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湖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
去雁远冲云梦①雪,离人独上洞庭船。
__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①“云梦”是有名的大泽,在洞庭湖以北为湖南、湖北境内。
(1)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境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雁远冲云梦雪”一句描写的大雁形象是怎样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此联选取了“暮霭(湘烟)、岸苇(芦苇)、楚田(田野)”三个意象,营造了一种阔大的意境,气象雄浑,而又弥漫着凄冷压抑的氛围。(意思对即可)
(2)描写了离雁顶风冒雪,孤飞于天地苍茫之间,孤苦伶仃的形象。这一形象象征着友人归乡旅途的寂寞艰辛,表达了作者的伤别之情(对友人归乡的不舍和担忧)。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飞花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友人。
送蜀客
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烘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暮春(1分) 飞花(1分) 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思念故乡之情。(2分)
(2)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2分)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景写哀。(2分)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2分)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2分)
寄 远
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这两句写正值客心孤寂之时,忽见红袖凭楼而更增思家之情,诗人看见红袖凭楼的情景时,一下子联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归来,于是思家之情更加浓重(或红袖的悠闲和客心的孤回形成鲜明的对照,越发衬托出旅思的凄凉,进一步触发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客中初夏[注]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注] 是诗为作者客住洛阳撰《资治通鉴》时所作。
联系作者经历,解说三、四两句隐含的诗人的心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司马光政治上保守且固守己见,故以“柳絮”喻那些政治上动摇不定的政客,又以“葵花”写自己,表示忠君不移的决心。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属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寒 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寒食】 我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一两天,相传晋文公为寻找曾辅佐自己携老母躲进深山的忠臣介子推对其进行封赏,烧山三天。结果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烧焦的柳树已死。于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喻全国,每年这一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杜陵】 在长安东南,是唐代长安人游乐之地,也是作者的故园所在。
请简要赏析《寒食》和《寒食寄京师诸弟》两诗所表达的感情的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同:两首诗都是诗人在寒食节,面对禁火空斋的景象而抒发了一种感伤情怀,都有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异:孟诗抒发的是自己贫居他乡的凄楚之感,侧重于悲身世;韦诗抒发的是离家在外的孤独以及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侧重于思亲人。
鄂州南楼书事
[宋]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1)怎样理解第三句中的“无人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自然景色及沁人心脾的芰荷香味与作者所在的南楼一起化成优美无比的清凉意境。可见其时作者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从修辞上看,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赋清风明月以人格化,增加了亲切感;从抒情角度看,这又是反衬的方法,清风明月无人管,尽情地美化了南楼夏夜,而诗人则可以贪婪地享受她恩赐的迷人风光。(2)山光 水光 清风 明月 作者的心情是十分愉悦的,兴致是浓烈的。
晚次鄂州①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②,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 ①此诗作于“安史之乱”时。②估客,指商人。
请简要分析首联中“远见”“犹是”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远见”表达了作者远远望见汉阳时的喜悦之情,“犹是”凸显出作者对仍有“一日程” 的惆怅之情;一联之内,作者情感由喜悦骤转至惆怅,有跌宕起伏的意味。
晚 春
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晚春》写景物使用了何种手法?运用哪些意象来表达的?细心揣摩三、四句,说说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从“知春”“斗”“无才思”“惟解”等词来表现。诗人赞草木知惜春(惜时)并施展才华而批评“杨花榆荚”只知任意飘荡,无所作为。
江楼感旧
[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第一诗诗题中的“感旧”在诗中怎样表现的?与《题都城南庄》相比,两诗有哪些共同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用“独上”与“同来”对举,面对如同去年的“月光如水水如天”的风光,引发了对友人(恋人)的无限思念。相同点:①都是七绝诗;②都表达了诗人由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引发对友人(恋人)的思念之情,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伤; ③都在三、四句点明题旨,深化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