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唐诗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诗人众多,许多诗篇还是被我们所广为流传。唐代称为“诗魔”、“诗鬼”、“诗佛”、“诗仙”、“诗圣”、“诗豪”的诗人分别是:()

A:王维、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李贺 B:李贺、王维、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 C:白居易、李贺、王维、李白、杜甫、刘禹锡 D: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李贺、王维

我们常说的“王维的作品”,其实也相当于说()

A:王维的文本 B:王维的话本 C:王维的语本 D:王维的剧本

王维

文学史上的诗仙、诗圣、诗佛、诗鬼分别指()。

A:杜甫;李白;李贺;王维 B:王维;李白;杜甫;李贺 C:李白;杜甫;王维;李贺 D:李白;王维;李贺;杜甫

谁被人们称为“诗仙”()

A:李白 B:王维 C:杜甫 D:王维

唐诗宋词不是一年半载能读完的,唐代诗人王维的主要作品是诗歌,《王右丞集》是王维的作品。由此可见()。

A:《王右丞集》不是一年半载能读完的 B:王维的作品不是一年半载能读完的 C:唐诗宋词中包括王维的作品 D:王维的主要作品是《王右丞集》

下面几首写到秋天的诗词,根据作者表达的情感色彩,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牧的《山行》-李清照的《声声慢》-杜甫的《登高》 B:杜牧的《山行》-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甫的《登高》-李清照的《声声慢》 C:李清照的《声声慢》-杜甫的《登高》-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牧的《山行》 D:杜甫的《登高》-李清照的《声声慢》 -王维的《山居秋暝》-杜牧的《山行》

下列诗句的篇名及作者是 ①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②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③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A: ①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②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民歌《孔雀东南飞》 B: ①王维《出塞》 ②王之涣《凉州词》 ③陶渊明《饮酒》 C: ①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②王之涣《凉州词》 ③陶渊明《饮酒》 D: ①王维《出塞》 ②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民歌《孔雀东南飞》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明清诗论中对王维“名大家”的特殊定位不仅是介乎“大家”和“名家”之间的调和性观点,更是王维诗歌的独特成就在传统诗学批评标准之下的特殊境遇之写照。

中国历代诗学在评定一流大诗人的具体标准上存在着一些细微差异,但基本要求一致,即人格高尚、才大力雄、超越时代、泽被后世。其中,道德标准是成为伟大作家的首要条件,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伟大”不仅取决于文学艺术作品本身所表现出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还取决于作家本人在为人行事方面的崇高和磊落。杜甫得到“诗圣”的桂冠和普遍的尊奉主要就出于这种观念,所谓“论诗者观其大节而已”。同样,王维被主流诗学排除在“大家”之外的首要原因也就是其气节人格不够符合儒家正统思想。王维笃信fó jiāo ,不是“醇儒”,所谓“耽禅味而忘诗教,此《三百篇》之罪人矣”。“陷贼”事件又于大节有亏,宋人对王维的指摘就是典型论调。而王维的拥护者为了提升王维的地位,首先做的就是强化王维诗歌的伦理道德色彩。如推尊王维为唐诗正宗的赵殿成在《王右丞诗笺注•序》中努力为王维“陷贼”事件辩护,强调王维的立身大节以及其诗中“有得于古者诗教之旨”和“温柔敦厚”的一面,都是为了确立王维一流“大家”的诗歌地位。

兼容并蓄,富于学力,气骨沉雄,也是取得“大家”资格的必备条件。这从宋人以杜甫的“集大成”作为“入圣”的重要条件亦可见出,明代诗学的“格调派”也是以此推尊李、杜为“大家”。王维之所以“大家不足”,主要是其诗歌表现出的自然情韵与主流诗学倡导的学养和骨力之间的差距。由于重学力格调,轻自然情韵的思 想在诗学传统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代表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山水短章向来被视为诗歌正统之外的“一偏”,以至于清初王士祯为了抬高王维的地位,也要强调王维诗歌中的“沉着痛快”。

