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尾气污染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对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请拟写一条标语,提倡步行或骑单车。要求:主题鲜明,有感召力,不超过20字。(4分)

【答案】

答案示例一:零碳零排放,骑车也很棒。 

答案示例二:步行生活,我们一小步,生态保护一大步。 

答案示例三:脂肪在堆积,大气在哭泣;走下私家车,拥抱脚踏车。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拟写标语,要“提倡”一件事。既然是提倡,就要有号召力,能感染人,不能用强制性的语言。另外,还要注意题干中的字数要求。

考点:语言表达鲜明。能力层级为E。

在下面语段中补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妥当。(6分)

风从水上走过,留下粼粼波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啊,朋友,我们从时代的舞台走过,将给社会留下些什么?

骆驼从沙漠上走过,留下深深的脚印;哨鸽从天空飞过,留下串串欢韵;

岁月从树林穿过,留下圈圈年轮。(每句1分)

【解析】

试题分析:内容上,要注意三个分号和一个句号,说明补写的三句和第一句都是并列关系,而且这四句应该是一个整体共同表达一个意思。形式上,句型相同或相似,第一句用了拟人的手法,仿写时也可考虑。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有些便沾挂在平铺的碧草上

②天气是醉人的温暖,恰好是樱花落尽的时节

③几树梨花还点缀着嫩白的残瓣

④细沙的行人道上,满是狼藉的粉色花片

⑤这里正是一年好景的残春,到处有媚丽的光景,使人流连

⑥北面与西面小山上全罩着淡蓝色的衣帔,小燕子来回在林中穿、跳。

A.②⑤③①④⑥B.⑤②④①③⑥C.②④①③⑥⑤D.⑤③⑥④①②

C

【解析】

试题分析:②先点明时季,④①③⑥自下而上的空间顺序,⑤总括、抒情或者考虑代词“这”。

考点:语言表达连贯。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 )

A.、本月底,李敖将携全家赴浙江博物馆观看包括明年将在台北合璧的《富春山居图》在内的馆内展品,然后乘船游览西湖,观看“印象西湖”。

B.、“东北小品火起来了!”当全面了解赵本山、潘长江等辽宁喜剧演员的小品演技及其效果时,你才能把握这句话深刻而宽广的内涵。

C.、2010年8月7日夜22点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造成一定数量的通讯中断、房屋倒塌、人员被埋,给群众生活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D.、中国代表团团长谢振华对媒体表示,当前,要求发展中的中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承担更多的减排,显然有失公允。

4分)A  ( B.应“小品演技及其效果时”改为“演技及其小品时”。C.搭配不当,“通讯”不能与“一定数量”搭配;D.成分残缺,“承担”缺少宾语,应改为“承担更多的减排任务”。)

下面是上个世纪一家四代人的姓名,请参照第一代和第二代示例,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另外两代各自命名的用意,并概括它们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3分)

示例1:祖父一代(二三十年代):李有金、李有银、李有财

用意:对财富的向往和追求。

示例2:父亲一代(四五十年代):李翻身、李解放、__

用意:对新中国、新时代的赞美和热爱。

(1)儿女一代(六七十年代):李运动、李__、李红卫

用意:

(2)孙子孙女一代(八九十年代):李约翰、李安娜、李丽莎

用意:    

(3)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

[78e29b785961526b.jpg]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曾宪梓先生对中国内地的总捐资额超过4亿元人民币。有人这样问他:有钱快乐,还是没有钱快乐 ?曾宪梓先生这样回答: 。不要成为钱财的奴隶,要做钱财的主人。”

①我不算有钱

②穷人有穷人的快乐,有钱人有有钱人的苦恼

③有钱不一定快乐

④看你怎么用

⑤但是我把钱用在有益的事业上

A.①③②④⑤B.①⑤②③④C.②③④①⑤D.③②④①⑤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文后问题。(4分)

(一)李老师生病住院,班长王明和团支书张娟代表全班去医院看望。临走,在与李老师告别的时候,王明说:“李老师,你安心养病吧,咱们先回校上课去了。”

(二)语文老师年已过半百,经常在课堂上激情澎湃地为学生朗诵他自己写的诗歌,并多次对我们说:“同学们,学生都是十七八岁的青年,是最有激情的年龄,一定要多多读诗、赏诗,并学着写些诗。”

以上两则材料中,分别用了“咱们”和“我们”两个称谓,你认为它们用的对吗?请说明理由。

[1e30aa05ef54d69a.jpg]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也是作家着重描写的对象。请写出下面人物的名字,并选择其中一位,简评眼睛描写的效果。(4分)

①心灵的感触在这黑眼睛的阴影里,时而伸展,时而蜷缩;这双黑眼睛时而炯炯有神燃烧着;时而灰心丧气,熄灭了;时而犹如静悬的落月,目不转睛,不知凝视着什么时而若同急疾的闪电,飞速地向四周放射光芒。

②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③面如桃辩,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

④她依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选择:

评价:

[0be8ce85aa58473b.jpg]

杨炎正与辛弃疾是至交。有词评家认为,杨炎正的情怀词风与辛弃疾相类,你如何看待这种认识?结合这首词,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选择一个方面谈谈你的认识。不少于200字。(10分)

(本题考查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与阐释)

明确观点,2分;能结合词句阐释,3分;结合阅读体验分析,3分;语言表达,2分。

提示:杨炎正因未能施展抱负而欲归隐田园,但又心系国家社稷,寄希望于能有机会为国效力,这样的爱国之情与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表达极为相似。杨炎正词中用意象如“斜阳”、“西风”、“暮江”、“征鸿”等,则与辛弃疾词中的“金戈”、“铁马”、“烽火扬州路”有相似处,也是在比较开阔的景物描写中显示出场面的宏大,其词风与辛弃疾的豪放一样富于艺术感染力。

下面介绍北京孔庙内“辨奸柏”的语段中,有四处表述有语病。任选其中两句,改在横线上。(4分)

北京孔庙内生长着很多有数百年历史的古树,①最大的其中一棵柏树位于大成殿前台阶下,为元代国子监祭酒许衡所植。②已近七百多年历史。相传明朝奸相严嵩代嘉靖皇帝祭孔时,行至树下,③被树枝碰掉了头上的帽子④便认为柏树有知,能够辨别忠奸,因此称其门“辨奸柏”

其中最大的一棵柏树(原句语序不当)       ②已近七百多年历史(原句不合逻辑)

③被树枝碰掉了帽子(原句成分赘述)         ④人们便认为柏树有知(原句主语残缺)

        (任选两句,每答对一句得2分)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