察徐广、裴骃、服虔、应劭诸家之注释,其间不得迁固之意者,十常四五焉。以专门之攻习尤未达古人之精微况泛览所及爱憎由己耶夫不传者有部目空存之慨其传者,又有推求失旨之病,与爱憎不齐之数。

以专门之攻习,尤未达古人之精微,况泛览所及,爱憎由己耶,夫不传者,有部目空存之慨,其传者

【解析】

试题分析:文言断句有其规律可循。一是句末语气词,比如也、耶、乎;二是句首发语词,比如“夫”、若夫、至若、盖;三是名词或代词,一般在句中做主语或宾语,如“爱憎”;四是排偶的句式;五是顶真的修辞。先浏览选段,了解大意;然后先易后难。

考点:要求对一段课外古文的全部或部分断句,能力层级为B

【译文】

欧阳修曾叹息《七略》《四部》(七略,四部都是图书分类目录),很多书只有书名,而书已经失传。他由此感慨人们的不幸,伤心于文章的不可依赖。但是读《史记》《汉书》这样的历史著作,哪怕是像徐广、裴骃、服虔、应劭这样有名的学者所加的注释,无法领会司马迁、班固原义的情况也有十之四五。像这样专修精深的学者,也未能全理解古人的精妙,何况只是泛泛读一下而已呢?爱恨都是自己体会的。对于那些无法传世的书,令人感慨仅存书目存世;对于那些流传至今的著作,又有揣测含义失真的烦恼,所以说这是有爱有恨,爱憎不一缘故。

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6处)

欧阳修尝慨《七略》四部,目存书亡,以谓其人之不幸。盖伤文章之不足恃也……然读《史》《汉》之书,而察徐广、裴骃、服虔、应劭诸家之注释,其间不得迁固之意者,十常四五焉。以专门之攻习犹未达古人之精微况泛览所及爱憎由己耶夫不传者有部目空存之慨其传者,又有推求失旨之病,与爱憎不齐之数。

(节选自《文史通义》)

以专门之攻习/犹未达古人之精微/况泛览所及/爱憎由己耶/夫不传者/有部目空存之慨/其传者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做这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二是要仔细体会句间关系,如“犹”、“况”这是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这里要断句。三是注意一些虚词,如发语词“夫”,表停顿的“者”,句末语气词“耶”。四是要注意对称的句法,如“夫不传者,有部目空存之慨;其传者,又有推求失旨之病”。五是要注意上下文的暗示,如“/况泛览所及/爱憎由己耶”此句中间应该断开,可以从“其传者,又有推求失旨之病,与爱憎不齐之数”得到启示。

下列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脉膊 老两口 出奇不意 变本加历 一言即出,驷马难追 B:撕打 笔杆子 叠床架屋 珠连璧合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C:喝彩 流水帐 张皇失措 家谕户晓 业精于勤,荒于嘻 D:追朔 名信片 不径而走 一切就序 失之东榆,收之桑俞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