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8~9题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①
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注释】①此时诗人谪居岳州,友人潭州刺史梁知微,时途经岳州入朝。
14.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首句写景不渲染,不著色,只是简淡,由此可以看出词人因友人入朝由衷高兴,故毫无凄婉之意。
B.“孤峰”虽不说是诗人自譬,但物必著我之色彩,因此,由峰之孤见人之孤,有意无意中
当有此一层意。
C.“浮”有动态感,是视觉错觉加上想象的产物,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浮”有异曲同工之妙。
D.第三句由虚转实,由写景转抒情,以神仙“不可接”暗指入朝如登九重天,流露出一种难以追攀的莫名惆怅。
E.尾句写友人的征帆已“随湖水”而去,暗合上句“不可接”,诗人心潮自是随湖水一样悠悠不息。
15.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但全诗无一字直接提到送别,诗人的送别意是如何体现的?试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6分)
题库:高中语文
类型:简答题
时间:2021-01-08 04:53:20
免费下载:《安徽省淮北实验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Word试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8~9题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①
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注释】①此时诗人谪居岳州,友人潭州刺史梁知微,时途经岳州入朝。
14.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首句写景不渲染,不著色,只是简淡,由此可以看出词人因友人入朝由衷高兴,故毫无凄婉之意。
B.“孤峰”虽不说是诗人自譬,但物必著我之色彩,因此,由峰之孤见人之孤,有意无意中
当有此一层意。
C.“浮”有动态感,是视觉错觉加上想象的产物,与“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浮”有异曲同工之妙。
D.第三句由虚转实,由写景转抒情,以神仙“不可接”暗指入朝如登九重天,流露出一种难以追攀的莫名惆怅。
E.尾句写友人的征帆已“随湖水”而去,暗合上句“不可接”,诗人心潮自是随湖水一样悠悠不息。
15.从诗题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但全诗无一字直接提到送别,诗人的送别意是如何体现的?试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6分)
本题关键词:阅读训练,阅读中枢,阅读新知法,小儿阅读障碍,阅读理解策略,金标数码定量阅读仪,阅览室,《诗的格律》,审阅报告,阅微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