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诗题“相信未来”有几层含义?请结合诗歌作简要说明。
这是一道开放性思考题,一般来说,至少应有以下三方面的理解:一是对现实的不满;二是面对困难和挑战,已经没有退路;三是相信历史和未来会有公正的评价。
下面是对食指《相信未来》这首诗歌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前三节,一唱三叹,“相信未来”就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奏出了诗人心底的最强音。 B:诗的最后一节,用谆谆教导的方式,满怀激情地号召人们“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C: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语言让人们懂得了在逆境中怎样好好生活,怎样自我鼓励,怎样矢志不渝地恪守自己对明天的承诺! D:诗写于1968年。从诗中不难看出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热年代,食指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但年轻、热情、执着,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只有平凡的儿女,没有平凡的母亲。我们的母亲都是可亲、可敬、可爱的。母爱,人类情感走廊中的上品,伟大永远是它的同义语。母亲的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声轻轻的呼唤,还有那眼角的皱纹、满手的老茧,微驼的背影,哪一个做子女的不应刻骨铭心?用我们的笔、用我们的心来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吧!
请以“母爱”为话题写一段文字,150-300字即可。
提示:通过细节描写来突出“母爱”。
多少次,当我满脸沮丧时,您竟会猜透我的心事;多少次,您总是耐心地听我倾倒心中的苦水,与我促膝长谈;多少次,您帮我打理一切小事;多少次,面对我的失落,您总会送上关切的话语……
这就是母爱,它不论索取,只有付出。正是这爱,这浓浓的爱,滋润了我成长的道路。
迁移赏读与检测
担 子
一场雨下来,灰尘被冲得无影无踪,弯陡的山道间尽是些裸露的石子。
雨后山间的空气格外清新,偶尔几声鸟儿鸣叫,让人好不惬意。
弯陡的羊肠道上,两双脚在丈量:草鞋在前,皮鞋在后。草鞋被磨得薄薄的,后足有些破损;皮鞋却是黑黑的,不时发出缕缕光亮。
在这条道上,这两双脚曾有过无数次同行。先是草鞋送布鞋,后是草鞋送球鞋,再后来便是草鞋送皮鞋。能长年累月穿上发光的皮鞋,这意味着皮鞋人已把这条道的源头变成了他遥远的故乡。皮鞋人间或回来一次,也是一二年才有的事。
六十多度的斜山道上,草鞋迈得和皮鞋一样艰难。两只提包和两条蛇皮袋所构成的“吱嘎”担子,将背如蜗牛的草鞋人压得腰弯气喘。
“爸,我来挑吧!”后面的皮鞋人喘着粗气说道。
“我顶得住。”草鞋人汗流满面地说。一张蜗牛背,驮着一副“吱嘎”作响的担子往上爬。
“叭,”担子变成四个包,顺道滚到皮鞋边。
草鞋人跌进了山间杂草中。
“爸!怎么了?怎么了!”皮鞋飞奔过来,草鞋却很快立在山道上,只是鞋上染了一道血。但草鞋人似乎很乐观,话中带笑。
“爸,我来挑吧!”皮鞋人抢着担子,说。
“刚才是草鞋挂了树根跌的,没事,我还能走一程。”草鞋人执意不让。
“伟伟听话么?”草鞋已是第三次这么问了。话刚出口,草鞋人便意识到自己在傻问。然而没办法,草鞋人知道:只有这样,才不觉得压力下的艰辛。
“很听话,他常常念着您呢!”皮鞋人觉得前面的两次答话可能都不中老父的意,因此这次增添了后半句。
在“吱嘎吱嘎”的重压声中,草鞋人问了许多城里的事,并在做人做官问题上千嘱万咐,皮鞋人回答得满头大汗。
“爸,我来挑吧,你已挑了一个多钟头了。”皮鞋人双手抢担,请求说。
“下了这道坡,再走三里路,就是马家溪的枫亭口,到那你再挑吧!”草鞋人移动着带血的草鞋,撂出一串话。到了枫亭口,草鞋人果然将担子交在皮鞋人肩上去了,自己在后面拼命擦汗,然后作悠闲状。
皮鞋草鞋在马家溪镇街道上移动着。
马家溪的村民们给了草鞋人很高的评价,养了个好儿,城里能做官,乡里能挑担,是个孝子。草鞋人很快慰,从皮鞋人衣袋里掏出个翻盖烟不停地丢给众人。
走过不到一华里的马家溪路段,又是一段漫长的山间无人道。草鞋人从皮鞋人肩上夺过担,驼腰前进。望着前面草鞋人负担背影,皮鞋人在后面流泪。
赏读点拨
如果说《大堰河――我的保姆》是用诗歌语言表现了一个儿子对于乳母的深切的爱和敬,那么这篇文章则是借助一个特殊的切入点――鞋,来表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深沉而无言的爱。不说“父亲”、“儿子”,而说“草鞋人”、“皮鞋人”,暗示父亲养育的艰辛和儿子骄人的成绩,已为官为父的儿子很少回来,草鞋似乎也并无怨言,却在人多时让儿子挑担,人少时又将担子夺去这一细节中,让人窥见那大爱无言的父亲的心。
赏读检测
7.在人称上,本文采用第________人称的写法;在记叙顺序上,全文采用________。
8.开头一段的自然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第四段是插叙,请简析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要求找出对“草鞋人”进行描写的4个句子。
(1)穿着描写:________________。
(2)外貌及动作描写:________________。
(3)神态描写:________________。
(4)侧面描写:________________。
11.请分析画线的“草鞋人知道:只有这样,才不觉得压力下的艰辛”的深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三、顺叙
