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与白日梦》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

A:美好前景 B:美好理想 C:美好蓝图

____表示:中国梦与包括()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A:美洲 B:美国 C:加州

《红楼梦》中贾宝玉梦里去的仙境叫()?

中国有许多文学作品传世至今经久不衰,这与几千年文化铸就的百姓心中的“格式塔”是深深关联的,即使是悲剧也要想方设法找到一个美满的结局。也因此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主流是文学的,文学所描绘出的天堂生活、人间仙境虽遥不可及却深深扎根在百姓的生活中——期待明天会更美好。 对这段话中“格式塔”的理解,以下最准确的是()。

A:文学作品中的美满结局 B:文学所描绘的天堂生活、人间仙境 C:对理想生活的美好想象与向往 D:把悲剧转化为美满结局的偏好

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和谐、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7.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乡 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A:月亮勾起诗人绵绵情思,故乡的歌“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隐喻游子无时无刻不在怀恋故乡。 B:用雾里的挥手别离比喻对故乡的模糊而怅惘的印记,说明故乡曾给诗人留下一些并不美好的回忆。 C:将“乡愁”凝结在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上,表明“思乡之情” 永远鲜活,不会因人的老去而渐失。 D:全诗选取笛声、月亮、树等生动的意象,构成深沉而悠远的意境,表达出作者思乡的忧伤和苦闷。

对“仙境”部分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后,出现了“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的仙境。 B:众仙在金银台上的活动只写了“虎鼓瑟”一个细节。 C:诗人和众仙欢聚一堂,亲切交谈,兴高采烈地举杯痛饮。 D:梦境的高潮是神仙盛会,因为仙人们是从空而降的,所以先写他们的衣裳和坐骑。

下面关于“仙境”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的仙境光明一片,呈现出热烈欢乐的气氛。 B:诗中的仙境被当作没有权贵横行扼杀人才的理想境界来歌咏,表现了诗人的现实主义风格。 C:诗人写仙人盛会,意在反衬现实的__。 D:诗中的仙境令人向往,正表现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消极逃避,无可奈何,及对自由的热烈追求。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锦瑟》中“ ”两句,分别运用了庄周和杜宇的典故,表现出对过去美好事物的怀恋,以及惆怅、迷惘之情。

(2)《蜀道难》中把诗人艰难的步行、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 ”。

(3)韩愈在《师说》中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师,不论尊贵或贫贱,不论年长或年少,其标准应该是“ ”。

(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3)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的能力。应注意“托杜鹃”“扪参历井”“抚膺”这几个字的写法。

【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