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暮倚杖水边①
(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
【注】 ①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
(1)此诗颔联以 和 两位被贬异乡的古人自况,用典精当,对仗工整。
(2)指出“羁绪”在全诗中的具体内容,并简要赏析首联在写法上的特点。
答:
1)屈原 白居易
(2)内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谪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④年华易逝的伤感;
⑤浮沉宦海的厌倦。
特点:①触景生情,以萧瑟凄清之景引发诗人的纷乱愁思;②以“羁绪”领起全篇。
解析:
首联点明地点、时令和心绪。水国指的是蔡州。望着在秋风中回旋、挣扎,最后还要落地化作尘泥的黄叶,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和命运,诗人怎能不思潮如涌,心乱如麻呢?以下六句是作者蓄积心底已久的愁思怨意的总爆发,每一联又单独表达一层意思,颔联引屈原和白居易以自况,颈联是愤恨情绪的直接流露,包含了对小人的轻蔑,对自己人格品德的自信。尾联袒露了作者在前途渺茫伸冤无望的事实面前暗悔当初的低沉心情。
全国卷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1)晚秋、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解析:分析诗歌“意境”, 答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 雄奇优美 生机勃勃,富丽堂皇 ,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 虚幻飘渺 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等。
(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解析:
分析“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倦 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1)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2)诗歌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倦'意的?(2分)
(1)前六句是借景抒情,后两句是直抒胸臆。忧国忧时,报国无门。(2)自月升到月落,诗人不曾合眼,身倦;诗人心事重重,彻夜难眠,心倦。
解析:
无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别君去兮何时还? , 。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小题1】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小题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 坐
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
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
数叶迎风尚有声。
⑴本诗写梧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使用了什么手法?
答:
⑵古典诗词摹写梧桐抒发秋意。通常表达怎样的情怀?举你所知的一句印证你的观点
答:
⑴写梧桐不甘凋谢,在秋风中振作精神,表达了作者面对秋天不伤感,自勉自励的情怀。(2分)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1分)
⑵通常表达落寞、寂寥、孤独、凄婉的悲愁情怀,对生命凋谢的伤感。(2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等。(2分,一句即可)
解析:
无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日 暮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①繁。
【注】①花烬:世俗认为有喜事则灯结花。
(1)诗题为“日暮”,请结合前三联简要赏析此诗从哪些方面写“暮”?高
(2)前人称“情语能以转折为含蓄者,唯杜陵居胜”,请结合诗的尾联简要赏析诗的情感。
(1)山村生活:一群群牛羊早已从田野归来,家家户户深闭柴扉,各自团聚。
自然环境:首联写夕阳的淡淡余晖洒满偏僻的山村,颔联写晚风清凉,明月皎洁;颈联写清冷的月色照满山川,幽深的泉水在石壁上潺潺而流,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晶莹欲滴。(总说1分,分说4分)
(2)“何须”二字表面上是诗人自我安慰,对前途不再有期盼(自己年纪已大,不需要灯结花来报喜),实际却饱含内心的痛苦(1分):流露出诗人的衰老感(1分)和怀念故园的愁绪。(1分)
解析:
无
阅读下面两手唐诗,按照要求作答
峡口送友人(司空曙 唐诗)
峡口花飞欲尽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
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剑南风景腊前春,
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
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出来的?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各表达了什么情感?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采用了反面烘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1)暮春 飞花
(2)思念故乡之情
(3)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
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用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有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解析:
(1)此题考查“鉴赏诗歌事物形象(意象)”的知识。能力层级是C级。
思路的突破口是抓住写景的句子。因为诗词中常常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来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并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峡口送友人》诗中,只有第一句是写景句。这句中“峡口”表示地点。“花飞”就是意象,也就是飞花。“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
(2)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知识,能力层级为D级。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两首诗的最后一句话。“今日翻成送故人”是说万里同行,自己到了该到的地方,可是友人还要继续前行,此时此地再送友人上路远行,这情景使诗人想起以前故乡送行的情形,自不免引出思念故乡之情。第二首诗里“自缘身是忆归人”直接表示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
(3)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知识,能力层级为D级。
第一首的烘托手法体现在第一句写景与后三句叙事抒情的关系上,但要注意,“花飞”和“尽春”都是从正面描写暮春之景的。第二首的反衬也表现在写景与抒情的关系上,但描写了一幅清新美好的早春图,这是以乐景衬哀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龙阳县青草湖① 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②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①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与洞庭湖一脉相连,所以,诗中又写成了“洞庭湖”②湘君: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为湘水女神。
(1)请对首句中的“老”字进行赏析。
(2)后人评说这首诗极有“太白遗风”。请指出唐温如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1)(3分)运用拟人的手法,融情于境,生动传神。不仅是洞庭湖被西风吹老,诗人自
己也被无情的时光吹老,一夜发白,写出了诗人因秋风而生发的悲秋之意,迟暮之感。
答出拟人手法1分,赏析2分,意思答对即可。
(2)(5分)
风格特征:想象奇特,飘渺奇幻,浪漫色彩。(1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给分)
① 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如“西北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满船清梦压星河”
② 意象奇特。将神话传说、梦境与自然景象组合起来构成一幅飘渺奇幻的画面。如“湘君”“清梦”“星河”。(4分,每点2分)
解析:
略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狂 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此诗作于上元元年( 760 )夏,杜甫 49 岁,地点为成都草堂。
(1)历代评论家多认为第三句中“含”字精炼传神,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2)“狂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作者是怎样刻画“狂夫”形象的?
答:
(1)同意。(1分)“含”字用拟人手法,(1分)生动地写出了风的轻微,有爱怜之意,富有情趣;(1分) 显示出诗人清静和愉悦的心境。(若答显示诗人的达观心态也可)(1分)
(2)这首诗刻画了一位贫困潦倒却放达乐观的“狂夫”形象。(2分,关键词“贫困潦倒”“放达乐观”各1分)诗的前四句传神地描写了幽美宜人的草堂环境,烘托了狂夫的疏放旷达,为下文写“狂”作铺垫;五六句诗人强调世态炎凉和“恒饥”的贫困处境,反衬狂夫的乐观旷达;而七八句直接表达心志,突出狂夫贫困不移的高贵品质。(2分,能答出用环境烘托人物和用生活处境反衬人物就可给2分)
解析:
无
阅读李白的《长相思》,完成后面题目。
长 相 思
李 白
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箪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注】美人,借以寄寓个人政治理想。
(l)“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箪色寒”,从哪几个角度写出深秋怎样的特点 ?
(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1)从听觉、视觉、心里感觉的角度写出深秋凄冷的特点。(角度答出2个即给2分,深秋特点1分)
(2)诗人直抒胸臆,以“长相思,在长安”“思欲绝”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政治理想的渴望和追求(1分);但天长水远、关山难度,用比喻来表明要实现个人美好的政治理想是多么的艰难,(1分)所以 “空长叹”“魂飞苦”“摧心肝”,因而又感到无奈、悲苦、愤懑(2分)。(可以从充分抒发感情的角度阐发,意思对即可。考生把“美人”视为李白所追求的理想人物,再做类似分析,更好。)
解析: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