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他是新乐府运动的理论奠基人和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最能代表他的诗歌成就的是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和《琵琶行》,唐玄宗在《吊白居易》诗中说“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足见这两首诗流传之广。 B:近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它是唐朝时发展成熟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类,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其中律诗每首四联,每两句为一联,依次为首联、颈联、颔联和尾联,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C:词,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近体乐府。作词一般是按照某种乐调曲拍之谱填制歌词,称为“倚声”或“填词”。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豪放两派。婉约词婉丽柔美,含蓄蕴藉,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词慷慨激昂,豪迈奔放,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D:《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代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1-22题。(6分)

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注]①骢:指黑色的骏马。②虏障:指防御工事。③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

21.请结合全诗思考一下,“心事一杯中”的“心事”包含了哪些内容?(3分)

                                   

22.第一句诗中以“飞篷”喻“行子”,有人认为“对飞篷”三字“气馁不称”,应改为“去从戎”,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3分)

                                   

    21.包含着作者送别友人的惜别之情,对友人即将踏上征途的牵挂,对友人早立“功名”的期望和鼓励。(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

22.示例一: 不同意(1分)。用“去从戎”,只是交待了友人去安西的事实,“对飞蓬”以“飞蓬”喻“行子”,用语形象(1分),使“行子”轻捷如飞、意气昂扬的气势与英姿如在眼前;乐观轻松,与全诗豪壮的意境浑然一体。(1分)

示例二:同意(1分)。用“去从戎”,直接点明了友人出塞从军的事实(1分),用语平实,交代清楚,并与诗中“金鞭、铁骢、宝刀”等词语前后照应,便于抒发别离的豪壮之情。(3分)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⑴简要概括“半山春晚” 的特点。(3分)

答:

⑵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3分)

答:

    (1)春花凋谢,树木清阴,鸟鸣山幽,环境恬静。(3分,每个特点1分)

(2)以动衬静(或:以有声写无声)。用突然传来清脆悦耳鸟声,突出了幽静,流露出诗人闲适中的喜悦。

(答出“以动衬静”给1分,分析恰当2分;答出“寓情于景”亦可,如: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比较阅读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岳阳楼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杜甫 孟浩然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金玉诗话》云:“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斗丽搜奇者尤众。……然莫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雄壮如在眼前,至读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意即“杜诗的境界比孟诗要宽广的多”。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

同意杜诗的境界比孟诗要宽广的多。(1分)原因是:(1)从意象的选取分析,孟浩然诗的意象仅限于云梦泽、岳阳城,而杜甫诗的意象则拓展到吴楚两地,甚至把整个宇宙都包容在内;(2分)(2)从“炼字”的角度分析,杜甫诗中“坼”“浮”两字炼得好,广袤千里的吴楚两地就是因为有了这两湖,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漂浮在这湖水之上缓缓行进,这景象何等恢宏!(3分)


解析:

比较鉴赏这两首诗作,需从意象的选择和炼字两个方面结合诗作具体分析。

阅读《涉江采芙蓉》,完成1—2题。(6分)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 从“芙蓉、兰、芳草”等词语中,你对抒情主人公产生了怎样的印象?(2分)

2. 以花草赠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对这种行为,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1.(2分)  主人公的形象是雅洁的(1分),他(她)对待感情也是纯洁的、美好的(1分)。

2.(4分)花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2分)。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1分),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1分)。


解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叹疆场

隋代民歌

闻道行人到,妆梳对镜台。泪痕犹尚在,笑靥自然开。

到家

[金]刘汲

三载尘劳虑,翻然尽一除。园林未摇落,庭菊正扶疏。

绕屋看新树,开箱检旧书。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

(1)这两首诗所写内容都是“喜归”,试分析两首诗在表现“喜”这一情感时的不同之处。(4分)

(2)试对“依然故山色,潇洒入吾庐”两句进行赏析。(4分)

(1)《叹疆场》通过思妇听到远征的丈夫归来的消息时梳妆打扮与之前以泪洗面的对比,表达了一种喜不自禁的心情。《到家》通过对归家时的所见、所为、所感的描写,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回家之后的喜悦心情。(4分,对每首诗内容的概括各2分)

   (2)“山色”“依然”,写出了喜悦之后的闲适。“潇洒”是拟人手法,“山色”“潇洒”地进入我的居室,写出来脱离世俗官场之后的欣慰。两句诗写的不仅是物境,而且是心境,写出了诗人尘劳尽除后,心情由喜悦而安适的转化。(4分。对具体词语的赏析1分,拟人手法1分,对两句诗总体的赏析2分)


解析:

补写出下面各句的空缺部分。

(!)初冬的早晨,小明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地说:“真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名句回答,如还能引用其他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可加分),你知道的其他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2)王安石《元日》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诗句艺术地概括了年复一年辞旧迎新的春节景况。

(3)__同志在澳门回归庆典讲话中引用唐朝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台湾同胞的关心思念之情。

(4)崇俭反奢,历来是我国诗文中的重要内容,《左传》中有“俭,德之共也;奢,恶之大也”的句子。请再以“俭与奢”为话题,写出司马光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身教重于言教。对此,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指出:“其身正, ;其身不正, 。”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

(2)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3)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4)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 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败由奢

(5)不令而行 虽令不从

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第二联的妙处(80字左右)。

“掬”“弄”两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艺术形象虚实结合,字句安排上下对举,使人倍觉意境鲜明,妙趣横生。


解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1)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乐观豁达的心境。是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来表现的。

(2)刘禹锡在诗中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目的是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解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①。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②。万籁③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注:①高林:佛家称僧徒聚集之处,此指禅院。②人心:指尘心,俗念。③万籁:指一切响声。

①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       的环境,主要运用了     的手法。

②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③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那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1)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幽静、寂静的环境;主要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

(2)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是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3)“诗眼”分别是“悦”“空”。“悦”是说秀美的山中景色使鸟的性情欢悦。“空”是说潭水清澈,临潭顾影,使人心中的俗念(或杂念)消除净尽。“悦”“空”两字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写出了人的心情与山光水色相应。(不脱离文本,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