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话补出一个恰当的结论。不超过15个字。(不含标点)

刘备与诸葛亮初识的经过,《魏略》与《九州春秋》都说是诸葛亮自己去见刘备的,陈寿不取其说,而书“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根据是诸葛亮的《出师表》;又如诸葛亮征南事,对孟获的“七擒七纵”是不合情理的,所谓“南人不复反”也不符合史实,陈寿对此一概不取,只说“其秋悉平”;再如载于吴人张俨《默记》中的《后出师表》,后人以为,就这篇文章所叙的事实与思想看,都不像是诸葛亮的作品,陈寿同样也不录此篇。可以看出,_________

陈寿对(对于)史料的取舍是很严谨的。


解析:

某校新成立一个文学社,取名为旭日文学社。现面向全校学生遴选一位文学爱好者担任社长。如果你有意参加校团委组织的“面试”,你将如何向负责遴选的老师申述自己的想法呢?请拟写一段150字左右的话,要求语言连贯、得体。

答案示例一:尊敬的各位老师,我想担任旭日文学社的社长。我想借助文学社把全校的文学爱好者集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学活动。我追求的目标是:以文学的视角观察现实,以审美的态度感受生活,展现当代中学生张扬自我的个性特质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境界,使旭日文学社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答案示例二:尊敬的各位老师,我想担任旭日文学社的社长。如果我担任了社长,我会与其他同学团结合作,在有限的条件下,创办文学社手抄报,为同学们提供展示习作的平台。我还将积极地创造条件,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学报告会、佳作讨论会和师生对话会,开展文学郊游、社员联谊和社会采风等活动。我相信,有老师的信任,同学们的支持和参与,旭日文学社一定会越办越好。


解析:

(本题是一道以申述意图为目的的口语交际题。这种题型有两个趋向:一是越来越凸显“生活化”的特点,形式多样化;二是紧跟时代的步伐,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

下列语句表述得体的一项是 ( )

A:亲爱的先生,认识您十分荣幸,我们公司随时欢迎您大驾光临! B:先生的大作《金秋不再遥远》已付梓,本期将就正于读者。 C:本月28日下午5时,我到府上有事相商,望届时恭候。 D:贵地风景美,民风淳朴,明年秋天,我们将再次莅临。

选出对下面一段话分析正确的一项 ( ) 她需要做手术,可手术费需要七万元啊!这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是多么沉重的负担。请捐款救救孩子!救救同龄人!救救大姐姐!

A:不适合内容总体倾向 B:不适合说话人身份 C:不适合具体环境 D:不适合表达方式要求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经过两年多的朝夕相处,张老师和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张老师离不开我们,我们也离不开张老师。

A.但因工作关系,学校还是把张老师调到五班教语文去了。

B.但因工作关系,五班教语文的老师还是被学校换成了张老师。

C.但因工作关系,张老师还是被学校调到五班教语文去了。

D.但因工作关系,学校还是调张老师到五班教语文去了。

C


解析:

“张老师”应是主语,注意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

“批注”是阅读文章时的心得、评语。阅读《荒原觅食(片断)》,从表现效果的角度,给画线句加上恰当的批注。(不超过32个字)

他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前进,心理又产生了一种新的恐惧。这不是害怕他会束手无策地死于断粮的恐惧,而是害怕饥饿还没有耗尽他的最后一点求生力,而他已经给凶残地摧毁了。这地方的狼很多。狼嚎的声音在荒原上飘来飘去,在空中交织成一片危险的罗网,好象伸手可以摸到,吓得他不由举起双手把它向后推去,仿佛它是被风刮紧了的帐篷。

答案示例:对狼嚎的描写,形象地写出了“他”在无助的状态下荒野给他造成的心理


解析:

写“批注”时用语忌繁琐,要做到言简意赅。

下列各句中,措词得体的一句是

A.贵公司的请柬已收到,届时老朽一定光临。

B.遵命不如从命,感谢你的诚意,这礼物我笑纳了。

C.请告诉您的联系电话,后天上午我们好垂询。

D.您的身体可真硬朗,请问老人家今年高寿?

D


解析:

A光临;B笑纳;C垂询。都是误将敬称用为谦称了。     

  

改写下列警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又不失原意。

⑴高速公路警示语:违章超载,惹祸招灾。

⑵银行警示语:发现假币,一律没收。

示例:①母念妻等娇儿盼,愿君平安把家还。②一旦发现假币,我们留作纪念。


解析:

4分,每小题2分,符合要求,语言有文采即可。

阅读下面的新闻,写一篇1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6分)

新闻摘要:中韩文化之争越演越烈,从“端午节申遗”到争夺中医、汉字的发明权,从考证老子和李白是韩国人到争夺祭孔大典。

我认为有必要。异彩纷呈、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积淀而形成的,不同的传统文化自然都深深地刻上了本民族的烙印,这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如果任由他人掠夺,我们将失去让自己赖以立身、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会减少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削弱我们的文化底蕴。而且,久而久之,传统文化的掠夺可能会使我们的子孙成为文化的乞儿。


解析:

我认为没必要。任何一种真正的微带的文化资源,绝不会仅仅局限于一域,也绝非圣贤或经典之初衷。耶稣教起源于中东,但如今耶稣教并不为中东所独有而在世界广为流传。《周易》的影响超越国界,成为东亚人共享的历史文化资源,正体现了文化的推导力和影响力。我们真正需要努力的方向应该是如何将自己的文化变成有世界性影响的文化经典,而不是时刻想着把它收入囊中,据为己有。

还可综合上述两者来谈,倡导个性解读,言之有理即可。

论坛留言是网络时代的新生事物,很多中学生参与其中。论坛留言主要是对当前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或焦点新闻人物发表自己的随感。请你为下列文字写一条70字左右的感言。

中国文物学会长城研究会会长成大林在谈到长城保护问题时,认为“应该将当地老百姓的利益与长城捆绑起来,引导他们,让长城成为老百姓的经济来源,这样,他们自然就会去保护这棵‘摇钱树’,而不是破坏”。(新浪网10月24日)

示例一:经济利益与保护意识有一定的联系,但是杀鸡取卵的事情在现实中屡见不鲜,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去破坏文物,或者是进行破坏性开发、破坏性建设的例子在我国还少吗?  示例二:长城的保护不能停留于经济利益的低层面上,功利性的劝说只会导致功利性的 “保护”。树立对长城的自豪感、加强责任、严格按法律保护、强化监督,才是保护长城的大道。示例三:将长城保护与当地老百姓经济利益挂钩,才能将责、权、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有利于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使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解析: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