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运用题
下面为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材料,请你用简练语言为邓肯写人物简介并做简要评价(针对一点即可,字数300字)
①1877年5月26日,伊莎多拉·邓肯在美国的旧金山降临人世,母亲怀她的时候,痛苦得经常说:“这个孩子一定很不正常。”
②伊莎多拉大约6岁时,便召集了六七个街坊上的孩子——他们小得还不会走路——让他们坐在她面前的地板上,教他们挥动手臂。母亲问她在干嘛,她说这是自己办的舞蹈学校。邓肯夫人觉得很有趣,就坐在钢琴前面为她弹奏乐曲。后来,这个“学校”继续办了下去,而且大受欢迎,邻居的小姑娘都来了。他们的父母给伊莎多拉一点儿钱,让她教她们。伊莎多拉成了世界上年龄最小的“舞蹈教师”。
③18岁那年,她加入了著名的戴利舞蹈剧团。但没有多久,她便指责戴利在浪费她的天才,愤然离去。在伊莎多拉看来,戴利舞蹈剧团被称之为舞蹈的那些僵硬而陈腐的体操动作,只是扰乱了她的理想。她追求的是一种与此不同的舞蹈。
④离开了戴利,伊莎多拉回到卡内基会堂的工作室。这时的伊莎多拉已被美国钢琴家、作曲家埃斯尔伯特·奈温的音乐深深地吸引住,并为他的音乐《那吉苏斯》《奥菲莉亚》《水仙女》等创作了舞蹈。后来埃斯尔伯特为她的舞蹈感动,立即建议跟伊莎多拉在一起,在卡内基音乐厅里举行演出,并将亲自为她伴奏。埃斯尔伯特亲自筹备,预订会场,设计海报,并且每天晚上都来跟伊莎多拉一起排演。
⑤第一次演出非常成功,伊莎多拉以身姿和舞意震动纽约舞蹈界。她的舞蹈新颖,打破了古典舞的规范。一年以后,她前往欧洲,立刻在伦敦和巴黎成名。不久,她在维也纳和慕尼黑取得更大的成功。
⑥伊莎多拉50岁那年,一天,她走进一个车库,坚持要一位年轻修车工带她试开一辆跑车。车子启动了,瞬间,她的围巾缠在车轮中,仅仅几秒钟,她的脖子断了,伊莎多拉就这样告别了尘世。
人物简介
人物评价:
⑴1877年5月26日,伊莎多拉·邓肯出生于美国旧金山,伊莎多拉6岁时就教会同伴们学习舞蹈,并成为世界上年龄最小“舞蹈教师。18岁她加入了著名的戴利舞蹈剧团,后因厌恶舞蹈团僵硬陈腐的体操动作而退团。后到卡内基会堂工作室工作,并结识了钢琴家、作曲家埃斯尔伯特·奈温,两人在卡内基音乐厅里举行了成功地演出,她舞蹈新颖,打破了古典舞的规范,用身姿和舞意震动整个世界,50岁因车祸去世。
⑵她是一个没有上过一天舞蹈学校的舞蹈大师。这个从6岁起就在家中举办舞蹈班的女人,天生拥有为舞蹈而生的思想。她痛恨芭蕾舞的严格定律,追求真正的自由和谐,她创造的舞蹈是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对于自由的向往,是对美本身的追求。
解析:
解答此题应以时间为经,以事件和经历为纬。将人物一生交代眉目清晰,将对人物评价暗寓其中。人物评价只要抓住“邓肯是一个没有上过一天舞蹈学校的舞蹈大师”这点即可。
【标签】
语言运用题 请按照一定的次序填入下列横线处一段话,使其前后语意连贯,文脉贯通的顺序是() 阿里山还在沉睡。 。 。 。 。 。 ①我沿登山的石阶缓缓而上,每一次鞋子与石头接触发出的轻微声响,就是这里的唯一的音乐。 ②真是妙不可言,我这颗北京的棋子,今天移位到阿里山来了。 ③对于我这个久在喧嚣城市里生活的人来说,长长地吐出几口腐气,吸进去几口阿里山的清新空气,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④天上还有残星挂在天穹一角,我忽然记起古代一首童谣诗:天是棋盘星是子,地是琴键路是弦。 ⑤只有山麓上几盏灯火,闪着幽暗青冷的光束。
A:⑤①③④② B:①③④⑤
语言运用题
针对下面一则消息的内容做点评,要求观点明确、语句通畅、不超过40个字。
1月6日,号称“西湖第一高楼”、建成至今才13年的浙江大学湖滨校区教学主楼被实施爆破;1月7日,杭州市昔日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于15年前的铁道大厦, 。
据报道,按照设计寿命,全部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浙大湖滨校区教学主楼至少可以使用100年,可是所在地块被高价出让,受让方要求平整土地后重建一个大型商业项目。而杭州铁路大厦被爆破,是因为它毗邻的杭州火车站要扩建,而杭州火车站1993年已经进行过改建,短短十多年后,又要推倒重来。
有关专家透露,我国房屋建筑使用寿命仅为设计寿命的一半。而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明确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年到100年。
点评:
也被爆破拆除 建筑的“短命”,可谓劳民伤财,是对建筑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建筑“短命”现象,说明在建设节约型社会方面还需要加大宣传和管理力度。
解析:
本题为句式选用与评点相结合,解答时应首先注意语境中陈述句调形式,多为被动句,“爆破”的被动性决定了句式特征。因此 ,“也被爆破拆除”就是合理选择了。而“点评”,一是要选准“点”,本则新闻中“建筑短命”就是一个点;二是要挖掘原因及“意义”,对本则标题而言,“劳民伤财”“与节约社会不符”就是“挖掘”,三是要旗帜鲜明,褒贬得当。
【标签】
语言运用题
请运用相关知识,把下列短语组合成一赞颂南宋一位著名诗人的对联
池馆重新接草堂 宦游西蜀 烟尘誓扫还金阙 志复中原 诗继少陵
