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陆游《老学庵笔记》载,田登做州官,自讳其名,州中皆谓“灯”为“火”。上元节放灯,州吏贴出榜文云:“本州依例放火三日”。这一现象反映了()①百姓对地方官员的尊重②古代中国是等级社会③古代中国实行郡县制④儒家的名分观念和礼制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张养浩的名句“ ”和郑板桥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均表达了对百姓苦难的密切关注和深切同情。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借“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对梅花虽遭摧残,却仍保持高洁、坚贞品格的赞颂。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表达自己虽遭不幸,但仍保持“质本洁来还洁去”的高风亮节的句子是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根据提示默写。(6分)

(1)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2)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3)陆游《游山西村》中经过重重困难遇到困惑,突然见到希望时,可引用本诗中的诗句是:

(4)在两会上,许多代表关注民生,借用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两句诗“ ”表达了老百姓“居者有其屋”的良好愿望。

(1)举杯邀明月

(2)芳草萋萋鹦鹉洲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有一副对联为:“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该联所写对象是陆游。“悲黍”即姜夔《扬州慢》中“黍离之悲”,此处表达了陆游对百姓遭乱的同情。 B:,《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它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先河,由西汉末年刘向搜集整理。 C:,古代诗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有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古诗,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五言古诗以及杂言古诗;而近体诗是唐代及以后创作的律诗绝句的统称。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极大。著有《苏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等。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潜的《归园田居》、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兵车行》、李贺的《李凭 箜篌引》都属于古体诗。 B:2005年,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巨大贡献的巴金老人走了,他为我们留下了丰厚 的文化遗产,包括《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 ——《雾》《雨》《电》,中篇小说《寒夜》等作品。 C:《战争与和平》《茶花女》《双城记》《伊豆的舞女》的作者分别是俄国的列 夫·托尔斯泰、法国的小仲马、英国的狄更斯和日本的川端康成。 D:有一副对联为:“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 雁南飞。”该联所写对象是陆游。“悲黍”即姜夔《扬州慢》中“黍离之悲”,此处表达了陆游对百姓遭乱的同情。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3)陆游《游山西村》中描写农家祭社祈年习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3)箫鼓追随春社近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太息”“掩涕”“猿猱”“箫”等。

1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2)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既是描写实景实感,也可形容由困窘步入佳境的一种境界。

(3)杜牧《阿房宫赋》描写渭水、樊川水流平缓的两句是“ ”。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注意下列字形:涕、兮、艰、重、溶。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