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享誉世界的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故乡海宁举行学术研讨会,研讨会__台大墙上的横幅为:“纪念王国维诞辰130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有学者认为这个横幅不符合传统礼仪。请根据中华民族优良的礼仪文化传统,对这个横幅的内容进行润饰,并说明理由。
润饰:纪念王国维先生诞辰130周年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润饰理由:对他人的称呼,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尤其是对像王国维先生这样的国学大师,横幅的内容直呼其名,显得不礼貌、不得体、不符合中华民族优良的礼仪文化传统。
在解释“把”字的意义时,林语堂先生用的例句是“把人杀死,把钱抢走”;而《汉语大字典》常务副主编李格非教授用的例句是“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试问这两种举例谁优谁劣?为什么?这对你说话写文章的举例有什么启示?
李格非教授的举例优,林语堂先生的举例劣。
李格非教授编写字典也不忘劝世行善,林语堂先生只关注释例本身。或李格非教授的释例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而林语堂先生用的释例具有工具性,忽视人文性,(或从价值取向、社会导向两点着眼)
启迪。
自己说话写文章要注意劝世行善。
时值宁夏五十大庆,国内外文化界的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到我们宁夏来旅游,请你以导游的身份为我们宁夏设计一段某个旅游景点或旅游项目的解说词,要求联系宁夏的地域风貌和民情风俗,要求有文采,有感染力。
要求:(1)中心突出;(2)特点明显;(3)运用修辞,句式灵活;(4)100字以内。
下面是上学期期末A.、B.、C.、D.四所学校高三语文考试四道大题的得分情况。阅读后,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学校 | 总分(共120分) | 语文基础(共15分) | 文言文阅读(共15分) | 现代文阅读(共30分) | 表达交流(共60分) |
A. | 84.70 | 11.63 | 11.02 | 17.86 | 44.19 |
B. | 81.36 | 11.90 | 11.63 | 16.86 | 40.97 |
C. | 80.62 | 10.71 | 11.49 | 17.38 | 41.04 |
D. | 75.97 | 13.03 | 12.38 | 14.72 | 35.84 |
①请参照其它学校的得分情况,针对A.校实际,对A.校学生提出后一阶段复习建议。
你的建议:
②请参照其它学校的得分情况,针对D.校实际,对D.校老师提出后一阶段复习指导建议。
你的建议:
示例:①A校学生在现代文阅读和表达交流两大板块有优势,但语文基础和文言文阅读的得分相对要低,要加强语文基础的复习,同时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
示例:②D校重视语文基础和文言文阅读的教学,但现代文阅读和表达交流相对薄弱,在教学中要加强这两方面的能力培养。
2007、2008年之交的寒冬,一场五十年不遇的暴雪和冰冻灾害席卷了中国南方。全国上下紧急动员,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雪灾,可歌可泣……
请根据这一背景,写一首小诗,表达对全民齐心抗击雪灾的赞颂之情。
要求:①诗体可为绝句或自由诗。
②至少四句。
③不得照抄示例中的原句。
④不用模仿示例中的句式。
示例一
昨夜冰雪昨夜风,
江南江北路难通。
政府军民齐协力,
抢险救灾筑长城。
示例二
雪,围困
冰,拦截
回家,不只一条路
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都可以
温暖地
居住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所以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zōng jiāo 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入世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
文中加线的两个“哲学”的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
不同。第一个“哲学”指哲学所阐释的是关于处事的方法。第二个“哲学”是指做人的方法和思想而言的。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当今社会,电脑、手机的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它对学生书写能力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很多家长和老师抱怨:孩子们的字写得太难看了!调查也表明:许多学生在语言表达、沟通能力上还都不错,唯独书写欠美观。为此,国家语委透露,我国将推出针对学生的汉字书写等级标准,以规范汉字书写,提高书写水平。但也有一些人质疑: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写好字还重要吗?
针对“写好字是否重要”这个问题,请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通顺。不超过100字。
2008年的两会上,有代表提出尽快定出我国国花的提案。国花是指以自己国内特别著名的花作为国家表征的花,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象征。历年来,是将分布在黄河流域牡丹作为国花,还是将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梅花作为国花争论不休。牡丹因其雍容华贵。国色天香,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代表了繁荣富强的物质文明,也是世俗的爱物。梅花具有中华民族不畏强暴、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人们喜爱梅花凌寒独放,引领春色、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冰清玉洁、暗香浮动的高洁品质,视其为国魂。历来被更为敏感的知识分子所喜爱,为雅士所钟情。
为了调和两种观点,现在有人提出了二国两花的方案,将牡丹、梅花同任国花,请你为此种观点提出理由。要求:包含欣赏地域。欣赏阶层、象征意义三方面的内容,不超过50字。
答:
答案示例:
一国两花,一南一北,雅俗共赏,有广泛的代表性,牡丹体现国色,代表物质文明,梅花体现国魂,代表精神文明。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写序号即可)。
①尽管艺术采用的是形象的表达方式,但它的表达也有一个基本的技巧适中问题,也要符合客观的规律即科学问题。
②艺术不是科学,但艺术创作却具有科学的品格,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就是这个意思。
③古人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深沉慨叹;今人把“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中的“是”改成“这”,而提议者被尊为“一字之师”
④无科学性,艺术表达不会有美感,也就难以为人所理解。
⑤这一切都说明了艺术上的一字之差是美感强弱的构因素、决定成分
最后的序号: 。
调整下列语段中划横线的短语的位置,使之表意恰切通畅。(只填序号)
有拒绝才有追求,有追求才能坚持独立的自我。拒绝热闹,是为了追求淡泊的心境①;拒绝华丽,是为了追求质朴的天性②;拒绝名利,是为了追求宁静的生活③;拒绝时髦,是为了追求个性的独立④;拒绝放纵,是为了追求平凡安详的人生⑤;拒绝忧愁,是为了追求快乐向上的心情⑥:拒绝轰轰烈烈,是为了追求完美的自身⑦。
答:( )与( )对调; ( )与( )对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