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则寓言,用一个精炼而深刻的语句总结寓意。(不超过20个字)(4分)

“告诉我一片雪花的重量。”一只知更鸟问一只野鸽。野鸽回答道:“微不足道。”“那么让我来讲一个不平常的故事,”知更鸟说道,“我飞落在一棵冷杉的树枝上,紧挨着树干,这时候下雪了,小瓣小瓣的雪花缓缓降落。我无事可做,于是就数飘落在我栖息的树枝上的雪花,确切的数字是141254。当有一片你所讲的微不足道的雪花落在树枝上的时候,树枝折断了。”说完,知更鸟便飞走了。鸽子沉思了一会儿,自言自语道:“兴许只差一个人的力量,和平就会来临。”

【答案】例一:坚持不懈的点滴积累方能出成果。

例二:量变到一定程度总会产生质变。

【解析】

试题分析:理解本段的关键在于本文段是“确切的数字是141254。当有一片你所讲的微不足道的雪花落在树枝上的时候,树枝折断了。”,这句话中蕴含了量变到质变的关系。所以由此分析即可得出以上答案。如果有学生就“兴许只差一个人的力量,和平就会来临。”总结寓意应该也是符合题意的。

考点:本题是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能力层级为C级。

点评:本题是提炼语段主旨的题,这种考查形式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下面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律诗《旅夜书怀》,其中3—6句被打乱了顺序,请在A.B.C.D处填上相应诗句的序号。(4分)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A. B.

C. D.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①月涌大江流 ②名岂文章著 ③星垂平野阔 ④官应老病休

A.: B.: C.: D.:

【答案】③①②④

【解析】

试题分析:先从四句话中找出能够形成对偶的句子,即①③,再根据律诗二四六押韵的知识来确定③①,剩下的在根据押韵的知识排成②④。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有关诗歌的文学常识。

点评:诗歌的排序方法可从两方面来作答,即对偶和押韵(绝句二四句押韵,律诗二四六句押韵,有的是)。

语言交际时应该认真倾听,机智应对。下面是某大学生在求职时考官对他说的话,请说出考官的言外之意,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替该大学生应对。(5分)

考官:你成绩优秀,直率单纯,将会很有前途,可我们的工作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①言外之意:

②应对:

【答案】言外之意:你不适合本单位的工作,我们不能聘用你。

应对:示例一:我认为单纯也是一种美德。如果有幸加盟贵公司,我也能很快成为社会经验     

             丰富的人。我希望自己有这样一段经历。

示例二:感谢您对我的肯定和善意的提醒,我坚信直率单纯是一种美德。将来与你们打交道   

        的形形色色的人中,或许就会有我。

【解析】

试题分析:言外之意:考官的话是说你很“直率单纯……可我们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运用转折句,可见不能被聘用,不适合招聘单位的工作。

应对:可以从两方面来回答,如果能加盟怎样,否则怎样。可以顺着考官的意思来回答,先说单纯直率没有什么不好,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员工我以后可以慢慢学,或者反其意而行之,现在不用我可以,将来我可能成为和贵公司打交道的人。注意说话要得体,不卑不亢。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语言知识运用中的得体。

点评:此种题型综合能力较强,需要考生要认真分析题中的意思,然后做出善变、得体的回答。

西方有句谚语:上帝给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人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要确定自己的坐标(或“目标”),立足自身,求得发展;

中国也有一句谚语: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

45

(45字以内)(2分)

这两句谚语的区别在于:

20

(20字以内)(2分)

【答案】①人要发展自己、提升自己,追求自己人生最佳境界,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实现自己事业的辉煌。(或:人们对更美好、更高远的目标的追求永无止境。)(2分,答案不唯一,大意对即可,不符合字数要求扣1分)

     西谚更倾向实在目标,中谚提倡追求高远目标。(2分,不符合字数要求扣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先给出了西方谚语的意思,然后要求写出中国一句谚语的意思,并辨析两者的区别。由此可见两句谚语的意思有某种相关性,再结合本句谚语中“人往高处走”可知中国的谚语应是:人要不断地提高自己,追求进步和卓越。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句的概括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点评: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流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性的艺术语句,是民众的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因此本题的实质是怎样把生动形象的句子转换成平实的句子。做题时,须明确句子的艺术手法,结合其手法的特点,明确其本体,并将之还原。

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2字(6分)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是可游、可居、可望。其中,。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也同样要“望”。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在园林建筑艺术中,,有了窗子,内外就能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望出去,,于是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丰富了。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望”到千秋之雪、万晨之船,以小见大,从而获得了

【答案】①“望”最重要,②即便是“居”,③窗子起着“望”的重要作用(窗子也很重要  窗子必不可少),④景色都不(尽)相同,⑤丰富的审美感受。 (每空1分,全对6分)

