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将下面的长单句改为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句意。
在18世纪的法国文学史上被歌德誉为“开启了一个时代”的且被他人称为“孤独的散步者”的卢梭的散文诗《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思》显示出的优美的文笔没有人能够超越。
①
②
③
①在18世纪的法国文学史上卢梭被歌德誉为“开启了一个时代”。
②卢梭被他人称为“孤独的散步者”。
③卢梭的散文诗《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思》显示出的优美的文笔没有人能够超越。
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虚词,使上下文连贯。
如果一个人平时总用诗的语言来讲话,别人定感到奇怪或可笑, ① 这不合乎日常交际使用语言的习惯。诗歌既遵循语言规范, ② 时时欲超出这规范, ③ 自有其超常的规范。只有读者习惯了用超常的眼光去读诗,心理上 ④ 作好了相应的准备,在其他文本里不允许出现的句子, ⑤ 可能成为诗中之佳句。
请以“秋来了”为背景,写一段表达“丰收的喜悦”或“叶落的悲凉”的话。
要求:运用比喻,字数在30字到50字。
秋来了:
根据下面情境拟写两则临别赠言。
高考一结束,高三(2)班的同学就相聚一堂,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毕业晚会。晚会上仅“互赠留言”一项就持续了近两个小时,老师和同学以优美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美好的心愿、真挚的情感。
要求:①要符合设置的情景;②语言要得体,而且含蓄,值得品味;③要简洁,每则不超过60字;④至少要用一种修辞手法。
(1)写给对自己健康成长有着深远影响的一位老师,借以表达自己的敬意和感激。
(2)写给与自己闹过矛盾却仍相处融洽的同学,借以表达自己的一种美好心愿。
示例:(1)老师,您是我指路的航灯,因为您,我健康成长。我永远记住您对我的培养,努力,努力,为国家贡献力量。(2)同学:曾经,我们有过误会;如今,我们相聚一堂。让不快像轻烟一样飘荡,让快乐像花朵一样开放。
奥运艺术研究中心的设计人员选用了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青花蓝、国槐绿等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专用色彩,他们的设计理念之一是:体现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深厚的华夏文化底蕴,凸现生机勃勃的国家形象。请参考下面的示例,从中国红、琉璃黄、长城灰中选择一种色彩,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以上设计理念的。 (不超过60字)
[示例]
青花蓝 温润而典雅的“青花蓝”,是中国丰富多彩的艺术宝藏中极具代表的色彩,表现了淳朴敦厚的民俗民风,洋溢着宁静祥和的气息。
国槐绿 充满生机的“国槐绿”,是生命与环境的象征,寄寓着华夏儿女珍视家园,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望,表达了“绿色奥运”的理念。
示例:
(1)中国红:热烈而充满激情的“中国红”,是中国喜庆与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古老而悠久的民俗,寓示着国家蒸蒸日上、日新月异。
(2)琉璃黄:华美亮丽的“琉璃黄”,代表着北京独特的自然景观及人文与历史的精彩和辉煌,寓示着一个成熟稳健的国家已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3)长城灰:冷静古朴的“长城灰”,是中国传统建筑景观中的标志色,展示一个经历了沧桑巨变的民族正以冷峻的思考、全新的姿态走进一个崭新的时代。
为下面语句排序。
我们缓步走着。 ; , ;
; ,在暮霭中依稀可见。
(1)脚下是石子镶拼成的路面
(2)街边是一幢挨着一幢涂着彩色粉墙
(3)远处,矗立着古堡尖塔的影子
(4)头上,古色古香的街灯已点亮
(5)装饰着玫瑰花窗的小屋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比如有的人愁思百结,总是闷闷不乐;而有的人却笑口常开,充满欢歌 ②就是说,人们都要面对着悲伤、怨恨、疾病、绝望和死亡等人生的苦难 ③那么,为什么在这个世界上又有着不同的人生呢 ④在我看来,这主要是由于这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情、不同的心灵和不同的生活态度 ⑤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A:⑤④②③① B:④⑤②③① C:⑤②①③④ D:⑤②③④①
从下面10个词语中选取8个,两两组成4个并列短语,来夸奖一个人(每个词只用一次,可添加必要的虚词)。
温柔 成熟 真诚 忍让 刚强 精暴 怯懦 拘泥 世故 软弱
她这个人, , , , 。
她这个人,温柔但不软弱,成熟但不世故,忍让但不怯懦,刚强但不粗暴。
请给下面一则新闻补写一句评论的话,不超过40字。
新华网广州2月14日专电:为遏制废旧电池乱丢乱弃而引发的环境污染隐患,从1月起,广东省经贸委联合有关部门,向广州市一些公众场合免费派送1000个废旧电池回收箱, 用于回收居民生活中的废旧电池。但令组织者们想不到的是,废旧电池丢弃量最大的居民小区,竟然嫌麻烦不愿接收,目前仅有3个小区答应接收废旧电池回收箱。
这种反常现象折射出民众环保意识淡薄,环保的宣传与落实任重道远。
现代著名散文家柯灵对微型小说的创作要领有如下形象的比喻: (微型小说)"关节处一着棋活,妙手成春;结穴处临去秋波那一转,令人低回不尽。"
请你将柯灵的话用平易朴实的语言重新表述。(不超过40个字)
答案:关键地方写得生动就满篇生色;结尾点题处应委腕含蓄,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