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水的文句出自《荀子》的是()
A: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B: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間不辩牛马。”中“泾流”的含义是()。
A:水流 B:分支 C:部分
下列带点的字解释正确的是()。
A: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灌:注入。 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讲:宣传。 C: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终:始终。 D: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中:中间。
下列加点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襟三江而带五湖
A:秋水时至 B: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 C:雄州雾列 D: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下列句子中文言词语解析错误的一项是
A:秋水时至 (按季节,随着时令)/ 名词用作状语 B:既东封郑 (使……成为边界)/ 名词的使动用法 C:必复之全之 (使……恢复原状;使……痊愈)/ 动词的使动用法 D: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尽,走到尽头)/ 名词用作动词
.写出下段文字内容蕴含的道理 (2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庄子•秋水》
【答案】寓意: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不见大海,不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很渺小的,应该谦虚。(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不难,能准确翻译出来,即可得出寓意。本文段指河伯自以为自己很大,“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到了见到大海后才发出感叹“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由此可得出本文的寓意为“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语言实践(4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庄子•秋水》
请根据以上内容,写出它蕴含的道理:。
【答案】寓意:不见高山,不显平地;不见大海,不知溪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很渺小的,应该谦虚。
【解析】
试题分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能正确翻译全文。其次要注意几个重要的情节。一是河伯没看到大海时的沾沾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二是看到大海后的感叹和自愧不如。综合起来即可得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寓意。
考点: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秋水时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 。(《庄子??秋水》)
2.故上兵伐谋, , ,下政攻城。(《孙子??谋攻》)
3.故曰:“知己知彼, ;不知彼而知己, ;不知彼不知己,
。(《孙子??谋攻》)
4. ,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史记??项羽本纪》)
1.百川灌河,不辨牛马
2.其次伐交,其次伐兵
3.百战不殆 一胜一负 每战必殆
4.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解析:
无
下列句中词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B:日食饮得无衰乎? C:其继有在者乎? D:秋水时至,百川灌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