清中叶以后,以翁方纲“肌理说”为代表的崇尚学力的“宗宋派”更是逐渐占据上风,对唐诗质实的一面的重视远胜于对其情韵的关注。在这种诗学背景下,王维显然是难以位列“大家”的,即使有王士祯倡导“神韵说”而独尊王维,仍无力颠覆诗学传统中的“大家”观念。在这里,王士祯明确指出以杜甫、苏轼为代表的“长江大河”是“大家”之境,以谢朓、何逊、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为代表的“澄泽灵沼”之境是“名家”之境。然而,论者也普遍感到,与诸“名家”相比,王维有不少接近于“大家”标准的地方,因此,仅以“名家”目之似不太切当:一方面“唐人诸体诗都臻工妙者,惟王摩诘一人”;另一方面,王维在“学问”“才力”方面都超出侪辈。

(有删改)

7.(根据杭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卷改编)下列对“大家”这一概念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家”必须符合传统诗学批评的标准,这些标准的基本要求历代没有变化。

B.成为“大家”的首要条件是道德标准要高,即人格的高尚。

C.成为“大家”不仅要在为人行事方面崇高和磊落,更主要的还是要有优秀的文学作品。

D.兼容并蓄,富于学历,气骨沉雄,也是取得“大家”资格的必备条件。

8.(根据杭州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卷改编)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王维被明清诗学批评家称为“名大家”,是因为王维的文学才华介于“大家”和“名家”之间。

B.赵殿成推尊王维为唐诗正宗,并说王维诗“温柔敦厚”,都是为了确立王维一流“大家”的诗歌地位。

C.王维被认为“大家不足”,主要原因是其诗歌表现的自然情韵与主流诗学倡导的内容有区别。

D.客观地说,王维在很多方面是符合“大家”标准的,比如其“学问”“才力”等都超过了当时的许多诗人。

9.(原创)联系全文,概括王维被排除在“大家”之外的原因。(4分)

7.【参考答案】C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试题分析】C根据文中“道德标准是成为伟大作家的首要条件”和“‘伟大’不仅取决于文学艺术作品……还取决于作家本人在为人行事方面的崇高和磊落”,可知是故意曲解原意。

8.【参考答案】A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分析】A“文学才华介于‘大家’和‘名家’之间不正确。

9.【参考答案】

 ①王维在气节、人格上不符合儒家的正统思想。

②王维诗歌表现出的自然情韵与主流诗学倡导的学养和骨力之间有差距。

③清中叶以后,崇尚学力的“宗宋派”对唐诗质实的一面的重视远胜于对其情韵的关注,而王维的田园山水诗作更重情韵。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试题分析】从原文中提取出相关信息,然后概括即可,如把握原文中“王维被主流诗学排除在“大家”之外的首要原因也就是其气节人格不够符合儒家正统思想”、“‘陷贼’事件又于大节有亏”、“王维之所以‘大家不足’,主要是其诗歌表现出的自然情韵与主流诗学倡导的学养和骨力之间的差距”、“清中叶以后,以翁方纲‘肌理说’为代表的崇尚学力的‘宗宋派’更是逐渐占据上风,对唐诗质实的一面的重视远胜于对其情韵的关注。在这种诗学背景下,王维显然是难以位列‘大家’的”等信息即可得到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9分)

明清诗论中对王维“名大家”的特殊定位不仅是介乎“大家”和“名家”之间的调和性观点,更是王维诗歌的独特成就在传统诗学批评标准之下的特殊境遇之写照。

中国历代诗学在评定一流大诗人的具体标准上存在着一些细微差异,但基本要求一致,即人格高尚、才大力雄、超越时代、泽被后世。其中,道德标准是成为伟大作家的首要条件,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伟大”不仅取决于文学艺术作品本身所表现出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还取决于作家本人在为人行事方面的崇高和磊落。杜甫得到“诗圣”的桂冠和普遍的尊奉主要就出于这种观念,所谓“论诗者观其大节而已”。同样,王维被主流诗学排除在“大家”之外的首要原因也就是其气节人格不够符合儒家正统思想。王维笃信fó jiāo ,不是“醇儒”,所谓“耽禅味而忘诗教,此《三百篇》之罪人矣”。“陷贼”事件又于大节有亏,宋人对王维的指摘就是典型论调。而王维的拥护者为了提升王维的地位,首先做的就是强化王维诗歌的伦理道德色彩。如推尊王维为唐诗正宗的赵殿成在《王右丞诗笺注·序》中努力为王维“陷贼”事件辩护,强调王维的立身大节以及其诗中“有得于古者诗教之旨”和“温柔敦厚”的一面,都是为了确立王维一流“大家”的诗歌地位。

