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①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②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①随意:随着自己(鸟)的心意。②金笼:镶金的鸟笼,喻指不愁吃喝、生活条件优越的居所。
1.诗人借鸟抒怀,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描写画眉,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1. 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之情和对束缚个性、窒息性灵的憎恶之意
2. 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描写画眉鸟。这首诗写了两种画眉鸟,一是林中的,在林中“随意移”、“自在啼”,自由自在;一是笼中的,锁于金笼之中,完全没有自由
对《我爱这土地》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D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的是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包括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对表达技巧的体味和分析。本题A、B、C、三项,着眼于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形象所蕴含的意义、文字表达技巧,均为正确项。D项表面上是考最后一节“我”的含义,实际上是考诗的构思,必须对照第一节诗人以鸟自喻紧扣鸟对土地的感受抒情状物的结构主线,才能知道最后一节诗人已从比喻的境界返回现实。“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点题的诗句已是诗人在向读者直抒胸臆,因此,这里的“我”绝不可能再指喻体“鸟”,而是指主人公自己了。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这土地 艾青 1938年11月17日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A:诗中作者将自己比喻成“鸟”,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来修饰,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使读者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这里用“被暴风雨打击”“永远汹涌”“无止息地吹刮”等词来修饰,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用“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的温柔”的修饰表明作者对光明的向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根据时间的提示:1938年11月17日可以看出作者为了祖国的安危而勇于献身的博大情怀。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的“我”,指喻体“别人”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我 爱 这 土 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注:这首诗写于1938年,当时苦难的祖国正遭受日寇铁蹄的践踏。
选出对这首诗鉴赏有误的一项( )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对沙鸥诗《新月》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新月弯弯,像一条小船。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么?我在你梦中靠岸。
A.入手擒题,诗一开始就把银钩似的一弯新月比作“一条小船”,使之成为诗人情感的闸门。
B.“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两句写诗人以虚当实,凭借想象踏上返回故乡之路。
C.“花香,夜暖。”一句四字,从嗅觉、触觉和听觉等方面向读者展现了故乡春夜的迷人景象。
D.在这首短诗中,诗人借助想象,表达了对故乡的眷念和向往之情。意境优美,令人赏爱。
【小题1】D
【小题2】C
解析:
【小题1】“我”,就是指诗人自己。
【小题2】无听觉。
阅读下面这两首现代诗歌,完成: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2.对下面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太阳与土地是最能概括艾青诗歌特色的两个概念,艾青对土地的关注,就是对农民、民族、祖国的挚爱。《我爱这土地》就是艾青这种特有的土地情结的代表作。
B.写诗多半是忌用或少用“的”字的,而诗人敢于用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来抒发缠绵而深沉的感情,在描写对象前面加上大量形容词,为了形成一种特殊的立体感和雕塑感。
C.“假如我是一只鸟”中这个意象“鸟”,是一只特指的鸟的形象,就像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反复吟唱的杜鹃、鹧鸪一样,是一种具体的鸟。
D.此诗写于抗战爆发后1938年,就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艾青向祖国捧出一颗赤子之心,其爱国深情的抒发,波澜起伏,层层推进。
3.对下列修饰词语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的写照。
B.“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土地上的河流,像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一般汹涌奔流。
C.“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土地上空吹刮着激怒的风,是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仇恨,“无止息”更加说明了敌人的暴行是永无止境的。
D.“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1.D
2.C
3.C
解析:
1.诗人由借鸟抒情转入直抒胸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里的“我”指的是诗人自己。
2.诗中的“鸟”是泛指,是共名,是诗人在无所依傍的情况下作出的新的艺术追求。诗中特地亮出“嘶哑的喉咙”,它纯粹是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对于诗人的影响所致,同时也是这位“悲哀的诗人”所具有的特殊气质和个性的深情流露。
3.“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土地上空吹刮着的风,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阅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完成①一②题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①选出这首诗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B.“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
②对这首诗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头两句抒发作者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抛弃离愁后的兴奋心情。
B.后两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生长之事比喻自己即使落魄不得重用,也愿为国效力。
C.“落红”含义有三:①花是落了,但它“不是无情物”,它是非分明;②花成泥滓,成为滋养万物的春泥;②春泥虽为人瞧不起,但它能使花茁壮生长,继续为人类造福。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极,决心继续为变革社会而努力的精神。
①D②A
解析:
(“花”指国家。此句表明作者造福人类为国效力的高贵品质。)(由于诗人不满现实辞官离京,因此心情是悲愤寂寞的。)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我爱这土地艾青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8年11月17日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我 爱 这 土 地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 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D
解析:
略
清代诗人赵翼著有绝句“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说雌黄。矮人看戏何所见,都是随人说短长”。(注:“只眼”指超越一般人的独到的审美力、理解力、鉴赏力。“自主张”是指自己的主__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艺苑”是指文坛艺苑中持浅陋见解的人。)
请运用你所学知识分析诗中蕴含的认识论道理。
①诗人在诗中指出论诗论戏,理解鉴赏艺术作品,应当有自己独到的深刻的见解和主张,而不能学文坛艺苑中那些信口雌黄、粗鄙浅薄的人。诗人借矮人看戏来讽刺在文艺评论中不问事实、人云亦云的不良风气。(2分)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事物必须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要求无论是文艺评论还是认识世界,都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实现认识的飞跃和发展(6分)③那种“艺苑说雌黄”“矮人看戏”“随人说短长”的作风和态度,根本无法获得正确的理性认识,甚至连感性认识都比不上。这首诗启示我们,人的认识必须正确反映事物的现象,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