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读下面一则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探究的结果。

一篇《历史题该怎么考》的文章中举到这样一组对比材料:

日本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一次日清战争(注:我们叫作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注:我们叫做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是输在什么条件上? 同样的内容,我们的教科书上是这样出题的: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了多少土地?赔偿了多少银两?

从教育理念的角度看,日本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中国教师注重输灌知识。


解析:

考查压缩语段。压缩语段要注意信息提取要准确,完整,然后运用一定的手法进行提炼,使之简洁。此题要注意中日教科书上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说法。

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结构已经被打乱,请调整其短语或短语内部的顺序,使之与上联对仗工整。

下联内容:红雨树边 小苑西回 一庭佳丽莺唤起 看绿树池边 此间有舜日尧天

调序: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下联: ___ _

示例:下联: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解析:

考查仿用、选用、变换句式。该考点一般不单独考查,往往与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和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综合考查,甚至与修辞手法放在一起考查。对联要符合其四大特征(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语义连贯或相对,平仄相谐),其中“平仄”对考生不作要求。

现在,有些超市安装了监控摄像头,且在醒目处贴有“每个摄像头都是一双监视你的眼睛”“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样让人很不舒服的标语,请你另拟一条提示语,既能表达同样的意思,又做到语言得体。

开放性试题,没有统一答案 答案示例??——每一个角落都在录影中,请您美美地微笑。


解析:

济南一名人故居题写了这样一副楹联:“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漱玉词集多年国恨难愁。”

(1)这是 的故居,我们学过她的词《 》。该词用一连串叠字,写尽了悲秋伤已的情怀。

(2)请分析这副楹联的艺术特色。(不超过60个字)

答:

(1)李清照  《声声慢·寻寻觅觅》(或《声声慢》)

(2)巧妙地嵌进作品集的名称,高度概括李清照坎坷的一生,上下联内容形成强烈的反差,使游人既闻丽曲妙词,又见战乱硝烟。


解析:

(1)2分,每点1分。

(2)3分,单纯分析对仗不得分。

请为《项链》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两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各写一份简要的评语,以表达自己对她们的看法。每份评语不超过20个字。

(1)

(2)


解析:

(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有力。点评人物身份性格、品质等角度入手。评价要乍明确倾向性,态度鲜明了,语言简明。)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在2月6日落下帷幕的“汉语盘点2009”年度字词网络征集活动中,“被”字与“民生”“浮”“金融危机”一起,分列年度国内字、国内词、国际字、国际词第一。

“被××”成为一种万能句式:“被自愿”、“被增资”、“被小康”、“被就业”……“被”这个新兴于2009年的网络热字表达了人们太多的复杂情绪。

“被就业”:部分高校要求没就业的毕业生自己随便找个章盖在协议书上,以证明自己已就业。有些高校甚至包办填表盖章,在毕业生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就业”了。

“被自愿”:某县教育局要求读某重点小学的孩子必须缴纳9000元的“慰问金”,该县教育局长在接受采访时称这是家长的“自愿”行为。O%

(1)根据以上材料,用一句话解释“被”字的含义

(2)入选2009年年度字的为什么是“被”字?谈谈你的看法。(150字左右)

(1)“被”指的是人们在不知情或不情愿的情况下由别人(或被迫)做成某件事。(3分)

(2)“被”字大流行是一出黑色幽默剧,它反映了普通老百姓的委屈与无奈,一种夹杂着愤恨的无奈。它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人们渴求保护自己的基本权力的愿望,它同时也反映出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维权意识在增强,一切不合理不文明的行为现象都将受到关注和谴责。“被”字表现出对强权的不满与__,呼吁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理解,正是基于此,它入选了2009年年度字。(7分)


解析: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据2010年3月9日《重庆晚报》报道,中国移动重庆豁司总经理沈长富近日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语,如“3Q”、“bt”,还有“口”、“口”等。他认为青少年长期接触这些网络用语,会产生不好影响。

