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运用题

“快速公交”是城市新兴的公交系统,即在城市道路中专门隔离出专用道,供快速公交专用车实现无障碍行驶。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北京、昆明、广州三地“快速公交系统”设置或规划的情况,简要概括出规划中的“广州快速公交系统”所具有的优势。不得超过30字。

城市

长度

车道设置

路面状况

运行速度

换乘点设置

票价

北京

15.8公里

1条专有线路+专用行车走廊+社会混行车道

封闭路段+混行路段

18公里/小时

5个大型换乘站点

0.4元

昆明

10.5公里

1条专有线路+专用行车走廊+4条公交线路+其他公交车可共用车道

封闭路段+混行路段

18公里/小时

多个可换乘站点

1元

广州

19.7公里

多条专有线路+专用行车走廊+灵活使用车道

封闭路段+混行路段

26公里/小时

换乘站点较少

2元

广州市快速公交行程里数长,行车专有线路多,运行速度快。


解析:

解析本题应立足于三点:一是结论为分析比较结论,因此,“比较”是重要切入点;二是要以“广州”为陈述对象,以“快速公交”为目的;三是注意比较项次,要点要齐全。同时结论语句应明确见解,语言简洁。

【标签】

语言运用题

山东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所谓“一山一水两圣人”,请你以“泰安—曲阜”旅游专线导游的身份,写一段泰安与曲阜旅游景点之间的连接词。要求语意连贯,富有感染力。

答:

旅客朋友们,从高极云端的玉皇顶到喷薄而出的泰山红日,从最早的舜帝柴望到秦皇汉武的浩荡封禅,从孔子登泰山而小鲁到明清民国无数文人墨客留迹于山间水畔:我们步履已遍及泰山的山水楼台,参破日月古今变化。走近它,就是朝拜中华文明,让我们一同去朝拜“东方麦加”曲阜吧,因为走近它就是走近儒家文化,走近中华文明,曲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


解析:

本题为典型推介语,是与连接词相整合的一道试题。解答此题应注意几点:一是推广介绍要着眼于泰安与曲阜共同点,特别是在“文化”方面;二是要有对泰安或曲阜的整体印象,特别对其中代表性景点或“文化”特色有了解;三是要明确两者的不同点,各有侧重;四语言要有文采,有感染力。

【标签】

语言运用题

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 (只写句子序号)

①在阅读当中我们要提倡朗诵,其中包括那些成为千古绝唱的诗词和文章。

②时代在不断发展,但有许多好的东西是不能丢弃的。

③我们要大声疾呼建立一个阅读型的社会。

④大拇指是代替不了我们的喉咙的。

⑤阅读特别是朗读将使我们的大脑变得更加健全和完善。

⑥过去我们经常用书声朗朗来形容我们的校园,现在我们的校园变得沉寂起来了,已经听不到读书声了。

序号:                 

②⑥④③①⑤。


解析:

本题集连贯得体排序为一体,故应注意几点:①围绕中心去组织句序;②叙述角度要一致,即叙述角度一致;③结构协调,这里所说的结构协调一致,既包含句子之间的结构协调,又包含一个句子内部的结构协调一致;④句子之间连贯需要逻辑关系,寻求合理的组合顺序,关注前后照应等。因此,解答本题首先抓住中心句②,然后,将其它6句由过去到现在再到作用的顺序排列。

【标签】

语言运用题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使句意连贯、句式对应的语句。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我怎样变得成熟? ,我怕早已霉烂枝头。不是雨,_________ 。不是光,_________ 。感谢风吹雨打,给了我成熟的筋骨。________ ,给了我成熟的俊秀。

不是风 我怕早已枯落山沟 我怕早已灰暗苍白 感谢光照日晒


解析:

本题应紧扣句式上“不是……,我怕……”与“感谢……,给了……”特征,同时语调感谢赞叹,积极向上。

【标签】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临摹 变换莫测 脉络 融会贯通 B: 竣工 仗义直言 姆指 荒谬绝伦 C: 影牒 旁征博引 辞书 沓无音讯 D: 裨益 湮没无闻 坐落 矫揉造作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长期的睡眠不足,会使人体生物钟功能失调,正常的生活节奏发生紊乱,从而促使人 早衰和引发某些不必要的疾病。 B: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谈判代表连续两天在哥本哈根对美欧日进行了直接点名式的批评,一向在媒体面前低调的中国此次的直率受到关注。 C: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学校长向大学推荐优秀学生的现象很普遍,但在当下中国,把推荐的权力交给校长,谁又能确保他们是否为权钱而动? D:“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这个帖子可能因为太好玩了,很快网友们转至各大网站,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纷纷问“贾君鹏是何许人也”,但没有任何人出来解答。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克扣(kè) 缱绻(qiǎn) 抹不开(mǒ) 沐猴而冠(guàn) B:嗔怒(zhēn) 洞穴(xué) 创可贴(chuāng) 翻箱倒(dǎo)箧 C:毗邻(pí) 骁勇(xiāo) 脖颈子(gěng) 暴殄天物(tiǎn) D:整饬(chì) 场院(cháng) 国库券(quàn) 曲径通幽(qǔ)

阅读下面这则寓言,请代蜗牛妈妈写一句安慰、激励小蜗牛的话。要求:有一定的哲理

性,不超过30字。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一生下来,就要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保护啊!

