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9-20题。(8分)(根据华中师大附属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改编)
古梅二首
萧德藻
其一
湘妃危立冻蛟脊,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其二
百千年藓著枯树,三两点春供老枝。
绝壁笛声那得到,只愁斜日冻蜂知。
【注】①萧德藻,南宋诗人。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曾任湖州乌程令。移家千岩竞秀的乌程屏山,故字号“千岩老人”。②海月:一种半月形的白色海贝。
【原创】19.两首诗歌第一首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写物,请加以赏析。(4分)
▲
【改编】20.这两首诗一写凌晨之梅,一写黄昏之梅。作者在两诗中表达的心情有什么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加以分析说明。(4分)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8 04:55:20
免费下载:《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23》Word试卷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9-20题。(8分)(根据华中师大附属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改编)
古梅二首
萧德藻
其一
湘妃危立冻蛟脊,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其二
百千年藓著枯树,三两点春供老枝。
绝壁笛声那得到,只愁斜日冻蜂知。
【注】①萧德藻,南宋诗人。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曾任湖州乌程令。移家千岩竞秀的乌程屏山,故字号“千岩老人”。②海月:一种半月形的白色海贝。
【原创】19.两首诗歌第一首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写物,请加以赏析。(4分)
▲
【改编】20.这两首诗一写凌晨之梅,一写黄昏之梅。作者在两诗中表达的心情有什么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加以分析说明。(4分)
本题关键词:十二味翼首散,首剂效应,阅读中枢,适应性反应,梅根,国华(天麻首乌片),三属性,首风,完全性卒中,住宅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