附:相关网络用语解释

3Q:同英语“Thank you。bt:即“变态”。口:古同“炯”,明亮有神。网友依字形引申为“郁闷、悲伤、无奈”。口:古同“梅”。网友依字形引申为“很呆、很傻、很天真”。

(1)结合《语言文字运用》中学到的造字法等方面的知识,请从沈长富列举的网络用语中举一个例子说明网络用语在构成或表意上的特点。

(2)沈长富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语”。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你的理由。 (80字左右)

(1)示例①象形,如“囧”字中的“八”像两条下垂的眉毛,表示“郁闷、悲伤、无奈”的意思。

    示例②会意,如“槑”字,两个“呆”字组合;是“呆”的两倍,表示“很呆、很傻、很天真”的意思。

    示例③谐音,如“3Q”,读音与英语“Thank you”相近,都是“谢。谢”的意思。

    示例④缩略,如“bt”用汉语拼音的两个声母来表示“变态”。

(2)示例一:我反对屏蔽这些网络语言。网络语言作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已经深深融入网民生活并且影响到现实语境了。屏蔽这些字词不准,但习惯了创造的网民会很快制造出新的代替字词,难道一下要继续屏蔽下去?人类创造文字就是为了便于更好地交流,出于这个目的,字词翻新,可以视为科技进步催生的新思维方式,屏蔽“囧”和“槑”等语不是明智之举。

    示例二:我赞成屏蔽这些网络语言。像“3Q”“bt”以及“囧”、“槑”等网络语言或是生造的字符或是生僻的汉字,都是不规范的用语,与我们国家倡导和推行规范汉字的政策背道而驰,而且它们的存在和发展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性和规范性。……如果青少年长期接触这些网络语言并形成习惯,会影响中小学生的语言习惯和语文学习,而且势必影响他们正常的思维。


解析:

(1)特点与举例各1分,说明1分。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有理亦可。

(2)3分。

下面是一句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评论,请你仿照句式,也运用引用的方法,对某学科的学__行评论。

语文课堂教学,千万不要面面俱到,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就是这个道理。

历史学科的学习.千万不要死记硬背,所谓“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就是这个道理。(5分)


解析:

下列一段话被打乱了语序,请按正确顺序排列出来。(只写序号)

①几场春雨一浸,老根发力了吧,茸头一个抖擞,变成了叶片!

②因为担心,每天都殷勤观看。

③那茸头褐色,小小的一点,粗心的简直看不出来。

④葡萄种下去的时候,枯枝一根,真担心它抽不出叶来。

⑤那叶片淡绿,曲折有致的边沿却镶了一圈紫红,还没看见葡萄,人的口水就被引出来了!

⑥终于在一个弯节处,顶出一个茸头来,过几天,又一个!

.④②⑥③①⑤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一组相互关联的句子的排序。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要找到这几句话所叙述(说明或阐述)的话题,然后找到句与句之间的联系。通过阅读,我们很快就能确定其中心话题:葡萄的长叶过程。然后考查各句之间的逻辑联系,发现句与句间的联系点——关键字眼,看哪些句子的关系密切一些。如第①句末有“真担心它抽不出叶来”,第⑤句始有“那叶片淡绿”,第②句始有“因为担心”,第④句末有“真担心它抽不出叶来”,第④、⑥两句都是在写“茸头”。最后按照葡萄由“种——顶出茸头——变成叶片”的过程顺序,就很容易排列出其正确语序。

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合理、恰当的一组是 ( ) 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原审判定林世元犯受贿罪和玩忽职守罪的事实清楚 林世元犯罪情节特别严重,论罪应当判处死刑。

A: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定罪准确,证据确实、充分。 B:定罪准确,证据确实、充分,审判程序合法,量刑适当。 C:审判程序合法,证据确实、充分,量刑适当,定罪准确。 D: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