【解析】

试题分析:应先明晓本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抓住本段的中心句。本段的中心意思是谈“望”的重要性,再根据第一句话这一中心句与上下文,可见①处应填:“望”最重要。②处前有“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此处应谈“居”,再根据上下句间关系,应为:而且即使是“居”。材料的下面几句是谈窗子在“望”中的作用,根据上下语境,③处可填:窗子也很重要。④句前有“从不同的角度望出云”句,是指从不同的角度透过窗户所看到的景色,因而此处可填:景色都不尽相同。⑤处有点难度,此是为总结,是为窗子在望中所起的效果,根据前面“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领起句,可填入“美的感受”类似的句子。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点评:全面复习并清晰了解保持语言连贯的各种衔接手段:话题和陈述角度是否保持一致,句序安排是否合理有序,是否注意处理好言语的呼应与衔接。完整了解全国高考卷中出现过的题型,并掌握其解题思路。重点复习并熟练掌握如何运用言语手段达到表达连贯的有关题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是____中的诗句,它揭示了一种不合理的社会逻辑。调整该诗句的语序,使之分别符合下列要求(不得增删词语或改换词语):

(1)反映一种更不合理的社会逻辑: (2分)

(2)表现一种比较公正的社会逻辑: (2分)

 

【答案】(1)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卑鄙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2)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

【解析】

试题分析:(1)更不合理的逻辑,应该把诗句变换成意思具有强烈反差的语序,高尚和卑鄙在一起,即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卑鄙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2)较为公正的社会逻辑,应该是没有反差的语序,即高尚在一起,卑鄙在一起,就是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语言知识运用中的变换句式。

点评:不同的句式往往会有不同的表达效果,考生要善于根据句式的特点来变换组合成符合提干要求的句式。此种题型相对较难,考生平时要多练习,尤其是涉及到“强调”以“某某为开头”等类型的题,更要会变换。

阅读下面寓言,指出其寓意。(概括不超过20个字,2分)

一只公鸡在田野里为自己和母鸡们寻找食物。他发现了一块宝玉,便对宝玉说:“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会非常珍惜地把你捡起来;但我发现了你却毫无用处。我与其得到世界上一切宝玉,倒不如得到一颗麦子好。”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

【答案】自己需要的才是最珍贵的。(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则寓言故事,概括其寓意要抓住公鸡对宝玉所说的话。抓住公鸡所说的一番话,又要关注其中的重点句,即“我与其得到世界上一切宝玉,倒不如得到一颗麦子好”。对公鸡来讲,一块宝玉对它一无用处,而麦子才是自己所需要的。因此看来,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自己需要的才是最珍贵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点评:这是道概括寓言的寓意题,属压缩语段的范畴。寓言大都篇幅短小,而又寓意深刻。对于学生来说,寓言文字内容是不难明白的,但要理解的当中蕴涵的寓意,还是有一个跨度的。这就要求理解寓意时,应特别重视抓住寓言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对寓言的内容进行分析。这些关键词句一般都直接揭示了寓言的中心思想(寓意)。把握了这些警语对发掘寓言的寓意有直接帮助。

读下面的小幽默,简要回答问题。(6分)

一个顾客在酒店里喝啤酒,他喝完第二杯之后,转向问酒店的老板:“你们这一周能卖掉多少桶啤酒?”老板得意洋洋地回答说:“35桶。” 顾客说:我倒想出一个能使你每周卖掉70桶的办法。老板很惊讶,急忙问:“什么办法?”顾客说:“这很简单,你只要将每个杯子里的啤酒装满就行。”

(1)顾客话中的意思是什么?

(2)老板急于讨教卖酒的办法,暴露了他什么心态?

【答案】(1)讽刺老板短斤少两,坑害顾客。(2)暴露老板急于牟取暴利的心态。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顾客的话语背后的意义,很显然是认为老板短斤少两,坑害顾客,而老板急于讨价买酒的方法,反映了老板从利润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暴露他急于牟取暴利的心态。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广东电视台要招聘业余记者和业余播音员各一名,应聘者很多,竞争十分激烈,如果你打算应聘,请你分别从“记者”和“播音员”的要求上介绍自己的优势。(每句不超过30个字) (6分)

应聘记者:

应聘播音员:

【答案】①应聘记者:本人善于观察分析,口头和书面表达及应变能力很强。(3分)②应聘播音员:本人相貌端正,口齿清晰,普通话纯正,朗诵水平很高。(3分)

【解析】

试题分析:介绍自己的优势时,要根据应聘的职位特点,来确定自己的特长,如在应聘记者时,就要根据记者善于观察,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很强这些角度来介绍。如要应聘播音员,就要从相貌、普通话的标准、朗诵水平等方面来介绍。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则短信。(6分)

2013年7月1日起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独生子新宇大学毕业后在广州工作了三年,年近七旬的父母则生活在肇庆。本来新宇可以经常回家探望父母,但他是一名热衷旅行的“驴友”,一有假期就出门游玩了。他觉得父母身体健康,衣食无忧,没事不需要经常回去,忙起来连电话也打得很少。

老年节即将来临,假设你是新宇最好的同乡好友,很想提醒他去看望一下父母,请编写一条不超过80字的短信,从不同角度劝说新宇要注意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

【答案】小宇,老人节快到了,我想回肇庆看看父母,一起吧?父母老了,特别需要我们的关爱,(2分)咱们离家都不远,逢年过节回家看望老人也可以尽一下孝心。(2分)再说探望父母也是咱们应尽的义务哦。(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要注意短信的内容是围绕回家探望老人,语气要委婉,以启发诱导的形式,可以用疑问句,感叹句的句式,同乡的身份,劝说的角度可以从老人节、父母的年龄、探望老人是应尽的义务等方面来组织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

您可能感兴趣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