小蜗牛:毛虫姐姐没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为什么也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

示例:我们才幸福呢!我们有壳,不靠天,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解析:

语意有鼓励之意1分,有安慰之意1分,有哲理2分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

A:科特迪瓦前总统巴博在选举失败后仍不交权,违背国内民意和国际舆论,以致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B:这个人心术不正,专爱干勾心斗角的勾当,没有人愿意接近他。 C: 如果只为了一点小小的成就便踌躇满志,不但得不到别人的赞美,反而遭人们嗤之以鼻。 D:我们看问题要有系统论的观念;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目无全牛的思维方式是不可取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张公洞记

王世贞

由义兴而左泛,泊湖。湖者,洞所从首径也。夜过半,忽大雨,滴沥入蓬户。余起,低回久之。质明始霁。从行者余弟敬美,燕人李生,歙人程生,郡人沈生、张生。可四里许,抵洞,始隆然若覆墩耳。

张生者,故尝游焉,谓余当从后洞入,毋从前洞。所以毋从前洞者,前路宽,一览意辄尽,无复余。意尽而穿横关,险狭甚多,中悔不能达。余乃决策从后入。多列炬火前导,始委身一窍,鱼贯而下。渐下渐滑,且峻级不能尽受足。后趾俟前趾发乃发,迫则以肩相辅。其上隘,又不能尽受肩。如是数十百级,稍稍睹前行人,如烟雾中鸟;又闻若瓮中语者。发炬则大叫惊绝。巨万乳皆下垂,玲珑晶荧,不可名状。大抵色若渔阳媚玉,而润过之。稍西南为大盘石,石柱踞其上。旁有所谓床及丹灶①、盐廪者。稍东,地欹下而湿,迹之则益湿,且益洼不可究,即所谓仙人田也。

回顾所入窍,不知几百丈,荧荧若日中昧,时现时灭。久之,路几断。其下穿不二尺所,余扶服过,下上凡百余级。忽呀然中辟可容万人坐石乳之下垂者愈益奇为五色刺人眼大者如玉柱或下垂至地所不及者尺所或怒发上不及者亦尺所或上下际不接者仅一发。石状如潜虬,如跃龙,如奔狮,如踞象,如莲花,如钟鼓,如飞仙,如僧胡,诡不可胜纪。余时惫,足益蹇,强作气而上,至石台,俯视朗然。洞之胜,至是而既矣

张公者,故汉张道陵,或曰张果②,非也。道陵事在蜀颇著。许询贻逸少书称:“金堂玉室,仙人芝草,左元放③汉末得道之徒多在焉。”此亦岂其一耶?王子曰:“余向所睹石床、丹灶、盐米廪及棋局者,仿佛貌之耳。乌言仙迹哉! ”

(选自《王世贞文选》,有删改)

注①丹灶:炼丹的灶。② 张果:即张果老,唐代道士。③左元放:东汉末年方士左慈。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名状 命名

B.迹之则益湿 追踪

C.诡不可胜纪 怪异

D.仿佛貌之耳 表现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低回久之 而润过之

B.鱼贯而下 地欹下而湿

C.且峻级不能尽受足 且益洼不可究

D.石柱踞其上 此亦岂其一耶

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湖者,洞所从首径也

B.张生者,故尝游焉

C.即所谓仙人田也

D.张公者,故汉张道陵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湖留宿时,因为半夜下起了大雨而焦急徘徊,难以入睡,等到天亮雨停,才和五位同伴走了四里多路,抵达张公洞。

B.作者一行从后洞进入,沿着陡直湿滑的石阶艰难地向下行走,途中看到了晶莹的乳石和前人用过的石床、丹灶、盐廪等遗物。

C.张公洞狭窄险隘,低洼潮湿,洞里的乳石色彩缤纷,形状怪异,这使作者一行能既享探险之趣,又欣赏到奇幻壮丽的景观。

D.作者根据游洞经历和张道陵的事迹,指出“张公”既不是汉代的张道陵,也不是唐代的张果老,澄清了张公洞的有关传言。

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忽呀然中辟可容万人坐石乳之下垂者愈益奇为五色刺人眼大者如玉柱或下垂至地所不及者尺所或怒发上不及者亦尺所或上下际不接者仅一发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所以毋从前洞者,前路宽,一览意辄尽,无复余。