8.为下文写“草鞋人”挑担行走的艰难起衬托作用。
9.交代了“草鞋人”在这条路上送儿子上学、工作,突出了“草鞋人”对儿子深沉的爱及对儿子培养的艰辛。
10.(1)草鞋被磨得薄薄的,后足有些破损
(2)一个蜗牛背驮着一副吱嘎作响的担子往上爬
(3)然后作悠闲状
(4)皮鞋人在后面流泪
11.草鞋人觉得只要自己的儿孙有出息有作为,自己再艰辛也心甘情愿。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经过仔细调查研究的结果,认为负责质量监督的李副厂长有责任。 B:通过这次社会调查,使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农业的历史和现状,而且学到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 C:一些发达国家的建筑业,新技术应用之广泛,见效之迅速,都是我们所不及的。 D: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自私使某些人变得鼠目寸光,________看不到国家利益。 ②围绕埃及最大金字塔――胡夫金字塔的诸多疑团,多年来________困扰着全世界的考古学家。 ③由于忽略了保护环境,________类似切尔诺贝利事件那样的灾祸不断发生。
A:从而 一直 所以 B:进而 一贯 因此 C:从而 一贯 所以 D:进而 一直 因此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云彩 神采飞扬 诚恳 开垦土地 B:暄响 寒暄客套 窗扉 敞开心扉 C:炫耀 耀武扬威 慰藉 声名狼藉 D:优郁 犹豫不决 清凉 青山绿水
对《再别康桥》运用的表现手法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笼罩着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水草、柔波、彩虹、星辉,恰当地衬托了诗人静默的心境。 B: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 C: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悄别离时那富有特色的形象和想像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D:全诗四行一节,诗行排列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为六七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一韵,呈现出明显的旋律感。
创新片段作文题(20分)
只有观察生活,才能写出真实的生活。大自然赐予我们阳光、雨露,也有风电乌云,请任选一个自然景观,从一个角度进行描写。250字左右。
作文思路:自然界是变化的,平时要注意观察周围景色,要选取自己熟悉的自然景观来写,写出它的特点,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例文:
雨点儿越来越急,打在我身上的雨点也越来越多。……地上湿的已不再是一个一个的小圆点,而是一块一块的,继而又汇成一大片一大片……这地上便再也找不到一小块干土了。(点评:写雨由疏而密,由小到大。)
从“哗哗”的雨声中不难听出,这雨点儿很大,很重,它们击在路上,溅起朵朵小银花,皇冠似的,然后迅速消失,紧接着又有千万朵雨花开了。(点评:运用比喻,形象、贴切。)
雨声渐渐小了,雨花渐渐稀了,雨点渐渐轻了,雨帘渐渐消失了。
雨后的天空格外纯净,空气格外清新,树木格外翠绿,我的心情也格外舒畅。(点评:运用排比,写出雨由小到无,雨后景色的美好。)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若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飞,飞,――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凉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飞,飞,――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飞,飞,――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他的衣襟,
贴近他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1.给加粗字注音。(2分)
翩( ) 麓( )
2.诗人把自己比作雪花,借此去追求 。(2分)
3.文中反复出现“飞,飞,飞”表现出一种 的执著。(2分)
4.“她”是诗人美的理想的代称,那么最后一句“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如何理解?(4分)
1.piān lù
2.自由、美好 点拨:要深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
3.坚定、欢快、轻松自由 点拨: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出来。
4.诗人愿化作雪花,自由地毫无拘束地飘舞在空中,去追寻永恒的东西。他借雪花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欢乐,一旦追寻到美好的东西,就再也不会放弃。
点拨:抓住“溶入”一词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