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⑴每逢深秋时节,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⑵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藏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B
解析:
首先,看第一空。若选第②句,则形成前面两个六字句相对,然后两个四字并列短语相对,最后两个四字短语相对。出句对句对称和谐;且“瞰”、“览”押韵。故答案选②。其次,看第二空。从押韵上看,若选第③句,韵脚为“抱”、“翠”、“茂”,不押韵,不能选。若选第④句,韵脚就为“抱”、“绕”、“茂”,这就押韵了。故答案该选④。本空还可从空间顺序上看,若选第③句,写作顺序就是“下面的山——上面的云——下面的林”,顺序混乱;若选④,写作顺序就是“下面的林——上面的云”,顺序自然。
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然后给它拟标题、写导语,标题要求有引题和正题,或正题和副题。(6分)
台风“莫拉克”步步逼近。8月7日一大早,正在浙江杭州桐庐县里开会的陈柱平接到紧急通知:去参加抗台风紧急会议。下午2时30分,回到新合乡,顾不上休息,陈柱平立即召开班子会议,布置防台风工作,将任务落实到人。副乡长钟良伟则在会后直接赶到他联系的松山村,坚守抗洪救灾指挥岗位。
8月8日下午,陈柱平的身影再次出现在全乡各处危旧房、水库。陪同的乡干部回忆,当时正值大雨,陈柱平出去时连雨靴都未来得及换。而此前,他已跑遍了全乡的危旧房、病险山塘水库以及地质灾害隐患点,两个晚上没合眼了。9日晚,“莫拉克”带来强降雨,陈柱平和村干部们又一次进行全面仔细的巡查。
9日下午在齐腰深的水中,副乡长钟良伟带领党员干部们一边拿着高音喇叭,指挥群众向高处转移,一边挨家挨户敲门查看,生怕漏下一个人。次日凌晨4时多,村民们全部转移到了安全地带,钟良伟已是“烂泥人”一个。没有铺盖就拿两本书作枕头,他躺在村会议室“迷糊”了一会儿。
8月13日晚危情再次出现,桐庐出现了大范围特大暴雨天气。晚10时,雨越下越大。牵挂着35户危旧房里村民的安危,陈柱平匆匆与妻子告别,带上钟良伟,再次赶往乡里,没想到途中发生了意外……
牺牲时,陈柱平41岁,钟良伟37岁。
台风“莫拉克”早已远去,但在桐庐县,陈柱平与钟良伟这两位基层干部的名字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9.9.8 有删改)
引题或副题:浙江桐庐两位乡干部献身抗洪救灾(2分)
正题:台风远去 英名永存(2分)
导语:8月13日,在抗击台风“莫拉克”的斗争中浙江桐庐两位乡干部陈柱平、钟良伟为抗洪救灾英勇献身。(2分)
解析:
(以上答案仅供参考。顺序亦可互换。两个标题中一个强调新闻事实,包含两个要素:乡干部、为抗洪救灾献身。一个突出事件的精神、意义,讲求语言的凝练、情感色彩,内容1分,语言凝练有感染力1分。)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这种小巷,隔绝了世间红尘,却又不那么乡村风味。 ①不高不矮的围墙挡在两边,墙上挂着一串串藤萝,像古朴的屏风。 ②它又深又长,一个人耐心地静静走去,要老半天才走完。 ③那里常是悄悄的,寂寂的,不论什么时候,你向巷中踅去,都如宁静的黄昏,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足音。 ④它又那么曲折,你望着前面好像已经堵塞了,可是一转弯,依然巷陌深深,更加幽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③② D:②④③①
高中生市运会上,请你为你校方队撰写一段校运动会入场式上经过__台时的解说词。要求不超过80字。

迈着矫健、自豪的步伐向__台前走来的是xxx学校的代表方队。看,他们脸上洋溢着微笑,眉宇间蕴藏着拼搏的锐气。他们决心在本届市运会期间搏击风浪,再创佳绩!
