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行[注]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 清溪,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

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颔联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更清。颈联运用比喻手法,以明镜比喻清溪,岸上景物倒映清溪之中,写出了水的清澈。

社 日

[唐]王驾

鹅湖山下稻粮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这首诗描写社日农民的欢乐情景运用了细节描写,很具表现力。试举两例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这两个细节分别是:春社延续的时间很长,到傍晚才散;其二是农民们兴高采烈,开怀畅饮,大醉而归。

咸阳值雨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宿城南亡友别墅

 水流花落叹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注]。

 还似昔年残梦里,透帘斜月独闻莺。

[注] 杜城,在今陕西省长安市南。

这两首诗都是温庭筠的作品,两首诗中都有“还似”一词,都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还似”二字在两首诗中不同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两首诗都有“还似”一词,用的是联想的手法。第一首由当地(咸阳)想到别地(洞庭),第二首由眼前想到过去。《咸》中的“还似”二字将洞庭晓景和咸阳雨景联系了起来,突出了景色的烟水空蒙,描绘出了一幅壮阔飞动、无比清奇的图画。《宿》诗中的“还似”二字将前两句的“抚今”——由自然界的变化衬托人世间的无常,和后面两句“追昔”——友人已逝残梦犹存的孤寂凄清联系了起来,突出了感伤之情。

乡 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有人说诗人的乡思之情尽在一“望”字中。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望”确为诗眼。思乡之念缘“落日”而起,伫立凝望天涯却不见家园,极言故乡遥远。欲思归乡,青山又阻隔归程,层层的暮云又遮住碧山,足见障碍重重。全诗写景抒情皆在诗人的凝望之中,望之愈久,思之愈切,恨之愈深。层层推进,极富感染力。

秋 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最后一句描述了一个十分生动的细节,联系全诗,简述诗人为何“又开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人王安石评此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奇崛”指的是____________“艰辛”又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第一是“意万重”,久别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有千言万语,情意无限。第二是一封家书难尽其意,可能是匆匆间无从下笔,也可能仓促间有所遗漏,这都是“恐”矛盾心理的真实写照。(2)诗的章法,三、四两句典型性的细节描写,使诗作一波三折发奇崛之思,又在情理之中。诗人思念亲人的感情,欲尽言而又无从尽言。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1)诗题指的是一件什么样的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诗中哪个词最富表现力,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元和十年白居易意外被贬为江州司马。(2)“惊坐” 垂死病人突然坐起,足见此惊非小,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闻讯后惊愕、激愤和感慨万千的形象,这饱含着诗人对朋友深切关注的诚挚深情,也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不公的愤怒与谴责。

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1)第二、三句连续用“问、惊、称、忆”四个动词,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颈联中的“语”指的是____________,“暮天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全诗内容看,每一联可以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它们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绘声绘色,细腻传神地渐次再现了与外弟意外相逢的惊喜与激动的情景。(2)沧海事 夜暮降临 诗人与外弟叙谈亲切、热烈、入神的情形。(3)喜、见、言、别

水槛遣心(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此诗写景最传神的是哪一联?联系全诗试作评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颈联。这是一幅春江傍晚的美景。诗人抓住雨中鱼儿跃出水面和春燕在微风中自由飞翔两个极富特征的形象,置于全诗开阔静谧的背景中,传神地表现出大自然的秀色和自己愉悦的心情。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请找出颈联中用得最精妙的两个字,并对其中一个字进行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最精妙的两个字是“分”和“挂”。 茂密修长的野竹与云雾相接,本来是一幅静景,然而诗人用了这一个“分”字,就有了动的意味,它使人联想到山风徐来,移动的云雾不断地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青翠的山峰之上,一线泉水,凌空飞注,本来是一幅动景;然而诗人用了这一个“挂”字,就又由动化静,它使人想象山峰的陡峭峻拔和山泉的垂直落下的情状。

过分水岭

[唐]温庭筠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全诗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一词总领全诗,堪为“诗眼”。

参考答案: 溪水 有情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