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

①电视报道了一则成都一女人虐待殴打母亲而遭到周围群众强烈谴责的新闻。当记者采访她时,她居然说:“来拍嘛,拍近点,这下我就出名了,比李宇春都还要出名。”

②据报载,一学生在做值日时,积极劳动,不料招来“假积极”的讥讽,让其觉得“很受伤”。

到底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着不少的困惑。由此看来,在全社会开展荣辱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作为中学生针对上面材料中妇女的言辞和学生招致的结果,你会对两人分别说些什么呢?(注意说话对象,语言要得体,每项不少于20字。)

(1)面对虐待母亲的女人,你会对她说:

(2)面对受到讥讽的学生,你会对他说:

【答案】(1)面对虐待母亲的女人,你会对她说:我们会帮你出名,但你必须要知道:美名流传千古,恶名遗臭万年。你想出什么样的名呢?(2)面对受到讥讽的学生,你会对他说:劳动永远是最光荣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要注意说话对象, 语言要得体, 易于对方接受。答案只是参考,只要说法得体,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点评:要做到语言得体,要注意以下几点:先审清题目要求,把握材料内容或要表达的内容;再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语言。①根据目的差异调整语言。②根据色彩差异调整语言。③根据场合对象调整语言。④根据感情分寸来识别或调整语言。恰当选用褒词、贬词、中性词,学会面陈与转述,正确使用谦词与敬词。

佛山市将启动“魅力教师”网络评选活动,请为你的语文老师艾国学写一段宣传文字,吸引网友投票。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 个字(含标点符号)。

【答案】她的每一句话,都是动人的诗句;她的每一节课,都是饱含激情的散文;她的每一次谈心,都是和煦的春风:她时时处处都在用心血浇注祖国的幼苗。亲爱的朋友,请您投艾老师一票。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时,内容要紧扣魅力教师的宣传,要按要求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语言上要连贯、得体,能够写明投票要求,最后还要达到字数要求。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语言鲜明、生动和连贯、得体的能力。

点评:要做到语言连贯,就要保证前后句的话题统一,感__彩与语体色彩的统一;保证语序合理,衔接自然严密,前后呼应为一体。一般说来,下列种种衔接,是连贯的:话题统一,语脉相通,事理情理相通,语序前后一致,问与答前后照应,指代前后照应,句式前后一致,关联词前后照应,表达符合语境,音节和谐一致等等。

请在“风轻云淡”、“山峦”、“大海”、“忧伤”、“愉悦”、“秘密”六个词语中任选至少四个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词语顺序可以不分先后,要求想象合理、语言连贯,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6分)

【答案】略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选好词语,四个词语之间要有内在联系,描写时不能牵强附会。其次要注意题中的要求:情景交融、至少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写作时要符合以上要求,这是硬指标。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与应用的能力。

点评:根据所给的词语,写出相关内容。要根据题目所给显性要求与语境所给隐性要求,仔细思考,表达要注意围绕中心,紧扣语境。这种具有一定开放性又有一段限制性的题目,很能考查出考生的语文能力,值得重视。

关于悲剧,鲁迅有过这样的见解:“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哈姆雷特、夏瑜和孔乙己等都是著名的悲剧人物。请你参考示例,就《哈姆雷特》或《呐喊》小说集中的悲剧人物写一段简评。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得当,条理清晰,不超过90字。(6分)(下面表格每行20字)

例如:祥林嫂的悲剧主要是时代造成的。她善良勤劳,却被封建宗法制度彻底摧毁,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她__改嫁、捐门槛,都脱离不了封建思想的磁场,她的悲剧必不可免。(76字)

90

【答案】答案示例一:

夏瑜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为了建立“大家”的天下,夏瑜参加了革命,但革命脱离群众,他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仍得不到“大家”的同情和理解,其鲜血反而成了愚昧民众治病的药,所以其悲剧必不可免。 (90字)

答案示例二:

哈姆雷特的悲剧是性格造成的。他想用最正义的手段重整乾坤,却没有看清现实的残酷,低估了对手的强大,他又耽于沉思、自责和自我怀疑,以致付出了爱情和生命的代价。 (77字)

