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关山月

徐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注释】①星旗:星名。 ②疏勒:西域国名,也是其王城。 ③云阵:军队。

8.诗歌表现了“客子”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9.诗歌前两联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8.①思念家乡亲人。②厌倦战争,渴望回家团聚。(每点结合诗句要分析)
9.虚实结合。关山客子思念家乡是实写,思妇夜间未眠当窗远眺丈夫是虚写。【或答想象,客子身处边塞想象妻子深夜不眠的情景;或从对方写起(衬托),用家中思妇的不眠衬托军中客子的思乡,均可得分。】手法2分,分析2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

小 园(清) 黎简

水景动深树,山光窥短墙。

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

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

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注】①:寒花,菊花。

21.“山光窥短墙”用了 (修辞手法)来写其意态,传其神情,这一诗句与王安石

的《书湖阴先生壁》中的 (填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每空1分,共2分)

2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请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5分)

21.拟人(1分)  “两山排闼送青来”(1分)  “一水护田将绿绕”亦可

22.幽竹寒花(菊花),是孤傲贞美的意象;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洁,白璧无瑕的象征。幽竹静立亭亭,秋菊凌霜傲放,显示出诗人的劲节高风,一片冰心(2分)。此时诗人小立于这幽竹、寒花、新月之中,他高尚的节操,澄明的胸怀,与周围景物浑融一体,一个孤清高洁的形象跃然纸上(2分)。此联以物喻人,表现了诗人孤傲高洁的情怀和节操(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

春思二首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8.诗中有两个字透露了诗人想表达的感情,这两个字是什么?诗人是怎样表达的?(2分)

19.开头两句以嫩绿、鹅黄亮色来点染明媚的春光的目的是什么?(4分)

18.“愁”“恨”。通过埋怨、迁怒毫不相干的“东风”和“春日”来表达的。

19.从反面衬托无法驱遣的“愁”“恨”之强烈。

1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日

吴锡畴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五亩园私涑水翁

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中酒:醉酒。③濂溪老:即周敦颐,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④涑水翁:指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1)“人如中酒落花风”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状态?请简要分析。

答:

(2)如何理解颈联的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答案:(1)这一句写诗人在落花时节像喝醉了酒一样昏昏沉沉,表现了他情绪低落、内心犹豫的精神状态。

(2)窗下的那一片绿草迎接我,五亩的田地也偏爱着我。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1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怀示邻里

陈师道

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著尘沙。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

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注]①元符三年春,诗人家居徐州,生活清贫,以读书作诗自遣。②两衙:蜜蜂早晚两次排列成行,环绕蜂王,如同衙门参拜似的,称为蜂衙。③容有:可能有,或许有。

(1)颔联意蕴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

(2)诗人最终是否愿意赴“南邻春事约”?何以见得?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

答案:(1)浅层意思是本想外出追寻笑语,但担心归来后鬓角会染上沙尘;深层意思是诗人虽然处于贫困之中 ,仍保持傲然的情操,不愿在俗世中追名逐利。

(2)诗人愿意赴“南邻春事约”。颈联通过写蜘蛛与蜜蜂的活动,描绘了一派春光烂漫的景象,诗人被这些景象打动,愿意外出;诗人因屡屡对南邻失约感到遗憾,他希望能欣赏到一些未开的春花,可见他动了访邻赏春的念头。

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二月二十四日作

陆游

棠梨花开社酒浓,南村北村鼓冬冬。

且祈麦熟得饱饭,敢说谷贱复伤农。

崖州万里窜酷吏,湖南几时起卧龙?

但愿诸贤集廊庙,书生穷死胜侯封。

[注]①卧龙:指主战派大臣张浚。②廊庙:这里指朝廷。③书生:这里是诗人自称。

(1)前两联表现了农村怎样的生活场景?请结合诗歌内容予以说明。

答:

(2)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境界?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1)表现了农村春季社日祭祀祈祷的场景。祭祀之所,醇酒飘香,鼓声阵阵,百姓祈祷今年大丰收,能吃到饱饭,希望不要再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况。

(2)尾联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甘愿自苦的崇高思想境界。诗人希望朝廷驱除酷吏,选用贤才,实现国家复兴。在他看来,如果朝廷能这样做,他自己即使再困窘也比被封侯还高兴。

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曹 村 道 中

黄庭坚

嘶马萧萧苍草黄,金天云物弄微凉。

瓜田余蔓有荒陇,梨子压枝铺短墙。

明月风烟如梦寐,平生亲旧隔湖湘。

行行秋兴已孤绝,不忍更临山夕阳。

[注]①亲旧:亲故,亲戚和故交旧友。②行行:不断地走。

(1)首联描写了哪些景象?营造出怎样的意境?

答:

(2)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答:

答案: (1)首联描写了嘶叫之马、苍黄的野草、苍凉的云天,营造出萧索、苍凉的意境。

(2)①远离亲故的离愁和相思。②羁旅在外的孤独感。③由眼前秋景引发的悲秋之情。④对时光易逝的感伤。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对月思故山

朱熹

沉沉新秋夜,凉月满荆扉。

露泫[]凝余彩,川明澄素晖。

中林竹树映,疏星河汉稀。

此夕情无限,故园何日归。

[注]泫:晶莹的样子。

(1)颈联中的“稀”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答:

(2)尾联中的“情”包括哪些?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答案:(1)“稀”是“稀少”的意思。用一“稀”字,一方面表现了月明之夜星星显得稀少的夜空特点,另一方面借星星的稀少衬托自己的孤苦无依。

(2)①羁旅思乡之愁。诗人作客他乡,无人陪伴,在沉沉秋夜生出思乡之情。②对秋夜美景的喜爱之情。诗人陶醉于眼前的秋景,触景生情。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乡张氏园亭

石延年

亭馆连城敌谢家,四时园色斗明霞。

窗迎西渭封侯竹,地接东陵隐士瓜

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

纵游会约无留事,醉待参横月落斜。

[注]①石延年33岁那年任金乡令,游张氏园,给园主人题赠了这首七律。②西渭封侯竹:《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渭川千亩竹……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③东陵隐士瓜:秦末东陵侯召平,秦亡后为隐士,种瓜长安东门外,瓜味甜美,俗称“东陵瓜”。

(1)首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极妙?请指出并简要赏析。

答:

(2)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对颈联进行赏析。

答:

答案:(1)“敌”“斗”。“敌”意为“比得上”。用一“敌”字,将张氏园亭与谢家园亭作比,突出了张氏园亭规模之盛。“斗”意为“争芳斗艳”。用一“斗”字,将花草拟人化,突出了园中花草色彩艳丽、生机勃勃的特点。

(2)颈联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通过描写禽鸟款款对语,互诉心曲,枝头花儿竞放,香气弥漫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金乡张氏园亭美景的喜爱以及游乐其中的愉悦心情。

13.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自责》二首

朱淑真

其一

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

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

其二

闷无消遣只看诗,不见诗中话别离。

添得情怀转萧索,始知伶俐不如痴。

(1)从第二首诗看,“看诗”对诗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简要分析。

答:

(2)这两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是怎样表明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答:

答案:(1)丰富了她的生活和思想情感。烦闷时看诗,能充实她的生活;在诗中,她感受到诸多离愁别恨,自己的情感世界也变得丰富。

(2)第一问:表达了诗人对独立自由的人格的追求,对现实社会限制女性自由,扼杀女子才学的不满。第二问:诗人在诗中多用反语,正话反说,表面是“自责”,实则是讽刺封建理学的不合理性,表明自己的追求。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