解析:
解说词不仅有介绍、说明作用,还要有一定的感染力,要引起强烈的共鸣。当然,除了形象的语言外,如果还能运用排比、对偶、反复等修辞手段,并注意语言的音韵与节奏,效果会更佳。
我们通过课本,已经接触过许多文学大师,欣赏过他们的经典名篇。请推荐一位最让你敬仰的文学大师,并且概括他作品的特点。(5分。)
略
解析:
大师名字1分,作品特点4分,认识客观,概括准确即可。
阅读下面的材料,用简洁的语言回答问题。(每条不超过30个字)
关于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这样一个传说。这位被尊称为“师中之师”的哲人在雅典市场上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呵!”
“国学大师”钱钟书访问美国国会图书馆,主管者引导参观藏书库,显得很得意。问及钱钟书的感想,他说:“我亦充满惊奇,惊奇世界上有那么多我所不要看的书。”
(1)苏格拉底要表达的观点是: ▲ 。
(2)钱钟书要表达的观点是: ▲ 。
(1)一个追求精神境界的人要安于俭朴的生活,淡于物质的奢华(2分)。
(2)书籍永远读不完,只有善于选择,精心研究,方能有所成就(2分)。
解析:
无
第十九届世界杯在南非轰轰烈烈地进行着,有狂喜,也有震惊;有欢歌,也有泪水;有钦佩,也有遗憾;有收获,也有失落。场上场下,万众瞩目。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受更有异于他人。请你任选相关一点,写一则感言。要求:有针对性;感情真实;语言生动;不超过70字。
略
解析:
略
调整上联词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
上联:求学渐进应以宏博为贵
下联:读书必有基础次第而升
上联调整为:
求学应以宏博渐进为贵(顺序改对一个给1分)
解析:
无
根据下面的情景和要求,代拟一段对话。
情景: 一青年学生与一老师相约登山,各负一行囊。学生要替老师背负。老师婉绝,学生坚持。
要求:(1)老师要说出委婉的理由,学生坚持的理由要有针对性;
(2) 符合情景与身份,语言得体。
老师婉拒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坚持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老师婉拒说:谢谢你的好意,你也不轻松,就别替我背了。
学生坚持说:老师,我年轻,体力好,背两个也没事,还是让我来吧。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题干中的要求其实也是解题提示,概括来说有三点:说出理由,有针对性,符合情景、身份。师生都背着行囊,老师婉拒是不想增加学生负担,是爱护;学生坚持是担心老师体力不支,是尊敬。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据湖南四达资产评估事务所评估认定,“袁隆平”这一品牌的无形资产已达1008亿元。在由袁隆平任主编的《杂交水稻》专业杂志的封二上,曾经刊登过一则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产品广告,清楚地印着“袁隆平”品牌价值1008亿元。在由湖南人编制的全国第一个省级富豪榜“2007湖南富豪500强”中,袁隆平因其对社会的特殊贡献被列为名誉首富。
有人认为湖南富豪网无非是借着袁隆平这个品牌为他们的富豪评比活动贴上金标签,是一种炒作,所以网上出现了“把科学家袁隆平列为‘湖南省名誉首富’实在很无聊”的帖子。
你同意“把科学家袁隆平列为‘湖南省名誉首富’实在很无聊”这一说法吗?请你就这一帖子提出的看法进行回复。(100字左右)
答:
示例(1):把袁隆平列为“湖南省名誉首富”并非无聊之举,这是对袁隆平的贡献和身价的充分肯定,也让人们重新审视什么是真正的富豪,肩负社会责任,关注国计民生,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人,比那些自身拥有亿 万家财的人,更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示例(2):把袁隆平列为“湖南省名誉首富”并非无聊之举,它给我们评价个人财富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我们在出台富豪排行榜时,不能只盯着他们个人的资产和 收入,更应该把为社会创造的财富作为评价指标。这样的排行榜就更有意义。
示例(3):把袁隆平列为“湖南省名誉首富”的确是无聊之举,袁隆平的价值是不能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的,把他和那些拥有巨大物质财富的富豪相提并论,是一种媚俗和炒作的行为,对袁隆平的评价庸俗化了。评价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不能简单地用物质财富来衡量。
解析: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