(评分标准:观点明确2分,理由3分,条理清晰1分。)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应该锁定对象,《哈姆雷特》或《呐喊》小说集中的悲剧人物,包括哈姆雷特、祥林嫂、阿Q、夏瑜、孔乙己等。写简评时应该注意首先应该亮明自己的观点,观点一定要明确,然后要结合人物本身和自己的理解把理由讲清楚。

考点: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点评:短评一般以事实内容为依托,对具体事件进行画龙点睛的评说,或褒或贬,态度鲜明,评论生动,同时注重思想的深刻性、逻辑性,力求以理服人。

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认为:“‘被时代’传播的信任危机,将会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严重损害。”如今“被字句”红遍网络。请根据下列材料,说说你对加点词语的理解,每条答案不超过60字。(6分)

(1)某高校的2010届毕业生张某毕业后没有找到就业单位,但就在他为找工作到处奔波时,同学告诉他,学校已经公布了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名单,他已经到一家大型国企就业。他听后苦笑着说自己“被就业”了。

(2)为四川地震灾区同胞捐款,本是善举,但却有企业嫌捐款数额不够多,没面子,竟强制扣除员工奖金凑数。广州某大型餐饮集团将旗下3 000多名员工的奖金强行扣除,作捐款之用。员工们无奈地说,自己“被捐款”了。

(1)被就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被捐款: ___________

【答案】(1)(被就业:) 在应届毕业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学校为提高就业率,在学生就业信息表上随意填写就业单位,来说明该生已经就业的情况。

(2)(被捐款:)是指某些单位为了所谓的“面子”,不尊重员工意愿,强制扣除员工奖金作捐款之用,来表明员工已经捐款的现象。

【解析】

试题分析:应从材料中提炼词语的含义。答时一定要突出“被”字含义。(6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词语”的能力。

点评:本题相对简单一些,不能单纯地理解词语的含义,而应该从材料中提炼词语的含义。题型也比较新颖,能够抓住当前的热点问题。

全国无线电测向大赛即将举行,请根据下面的信息,为西藏代表团写一则入场介绍词,并预祝他们成功,要求:语言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不少于60字(含标点符号)。(6分)

①无线电测向运动,又被称为“猎狐”,起源于欧洲。

②新疆代表团去年首次参加全国无线电测向大赛,西藏代表团则是今年首次参加。

③本次无线电测向比赛有超过3000位教练员和运动员参与,其中西藏代表团由5名教练员、10名运动员共15人组成。

④西藏,风光优美,那里有雪域、高原、蓝天、雄鹰,还有充沛的阳光。

⑤本次无线电测向大赛的主题是“追逐阳光 奥运同行”。

【答案】(6分)答案示例:

下面出场的是西藏代表团,他们由15名教练员和运动员组成,这是他们首次参加全国无线电测向大赛,预祝他们如雄鹰一般展翅翱翔,取得佳绩。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要写一段报幕的文字,这就要求能将代表团出场、人员构成、首次参加比赛、预祝取得佳绩等都要表达清楚,语言得体、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点评:要做到语言得体,要注意以下几点:先审清题目要求,把握材料内容或要表达的内容;再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语言。①根据目的差异调整语言。②根据色彩差异调整语言。③根据场合对象调整语言。④根据感情分寸来识别或调整语言。恰当选用褒词、贬词、中性词,学会面陈与转述,正确使用谦词与敬词。

一位心理学教授在课堂上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天我们讨论谎言。关于谎言,我不想多讲,因为我已经在我的专著《谎言论》中详细作了阐述,只需要大家看一看就可以了。现在我想问的是,在座诸君有谁读过这本书?”学生们都举起了手,异口同声地说:“我读过!”教授笑了,因为《谎言论》的书稿昨天才刚送到出版社。

请你为这位教授设计几句话,既幽默,又能委婉地批评学生们是说谎的。(50字以内)(6分)

【答案】(6分)答案示例:看来大家对谎言的理解和运用比我高明得多,我真不该昨天才把书稿送到出版社。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时要求既有批评之意,又不直接指错,而用幽默的语言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用意。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点评:做这类题读懂读清题干,是做题的根本。题干一定要读两遍,命题人说,题干上的话没一个字是多余的。读清读懂了题干,题目也就成功了70%。按题干的提示要求做题。题干既是要求,同时也是提示,是暗示。所以按照提示要求做题会事半功倍。语言表达题每年会出现一些新题型。每位考生心理要有所准备,但其测试的方式方法可能有些与平时的不同,而能力要求却是每位考生早就心中有数的。

