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中我们可以用重音来强调不同的词,当强调的词不同时,这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也会有差别。请在“你不该骂他”的后面加一个句子,明确重音不同时所表达的不同意思。(每句不超过l5个字)
(1)重音在“你”:你不该骂他, 。
(2)重音在“该”:你不该骂他, 。
(3)重音在“骂”:你不该骂他, 。
(4)重音在“他”:你不该骂他,
(4分)(1)重读“你”,“你不该骂他”表示:“你”不该骂,要由可以骂的人骂。答案:你不该骂他,让他的妈妈去骂。
(2)重读“该”,“你不该骂他”表示:你不“该”骂他,骂他的理由不充分。答案:你不该骂他,他做得已经很不错了。
(3)重读“骂”,“你不该骂他”表示:你不该“骂”他,而应采取说服教育的办法。答案:你不该骂他,你可以好好跟他说。
(4)重读“他”,“你不该骂他”表示:你不该骂“他”,是骂错了对象。答案:你不该骂他,这事是由另外的同学引起的。
(每句大意对即可,每对一句得1分。)
解析:
无
从给出的几句话中选出最连贯、最通顺的一句:( )
A:错误的动机必然形成错误的结果。当某些人为眼前的蝇头私利暗暗窃喜时,岂不知祸害的种子已悄悄埋下 B:错误的结果来自错误的动机。当有些人为眼前的蝇头私利暗暗窃喜时,岂不知祸害的种子已悄悄埋下 C:错误的结果来自错误的动机。当有些人看见眼前的蝇头私利时,岂不知祸害的种子已悄悄埋下 D:错误的结果来自错误的动机。当有些人为眼前的蝇头私利暗暗窃喜时,岂不知祸害的种子已悄悄埋下
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使上下文连贯起来。
① 我们 ② 体质不适合我们的职业,不能持久地工作, ③ 工作起来也很少有乐趣, ④ ,为了恪尽职守而牺牲自己幸福的思想激励着我们不顾体弱去努力工作。 ⑤ 我们选择了力不胜任的职业, ⑥ 我们决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很快就会自愧无能,并对自己说,我们是无用的人,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会成员。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还有比这更痛苦的感情吗?(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__
①尽管 ②由于 ③而且 ④但是 ⑤如果 ⑥那么
解析:
无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是《赤壁赋》中表现苏轼泛舟赤壁情景的一段文字。文句营造了一种廓远虚静的意境,洋溢着一种悠扬和乐的情怀。朗诵这段文字时如果要你配乐,请描述这段乐曲的演奏(视听)效果。要求:描述乐曲效果时要用一组排比句将其形象化,字数不得超过50字(可以写出所配乐曲的演奏乐器)。
例句:(笛声)如清晨原野飘逸清秀的云霭,如月夜秋江江面跳动的月光,又像静水生香的清泉一般灵动。
解析:
无
同学们,你注意过私家车车尾的标语、标贴了吗?从早期“熊出没,注意”的安全告诫,到如今“别跟着我,我也迷路了”“我慢我量小,你快你飞去”,以及与之相配的滑稽、俏皮的卡通图像,引来了众多车主的跟风。你喜欢这样的个性车贴吗?你如何看待“车尾文化”的悄然兴起?请发表看法,阐述观点。(80字左右)
喜欢或不喜欢(答案要求:1.观点明确,2.下面的阐述做到条理清晰、表达准确。阐述部分1个角度2分,2个角度4分,表达准确1分)
示例:喜欢。车尾的标贴反映了车主的个性化创造,是他们在有限空间中的自由发挥和创造,是这个崇尚个性的时代在生活中的投影;车尾的标贴还能带给人以快乐,拥堵的交通、狭小的车厢容易让人烦闷,看到前车车尾的标贴能让人会心一笑,也有利于消除人与人的隔阂;另外,它还有警示作用,让我们多一份小心,多一份安全。
解析:
略
下面几句诗写出了山村的美丽风光,你见过这样的山村景色么?请你为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写一句广告词,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字。
(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3)山重水复疑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广告词:
[532c3a3f0afcda26.jpg]
解析:
略
下面是巴尔扎克《守财奴》中的一段语言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50字。
“得啦,孩子,你给了我生路,我有了命啦;不过这是你把欠我的还了我:咱们两讫了。这才叫公平交易。人生就是一件交易!”
点评:在葛朗台的心目中,人生就是一种买卖。(2分)人与人之间,甚至父女夫妻之间都是一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灵魂何其肮脏。(2分)
解析:
无
下面一段文字如果加上一些虚词,表达效果会更好。为此,请将下面的虚词插入文中适当的地方。插入后,将紧接虚词后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谈到疯狂的建筑师高迪和他的建筑,要提到空间几何。虽然空间几何看上去是那样简单,人们却难以用语言进行解释。青年时代起,高迪就对这门学科痴迷不已,影响了他的一生。尽管高迪的灵感来自于生物和自然界的形态,他所有的作品暗含了严格的公式、计算,将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
①以至于 ②但是 ⑧一定 ④都 ⑤从
①以至于影响 ②但是他所有 ③一定要提到 ④都暗含 ⑤从青年
解析:
略
请根据要求表达对以下事件的看法。
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目前被推荐学生的名单都已公布,除了江苏无锡天一中学少年班年仅14岁的洪欣格以“写作水平突出”引人注目外,获得推荐的学生,大多是各自学校公认的分数尖子生。
(1)请以一位应届高三普通学生的口吻,用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表达对事件的看法。
▲
(2)请以其他高校一位校长的口吻,连续用两个反问句表达对事件的看法。
(1)(2分)赞同:推荐学校公认的分数尖子生,不仅显示了此次推荐的公正性,而且对自主招生中可能出现的暗箱操作有警示作用。 // 反对:推荐学校公认的分数尖子生,对于我们不仅没有激励作用,而且限制了我们自主发展的可能。
(2)(3分)这样的推荐有利于怪才、偏才脱颖而出吗?有利于学生主动重视创造力的培养吗?有利于中学乃至全社会关注有特别才能的人才的成长吗?
难道这就是高考招生改革的恰当做法?这样的推荐难道没有违背“校长实名推荐”的初衷?这岂不是在提前“掐尖”?
解析:
(1)形式上使用的是递进关系的复句形式,得1分。形式、内容上都体现出递进的逻辑关系,得2分。
(2)形式上使用的是两个反问句,得1分;两个反问句前后衔接连贯,再得2分。
请以“春天来了”开头,描绘一幅画面,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30字左右)
[399e7e0d41dee29d.jpg]
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