兼容并蓄,富于学力,气骨沉雄,也是取得“大家”资格的必备条件。这从宋人以杜甫的“集大成”作为“入圣”的重要条件亦可见出,明代诗学的“格调派”也是以此推尊李、杜为“大家”。王维之所以“大家不足”,主要是其诗歌表现出的自然情韵与主流诗学倡导的学养和骨力之间的差距。由于重学力格调,轻自然情韵的思想在诗学传统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代表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山水短章向来被视为诗歌正统之外的“一偏”,以至于清初王士祯为了抬高王维的地位,也要强调王维诗歌中的“沉着痛快”。

清中叶以后,以翁方纲“肌理说”为代表的崇尚学力的“宗宋派”更是逐渐占据上风,对唐诗质实的一面的重视远胜于对其情韵的关注。在这种诗学背景下,王维显然是难以位列“大家”的,即使有王士祯倡导“神韵说”而独尊王维,仍无力颠覆诗学传统中的“大家”观念。在这里,王士祯明确指出以杜甫、苏轼为代表的“长江大河”是“大家”之境,以谢朓、何逊、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为代表的“澄泽灵沼”之境是“名家”之境。然而,论者也普遍感到,与诸“名家”相比,王维有不少接近于“大家”标准的地方,因此,仅以“名家”目之似不太切当:一方面“唐人诸体诗都臻工妙者,惟王摩诘一人”;另一方面,王维在“学问”“才力”方面都超出侪辈。(有删改)

6.下列对“大家”这一概念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家”必须符合传统诗学批评的标准,这些标准的基本要求历代没有变化。

B.成为“大家”的首要条件是道德标准要高,即人格的高尚。

C.成为“大家”不仅要在为人行事方面崇高和磊落,更主要的还是要有优秀的文学作品。

D.兼容并蓄,富于学历,气骨沉雄,也是取得“大家”资格的必备条件。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

A.王维被明清诗学批评家称为“名大家”,是因为王维的文学才华介于”大家”和“名家”之间。

B.赵殿成推尊王维为唐诗正宗,并说王维诗“温柔敦厚”,都是为了确立王维一流“大家”的诗歌地位。

C.王维被认为“大家不足”,主要原因是其诗歌表现的自然神韵与主流诗学倡导的内容有区别。

D.客观地说,王维在很多方面是符合“大家”标准的,比如其“学问”“才力”等都超过了当时的许多诗人。

8.联系全文,概括王维被排除在“大家”之外的原因。(3分)

6.C

7.A

8.①王维在气节、人格上不符合儒家的正统思想。②王维 诗歌表现出的自然情韵与主流诗学倡导的学养和骨力之间有差距。③清中叶以后,崇尚学力的“宗宋派”对唐诗质实的一面的重视远胜于对其情韵的关注,而王维的田园山水诗作更重情韵。

【解析】

6.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到论述“大家”这一概念的相关语段,然后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分析选项是否正确,C项根据文中“道德标准是成为伟大作家的首要条件”和“‘伟大’不仅取决于文学艺术作品…还取决于作家本人在为人行事方面的崇高和磊落”,可知是故意曲解原意。所以选C。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7.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带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取舍,A项“文学才华介于‘大家’和‘名家’之间不正确。所以选A。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从文中找到描述王维被排除在“大家”之外的原因的语段,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例如,文章第二段明确指出“王维被主流诗学排除在“大家”之外的首要原因也就是其气节人格不够符合儒家正统思想”, 兼容并蓄,富于学力,气骨沉雄,也是取得“大家”资格的必备条件,王维之所以“大家不足”,主要是其诗歌表现出的自然情韵与主流诗学倡导的学养和骨力之间的差距。清中叶以后,以翁方纲“肌理说”为代表的崇尚学力的“宗宋派”更是逐渐占据上风,对唐诗质实的一面的重视远胜于对其情韵的关注。在这种诗学背景下,王维显然是难以位列“大家”的。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