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田园生活吗?如果喜欢,描绘一下你喜欢的田园生活。
答案:现在的青年,一般都不愿在农村生活,想尽一切办法挤入城市,这或许是社会的进步,或许是时代的产物。现在的青年是怎样看待田园生活的呢?通过这一练习,作一了解。
课文默写填空。
(1)盈盈一水间, 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性本爱丘山。
(3)_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4)_____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5)久在樊笼里,___________________。(6)周公吐哺,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脉脉不得语 (2)少无适俗韵 (3)羁鸟恋旧林 (4)暧暧远人村 (5)复得返自然(6)天下归心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8―13题。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 甲 ),池鱼思( 乙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 丙 )深巷中,鸡( 丁 )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8.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少列适俗韵( )
A.韵味B.音乐C.情趣D.风俗
(2)桃李罗堂前( )
A.排列B.网罗C.张罗D.搜罗
(3)虚室有余闲( )
A.空地B.空宅C.闲暇D.闲宅
9.在上文中甲乙丙丁四处依次填词,其中最恰当的一组是:
A.密林深渊 吠 鸣
B.旧林故渊 吠 鸣
C.密林故渊 叫 飞
D.旧林深渊 吠 飞
10.下列对《归园田居》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尘网”,喻污浊、__的官场。
B.“羁鸟”,以关在笼中的鸟自喻。
C.“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
D.“樊笼”,指囚牢般的社会制度。
11.对文中诗句理解不恰当的是:
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气质性格,天性本来就只喜爱田园、山林。韵,这里指性格、气质。
B.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错误地落入官场的罗网里,一离开故园就是三十年(从陶渊明初仕为江州祭酒,到辞去彭泽令归男,实际是十三年。诗人这里有意夸大,表现了对官场生活的极度厌倦)。
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关在笼中的鸟留恋原来飞翔栖息过的树林,池中的鱼思念以往自由生活过的深潭。
D.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在村南的野外开荒,我又能安守清贫回归故里。
12.对文中诗句理解不恰当的是:
A.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住宅周围土地有十余亩,草房有八九间。方,周围。四旁。
B.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繁茂的榆树,柳树遮蔽着草屋的后檐,桃树、李树整齐地排列在堂屋的前面。
C.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门外没有一点尘土杂物,干干净净,住在陈设简陋的屋子里觉得清闲。
D.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长久关在樊笼里,如今终于又回到了大自然。
13.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用白描手法,情景交融。语言朴素,比喻贴切。
B.表现了作者摆脱污秽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之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
C.一些平平常常的农家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淡朴素的田园图画。
D.全诗写出了诗人从少年进入官场到多年后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8.思路解析:(1)处BD是错误的,最准确的是C。(2)BCD放在句子中都不通。(3)C项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类,C项正确。
答案:(1)C (2)A (3)C
9.思路解析:甲、乙处用“旧林”、“故渊”,“旧”和“故”字更能体现出思想感情来。后两处用鸣叫的词语,狗用“吠”是最当的。
答案:B
10.思路解析:D项里的“社会制度”说法不确,这里比喻官场生活。
答案:D
11.思路解析:文中的“守拙”是“安守本分”的意思。
答案:D
12.思路解析:门外分析不当。
答案:C
13.思路解析:全诗是写诗人辞归隐、重返自然后的生活情景,并非从“进入官场”到“退出官场”的全过程。
答案:D
阅读《短歌行》,回答后面的问题。
6.说明诗中所用比喻的含义。
用“朝露”来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用“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7.说明诗中所用典故的含义。
6.答案:人生的短暂贤才投主 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7.答案:诗末用“周公吐哺”的典故,贴切地表达了作者宽大广博的政治胸怀,永不满足的求贤之心。作者以周公自比,用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
阅读《迢迢牵牛星》,回答后面的问题。
3.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3.答案:牛郎织女夫妻分离
4.答案:泣涕零如雨
5.答案:动作情态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盈盈 泣涕 朝露 羁鸟 B:俗韵 故渊 樊笼 忧思 C:沉吟 尘杂 吐哺 札札 D:守茁 嘉宾 皎皎 德泽
一代人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远和近 顾城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阅读上面的两首诗歌,说说你更喜欢哪一首,同时说明理由。(答题不少于150字)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15―17题。
热爱生命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地搏斗后,/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去墓地寻找我的碑文,/上面仍会刻着:热爱生命。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我有信心:以人生作为天平,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的确,我十分珍惜属于我的/那条弯弯曲曲的荒草野径,
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我流浪儿般地赤着双脚走来,/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
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的光着脊背走去,/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
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这使我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
但我有着向命运挑战的个性,/虽是屡经挫败,我决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注】食指写于十年动乱结束后不久的1979年的这首诗,堪称是《相信未来》的姊妹篇。它们影响了整个一代人,当年的许多知青,在生活极其艰难和理想接近破灭时,正是《相信未来》和《热爱生命》鼓励他们顽强地活下去。
15.这首诗选取了很多意象,如“攀附的葛藤”。请从文中再选取几个相似的意象,并说说它们的共同特点以及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16.谈谈你对第三节中“用痛苦来做砝码”“以人生作为天平”的理解。
17.试将《热爱生命》和《相信未来》作比较,说说这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的相同之处。
15.如“凄风苦雨”“荒草野径”“顽石棱角的坚硬”“拦路的荆棘”“冬天风雪”“夏天毒日”等。这些意象都带带有痛苦和悲哀的色彩。有了这些意象,使诗歌借物载情,寓理于形,极具内质和张力,充分构筑了全诗的沉郁悲慨、深沉丰沛的思想和感情的内蕴以及独特的诗美空间。
16.“砝码”和“天平”密不可分,则“人生”与“痛苦”总是相随。这两句话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痛苦的哲理性认识,表现了作者正视痛苦,直面人生的昂扬斗志和不屈精神。
17.选用恰当的意象表达情感,在情感表达上悲壮而不悲戚,凝重而不沉重,感慨而不感伤,迷惘而不迷惑,是痛苦中的呐喊,是滴血的呼唤,是含泪的微笑,是顽强奋进的生命之歌!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8月18日,在奥运会击剑赛场,运动员激烈对抗的身影,被相机的慢速摄影技术拍下来。 B:中巴新疆联合反恐军事演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两军联合反恐作战能力,遏制和打击暴力__势力、__势力、zōng jiāo 极端势力等“三股势力”,扩大两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维护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C:到2007年,我们将在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这是一个非常光荣,同时也是非常艰巨的,我们正在为此不懈地努力。 D:埋藏于海底岩石中的“气冰”,和石油、天然气相比,不易开采和运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善的开采方案。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摇曳 游弋 曙光 不屈不饶 回光返照 B:睫毛 捷报 枯滕 客观公正 辛辣嘲讽 C:评定 订正 修定 老马识途 炉火纯青 D:剂量 脊梁 坚苦 卓尔不群 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