派开南宋 更入清风明月 高吟铁马铜驼
答:
宦游西蜀 志复中原 高吟铁马铜驼 烟尘誓扫还金阙;诗继少陵,派开南宋 更入清风明月 池馆重新接草堂
解析:
本题为仿句的变形,解答应以对联特点为“手筋”,而分清“平仄”则是基本手段,特别是“仄起平收”“同句平仄相间,对句平仄相对”“词性结构相同”更是解题关键。
【标签】
语言运用题
请仿照文中画线句的句式,另写两个切合文段语境的例子。
以浓墨来刻画人,表现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那种百折不挠的意志,是《史记》的最大特点。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以求东山再起;韩信忍胯下之辱,发愤追求; ; ;……这些人物,身处逆境而不甘沉沦,身受磨难而刻意进取,那奋发图强的力量深藏在他们的灵魂深处,一旦时机到来,就会象火山爆发、山洪奔泻那样令人触目惊心!
晋文公流亡十九年,而复国之志未衰;屈原被放逐,仍有兴国之心;陈涉身为佣耕者,却有鸿鸪之志;苏秦以椎刺股发奋苦学。
解析:
本题解答要注意观察语境,其要写句子则在已供材料中间,这样,既指明了句子表达方向,也约束了句子前后搭配契合,得体恰当;从题干看,考查的是“仿写”。即要模仿前文的例句,仿照其结构。同时,又要注意片段中暗示的“史记”内容,也就是要求所写不能脱离《史记》中的人物。
【标签】
基础知识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我们当面鼓对面锣,不拐弯抹角,不绕圈子,敢讲问题,触及灵魂,有效地保证了党组织的纯洁性。 B:学生答诗歌鉴赏题时,由于表达能力不强,经常出现言不由衷的情况。所以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还要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 C:经济适用房凭借政策优势获得了“独一无二”的价格竞争力,而资源稀缺的特殊性也使经济适用房的销售一直是“皇帝女儿不愁嫁”。 D:__当局在课程纲要中,将“台湾史”从“中国史”中独立出来,是想用意识形态取代历史,是数典忘祖。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金钗(chāi) 三缄其口(jiān) 颔联(hàn) 纨绔子弟(kù) B: 给养(gěi) 危如雷卵(lěi) 分娩(miǎn) 妩媚多姿(wǔ) C: 俟机(sì) 沆瀣一气(hàng) 奶酪(luò) 不容置喙(huì) D: 奇葩(pā) 不谙水性(ān) 城垣(huán) 风流倜傥(tǎng)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盗版是把双刃剑,在墨西哥著名的特比多区跳蚤市场里,视听产品的盗版问题十分严重,给国内演艺界造成了损失,也使外国投资人望而却步。 B:南昌一生产酱油的厂家在酱油中添加了人工色素和黏稠剂,却大做广告“保证不添加人工色素”,这简直是掩耳盗铃。 C: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发文裁定:长虹并未对竞争对手厦华构成侵权。至此,围绕CHDTV Ready的商标标识之争尘埃落定。 D:吉林市中心商厦一楼窗户全部焊有粗粗的铸铁护栏,一位消防专家指出,这样的做法是消防法规所令行禁止的。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禹贡》主要以山脉、河流和海洋为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区分为九州,不受当时诸侯割据形势的局限,把广大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分别阐述九州的山川、湖泽、土壤、物产等,是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 ②此后,主要论述疆域、政区建制沿革的著作不断涌现,除正史有地理志外,各省、府、州、县也多编有地方志。 ③《山经》以山为纲,综述远及黄河和长江流域之外的广大地区的自然条件。 ④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是中国第一部疆域地理著作。 ⑤中国最早的区域地理著作是战国前后出现的《山经》和《禹贡》。
A:⑤③①④② B:⑤③①②④ C:④②③⑤① D:④②③①⑤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某市原副市长许运鸿家教不严,其妻儿收受贿赂80多万元。有人认为,许运鸿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因为他事先不知,所以罪不容诛。 B:一美国男子在中国多次撒野动粗,近日在公交车上将女司机打得鲜血直流。对这种不可思议的洋流氓,必须依照中国法律严惩不贷。 C:著名学者吴组缃教授生前说过,《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成就被人们认识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藏在水下的更多。 D:十一期间,通往__广场人流如潮,接踵而至,形成一道假日旅游的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