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槛遣心(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此诗写景最传神的是哪一联?联系全诗试作评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颈联。这是一幅春江傍晚的美景。诗人抓住雨中鱼儿跃出水面和春燕在微风中自由飞翔两个极富特征的形象,置于全诗开阔静谧的背景中,传神地表现出大自然的秀色和自己愉悦的心情。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请找出颈联中用得最精妙的两个字,并对其中一个字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最精妙的两个字是“分”和“挂”。 茂密修长的野竹与云雾相接,本来是一幅静景,然而诗人用了这一个“分”字,就有了动的意味,它使人联想到山风徐来,移动的云雾不断地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青翠的山峰之上,一线泉水,凌空飞注,本来是一幅动景;然而诗人用了这一个“挂”字,就又由动化静,它使人想象山峰的陡峭峻拔和山泉的垂直落下的情状。

过分水岭

[唐]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全诗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一词总领全诗,堪为“诗眼”。

参考答案: 溪水 有情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 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到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万里”极言空间之寥廓,烘托了诗人望月怀远的绵长思念之情。“夜久”极言时间之久远,烘托了诗人因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思念家乡故园亲人而老泪纵横、夜不成寐的感人形象。

咏 柳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诗人笔下的“柳”是比喻什么样的人?诗人“咏柳”实为“斥柳”,表达了何种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比喻依仗权势,张狂胡为,欺君害民的小人。诗人通过“斥柳”,表明这类政客得意不会长久,因为天地间的凛凛正气会给他们当头痛击!

禹 庙①

杜甫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②,疏凿控三巴③。

[注] ①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长期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无边的灾难。杜甫在永泰元年出蜀东下,途经忠州时,参谒了禹庙。②四载:传说大禹治水到处奔波,水乘舟,陆乘车,泥乘车盾,山乘木累,合称“四载”。③三巴:指四川的巴郡、巴东、巴西。

这首诗四句中的景与情各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这首诗的前四句描写了十分荒凉的禹庙之景,抒发了作者对治水英雄的歌颂之情,情绪昂扬豪迈。

严郑公宅同咏竹①

杜甫

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③,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 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②箨(tuò),笋壳。③帙,包书的布套。

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静,风送竹香。

北陂杏花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第二句“各占春”显然指两种形象,它们分别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树上的杏花 ②倒映在水中的花影

寻陆鸿渐①不遇

[唐]皎然

移家虽带郭②,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注] ①陆鸿渐:即茶圣陆羽。曾授太子文学,不久,后隐居苕溪。②带郭,意思是靠近外城。

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品是从哪两个方面刻画这一形象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是陆新居的处所与环境,通过“野径入桑麻”“篱边菊”“无犬吠”等来表现主人的心态,远离尘俗,崇尚隐逸;二是由西邻叙述陆的行踪,表明他又是一个酷爱自然和热爱生活的高人。

夏 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这首诗描写的环境有何特点?试简说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本诗最大特点是清幽。庭院深,远离闹市;夏席清,舒适宜人;树阴满地,更添几分幽静与清凉;石榴花的明艳与黄莺的鸣叫又使清幽的环境增添了恬淡的生活情趣。这些又从诗人昼寝的美梦中流露出来。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