②洞之胜,至是而既矣。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B

【小题5】

(1)忽呀然中辟/可容万人坐/石乳之下垂者愈益奇/为五色/刺人眼/大者如玉柱/或下垂至地/所不及者尺所/或怒发上/不及者亦尺所/或上下际不接者仅一发  [3分。每错、漏三处扣1分,扣完为止。“石乳之下垂者”后可断可不断。]

(2)①不从前洞进去,是因为前洞道路很宽,一看游兴就全尽了,再也没有余味。 [4分。“所以”1分,“辄”1分,大意2 分。]

②张公洞的美景,到了这里就游完了。 [3分。“胜”1分,“既”1分,大意1分。]


解析:

【小题1】(A.说出。B.踩,踏。D.与,,相似。而且,表并列,连词。A. 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助词/它,代词。)

【小题2】( B. 表修饰,连词/ 而且,表并列,连词。D. 它的,代词/其中的, 代词。)

【小题3】(非判断句。A、C、D三句均是判断句。 )

【小题4】(“石床、丹灶、盐廪等”是钟乳石的形状,并不是前人用过的遗物。)

【小题5】略

参考译文:

    从宜兴向东泛舟而行,在湖停泊。湖是去张公洞首先要经过的地方。半夜过后,忽然下起了大雨,雨点滴滴答答从船蓬窗口飘入。我起身在船仓内徘徊了很久。天亮的时候雨才停下来。跟我同行的有我的弟弟敬美,燕地人李生,歙县人程生,以及当地人沈生和张生。大约走了四里多路,到达了张公洞,从洞口看,它隆起的样子像翻倒的土堆。

    张生从前曾经游历过张公洞,他告诉我应该从后洞进去,不要从前洞进去。不从前洞进去,是因为前洞道路很宽,一看游兴就全尽了,再也没有余味。游兴尽了再走通向后洞的过道,那里危险而狭窄的地方很多,可能中途后悔,而最终不能到达。我于是决定从后洞进去。多举些火把在前面引路,起初,我们弯腰走进洞穴,像鱼群那样一个接着一个向下走。越朝下走,路越滑,而且在陡峭的石级上不能完全站稳双脚。后脚要等前脚挪开后才能迈出,道路狭窄的地方,就用肩膀助力,(帮助脚踩到下一级)。洞穴的上面狭窄,所以朝下走时,肩膀也不能完全用力。像这样走了一百多级,渐渐看到前面行走的人,像烟雾中的鸟儿;又听到他们像在瓮中说话的声音。我们举起火把,惊叫起来,眼前的景物令人叹为观止。巨大的成千上万的石乳都向下垂着,玲珑闪亮,妙不可言。大体上它们的色泽像是渔阳的美玉,而且比它更温润。偏西南有座大盘石,高大的石柱蹲踞在它上面。旁边有所谓的石床和丹灶、盐仓。偏东一点,地面向下倾斜着,而且很潮湿,踩上去就更觉得湿,而且更加低洼,深不见底,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仙人田了。

回头看看我们走进的洞穴,不知道有几百丈深,洞里微光闪烁,像昏暗的日光,时有时无。走了很久,路也几乎没了。在石阶下穿过不到二尺宽的地方时,我只能匍匐而过,上上下下总共有一百多级台阶。忽然洞里变得大而开阔,可以容纳上万人坐下来。那些下垂的石乳,更加奇特了。它们呈现出五彩的颜色,明亮得刺眼。大的石乳好像玉石柱子,有的向下垂着,离地只有一尺左右;有的像怒发一样向上立着,与洞顶之间的距离也只有一尺左右;有些下垂的石乳和上立的石乳之间还未相接,中间只能容下一根头发。石乳的样子像入海的苍虬,像跃起的巨龙,像奔跑的狮子,像蹲着的大象,像莲花,像钟鼓,像飞舞的神仙,又像异域的僧人,形状怪异,不能全部记下来。我当时很疲惫,双脚越发行走困难,勉强振作精神向上攀登,到了石台,再向下看时,一切都那么清楚。张公洞的美景,到了这里就游完了。 

张公就是从前汉代的张道陵,有人说是(唐代的)张果老,其实是错误的。张道陵的事迹在四川很出名。(而张公洞在江苏)许询给王羲之的信中说:“这里是神仙住的地方,长满灵芝草,左慈等汉代末年得道之人多在这里住过。”这难道也是其中的一种说法吗?我说:“我之前所看见的那些石床、丹灶、盐仓、米仓和棋盘,只是大体上像那些东西罢了,怎么说是神仙的痕迹呢!”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