本学期广州六中高一年级举行了主题为“情思飞扬,经典永存”的诗文朗诵比赛,现在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结束语,来结束这次朗诵比赛。要求:①富有激情和号召力;②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③语言连贯得体;④不少于80字。

【答案】今天,我们在比赛中感受到了对祖国的深情,对未来的期盼,对故园的思念,对真理的呼唤。此刻,我们的朗诵比赛即将圆满结束,但我们对经典文学的热爱永不结束,在往后的日子里请怀抱这份热爱诵读经典,阅读经典,情思会随着同学们的诵读而飞扬,经典会随着同学们的诵读而永存。

(点明活动主题1分,表示比赛结束或总结之意1分,表示号召1分,修辞手法运用1分,连贯无语病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所写的句子须具备两点:一是要体现本次诗文朗诵比赛的主题——“情思飞扬,经典永存”,一是要体现比赛的结束语,既要暗含结束义,又要有总结义,甚至展望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修辞及语言表达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点评:做这类题目要注意题目的要求,它既有显性方面的要求,比如题干中的形式方面的要求,也有隐性的要求。

阅读下面一则故事,写出它的寓意。(6分)

鲁哀公对庄子说:“我们鲁国儒士很多,唯独缺少像先生这样从事道术的人才。”庄子不以为然地说:“别说从事道术的人才少,就是儒士也很缺。”鲁哀公反问庄子:“你看全鲁国的臣民几乎都穿戴儒者服装,能说鲁国少儒士吗?”庄子说:“我听说在儒士中,头戴圆形礼帽的通晓天文;穿方形鞋的精通地理;佩戴五彩丝带系玉玦的,遇事清醒果断。但造诣很深的儒士平日不一定穿儒服,着儒装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实学。您如果认为我判断得不正确,可以在全国范围发布命令,身穿儒服却没有真才实学的冒牌儒士一律问斩!”鲁哀公采纳了庄子的谏言,在全国张贴命令。不过5天,鲁国上上下下再也看不见穿儒服的“儒士”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答案】(1)真才实学不是靠衣着来装扮的,形式不能取代实质。(2)一种思想、学说或职业吃香与流行后,就会有人弄虚作假,附庸风雅,借以谋取私利。(3)当权者应有明辨真伪的眼光,不能只满足于表面繁荣。(每点2分,其它能言之成理的结论亦可。)

【解析】

试题分析:由“你看全鲁国的臣民几乎都穿戴儒者服装,能说鲁国少儒士吗?”可得出第二点。由“不过5天,鲁国上上下下再也看不见穿儒服的‘儒士’了”可得出第一点。综合鲁哀公的话可得出第三点。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化经典的能力。

点评:本题最大的特点在于将很难翻译的文化经典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现出来,降低了学生理解文本的难度,将考查重点放在了对古代思想家思想内容的考查上,这更符合考纲对文化经典的要求。

“林黛玉与薛宝钗”这两个文学形象,你更喜欢哪一位,请陈述理由。(5分)

【答案】 

【答案一】我更喜欢林黛玉。虽然薛宝钗恬淡、宽厚,具有大家闺秀的卓越气质,但林黛玉清秀灵幻的外在美、善良坦诚的内涵美、天才才女化身的艺术美的形象更深深地征服了我,赢得了我的由衷地喜爱。

【答案二】我更喜欢薛宝钗。虽然林黛玉清秀美丽,善良坦诚,很有才华,但薛宝钗的恬淡、宽厚,温柔豁达的性格,美丽端庄的面容,更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大家闺秀的卓越气质,深深地赢得了我的喜爱。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对文学名著形象的一种评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有不同看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评判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点评:这类题相当于小型作文,无论喜欢哪一个,观点一定要明确,分析时要有理有据,并且一定要联系文本内容。另外,语言表述要简洁。考场是有时间限制的,写的太少,分析不透彻;写得太多,势必要侵占做其题的时间。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