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毕业在即,班上要举办一场毕业晚会。请从下面的歌曲名称中任选一个加以阐发, 来发表你的毕业感言,100字左右(8分)
①《敢问路在何方》 ②《飞得更高》 ③《化蝶》 ④《光阴的故事》 ⑤《隐型的翅膀》 ⑥《我只在乎你》 ⑦《永远的朋友》 ⑧《阳光总在风雨后》 ⑨《众人划桨开大船》 ⑩《爱拼才会赢》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悲观的人埋怨风向,乐观的人期待风向改变,现实的人则调整风帆。此
刻,我想到一支歌——《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能接受。
同学们,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愿意与你分担所有
解析:
选用歌曲的主题要与自己的感言主题一致。
九江琵琶亭的楹联,上联化用元稹《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中“灯残无焰影幢幢”“暗风吹雨入寒窗”句意,下联化用白居易《琵琶行》“枫叶荻花秋瑟瑟”“绕船明月江水寒”句意,请补出下联相关内容。(5分)
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雨夜;
,魂销 时。
荻花瑟瑟 (2分)明月绕船(3分)
解析:
此题的关键在“暗风吹雨”的对应结构。
下面一个故事,出自林语堂的一篇文章。
一人将由地狱投身到人间,他对阎王说:“要我做人,须答应我的条件。”他接着说:“我要是宰相儿、状元父。家宅四周有一万亩田地,有鱼池,有果实;一个美丽的妻,一些妖艳的妾,她们都待我很好。要满屋金珠,满仓五谷,满箱银钱,而我自己则要做公卿,一生荣华富贵,活到一百岁。”阎王说“ 。”
请你设身处地替阎王说一句话,表明他的要求是绝对办不到的,趁早死了这条心。字数不超过25个字。
如果世间有这种人可做,我便自己去投生,不让你去了。
解析:
此题有一定的趣味性,阎王的话既要扣住自己掌管生死的身份,又要这人听到后死心。阎王可能会从“这样的美事我自己也想去,还轮得到你”的角度明确加以拒绝。
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比如见风使舵的人,我们称其为变色龙;不明事理的人,我们称其为糊涂虫。下面的各种人如何称呼呢?(4分)
⑴兢兢业业的人 ⑵代人受过的人 ⑶依附别人的人 ⑷恩将仇报的人
⑴ ⑵ ⑶ ⑷
⑴孺子牛 ⑵替罪羊(3)寄生虫 ⑷中山狼
解析:
根据例句,揭示每类人的特色。
用饱含深情、简洁优美的语言,为高三年级告别母校篝火晚会的主持人写几句串词,以引出后面的节目。下面请听大合唱《友谊地久天长》(不超过60个字)
(1)篝火是我们火热的心,表达了我们对母校真挚的爱;明星是我们渴盼的眼睛,指引我们寻找未来的路;让我们再度在母校的土地上手挽手,歌颂母校,歌颂我们的友谊。下面请听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解析:
无
山、水,是自然界中的事物,而在我国文化中,它们的组合又常寓含着某种情趣与理趣,
如:“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表现了人对山、水的态度,可以反映出他的思想情趣和精神面貌。又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表现了世事有时一时陷入困境,经过某种机缘又出现新的转机。
请另举两个带“山、水”的熟语(包括成语)或名句,并写出它们所寓含的情趣与理趣。
参考例句:(1)“山不转水转”,表现了世事总在变动中,人和人暂时分离总有相遇的时候。(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说明一种事物,最重要的是它的实质和内涵。(3)“高山流水”表示情操的高远或知音的相遇。(4)“隔山隔水不隔心”指的是距离虽然遥远,但心却贴得很近。
解析:
必须选取两个带“山、水”的熟语(包括成语)或名句,并写出它们所寓含的情趣与理趣,理解准确,表述恰当。
为使语言简洁,在保持原意的前提下,下面划线的词语有的可以删除,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初生的① 旭日② 从东方③升起了④,我赶紧⑤一骨碌从床上⑥爬起来,穿好⑦ 自己的⑧衣服,拿起⑨自己的⑩书包上学去。
答:可以删去的词语是:
①④⑥⑧⑩
解析:
无。
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5分)
头渡小镇精巧①秀丽,藏在一片狭长的山谷之中,一边是金佛山的主峰,一边是柏枝坡的山峦。②处于两个巨人的脚下,③让人感到的不是局促的压抑,而是一种舒缓的安定,像如歌的行板,④风吹雨打,⑤世事变迁,⑥在大山的怀抱中酣然高卧。
① 而②虽然 ③ 但是 ④无论 ⑤无论 ⑥都
解析:
此题考查语言的连贯及关联词的使用。解题关键一要理解句意,二要注意语境。
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关于“自主学习”的问答。请仿照乙同学对“能学”所作解释的句子的形式,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解释文字。(4分)
甲同学:你能告诉我“自主学习”有哪些要点吗?
乙同学:好的。我认为自主学习有四个要点,就是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能学”是指学习者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并且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想学”是指 ;“会学”是指 ;“坚持学”是指 。
示例:学习者主观上有学习动机,并且愿意付之行动; 学习者具备一定的学习方法,并且不断总结学习经验; 学习者有较强的学习意志,并且能够持之以恒。
解析:
与其说本题为仿句,不如说本题就是词语解释。从例句看就是对给定词语解释,解释它能成立的条件。
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三个交际情境,加点的谦敬辞分别存在使用不得体的错误,请解释原因并加以改正。(6分)
①肯定专家的水平:“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的散文大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②接受朋友的礼物:“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
③询问长辈年龄:“老奶奶,请问您芳龄?”
答:
①“忝列”总是用于自谦,而在此处用在了对方身上。应改为“位列”。
②“笑纳”总是用于请别人收纳自己的东西,这里用于自己收纳别人的东西,弄错了对象。应改为“却之不恭”或“推辞”。
③“芳龄”总是用于称年青女子的岁数,不能用于老年人。应改为“高寿”。
解析:
语言环境,用语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