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田径场、高大的香樟树、曲折的走廊、阳光下的石凳、热闹的操扬、安静的教室……校园里的每个角落都有一幅美丽的图画,你最爱哪一幅?请选择一片校园最美的风景写一段文字。要求:
1、以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为主,情景交融。
2、使用比喻和排比修辞手法。
3、感情真实动人,语句连贯得体。
4、字数不少于200字。
【答案】
教室里非常安静,静到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笔在纸上写算的划动声,脚在地上搓动的沙沙声。墙上是一直陪着我们的倒计时:距离高考还有104天。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是一行大字:我努力!我坚持!我一定能成功!
教室里很安静。偶有去图书馆的学生进教室,都是蹑手蹑脚,教室门无声息地开合。有学生去上厕所,都是静静地走到讲台跟前,向老师指指门外,老师心领神会地点头,他静静地出去,然后悄悄地进来。
教室太安静,但在这静里又似乎蕴蓄着某种力量,等待着那一刻的爆发!
教室里很安静!
【解析】
试题分析:这个题目的好处是能写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因此不需要去编造,但要注意题目中的硬性要求,小作文在评分时是倒扣分的,每违反一个要求,就扣下规定的分数,因此要尽量满足题目要求。在内容上不必求新,老老实实地写就行。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4.阅读一本好书,好像和世上最美的善谈者接触,他会引领你走进另—个国度,或另一个时代;你可向他倾吐自己胸中的不平,还可和他讨论你从来不知道的生活问题,道你所欲道,想你所欲想,你也许会觉得一下子长大了许多。你曾有过怎样的阅读的经历或故事?阅读曾给你带来怎样的启发与思考?
根据以上材料,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文体明确;③不少于7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
范文一:读一本好书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高尔基
的确,读一本好书可以让人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使人的境界更高一层。但在很多同学眼里,读书却像绳索、铁镣一样,捆住了自由,锁住了欢乐。我不这么认为。读书并不一定是只读课本,书的海洋广阔极了。
读史书,可以带我回到过去。一会儿是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一会儿是古埃及的金字塔,一会儿见到了唐朝时期的繁荣,一会儿又看到了惨无人道的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读史书,让我有机会与那些历史人物“对话”。
读科技书,让我与那些科学家们“相处”。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从最原始的马车,到冲上云霄的“神六”,这短短几千年间,又多么大的变化呀!这其中,凝聚着多少代人的辛苦与汗水!天文学家布鲁诺为了推广与坚持哥白尼的“日心说”,不顾zōng jiāo 对他的陷害,依然站在真理这一边。结果被愚昧的zōng jiāo 活活烧死。读到这里,我就不禁潸然泪下。当我看到爱迪生又发明了一样新东西时,我不禁眼前一亮!痛苦与快乐的交织,让我长大。
读生物书,让我“零距离”“接触”那些动物们,有时会把我带进危险的亚马逊丛林,有时又把我带到美丽的尼罗河畔,有时还会把我带进荒无人烟的澳洲沙漠,有时又会把我放进蔚蓝的海洋,去看看那危险的大白鲨、温顺的海龟、体型庞大的鲸鱼。“游着游着”,就来到了冰天雪地的南极,一眼望去,只有高耸的冰山,不,还有可爱的小企鹅。
最惊险、最刺激的莫过于《福尔摩斯侦探集》。在书中,我感到自己也好似一个侦探,正与福尔摩斯一起侦破案件,或许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也有可能成为我们破案的关键……
这就是读书,不!应该是读一本好书的佳妙效果。它可以让我看到人间的美与丑,善与恶,是与非,领略到民族的精神,英雄的气概,体会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游览大自然的无限风光……
朋友们,记住这句话吧: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范文二:读一本好书
一位少女未到花季便在集中营悄然死去,一本在__中写成的日记却永远传下来。她的希望、她的勇气和她的温柔的悲伤永远地打动着全世界青少年和父母的心,这就是《安妮日记》。
安妮.弗兰克1929年6月12日生于一个富裕的犹太家族,她自幼备受父母的宠爱,过着幸福的童年时光,但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执政以后,弗兰克一家就离开了德国,流亡到荷兰,在阿姆斯特丹住了下来。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德国占领了荷兰。安妮一家四口在一个小阁楼里藏了25个月,日子过的提心吊胆的。弗兰克先生的公司职员汪丹先生一家三口以及一名牙医杜瑟来和他们一起住。在密室里,安妮所能结识的人是那么的有限,像这样一个正在成长期的少女,这样一个正处在豆蔻年华的女孩,正是爱结交,好动,对世界,对生活充满了憧憬的年龄,我们仿佛能看见她那双渴求知识的眼睛而她几乎是没有同龄人相伴,也享受不到同龄人的乐趣。她所活动的空间也是如次的狭小,几乎见不到阳光,见不到小鸟和绿叶,仿佛是与世隔绝。在这样的环境中,同时还要受到战争的威胁,时时处在一种恐惧之中。
日记中,安妮多次描写到阿姆斯特丹被轰炸的情形,她躲避的那栋大楼也差点受到袭击。他们躲避的每个人也是每天在胆战心惊中度过。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中,他们还要面临来自食物的威胁,这是法西斯,战争给人类带来痛苦和灾难的最有力的证据。
面对着战争,面对着种族歧视,面对着如此特定的环境,她比同龄人要显得早熟。在本该无忧无虑的快乐年代,她却开始了更深沉的思索。她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智慧,在很长的时间里安妮都在思索着关于青少年的问题,并写到对父母,密室成员的看法,个人意识的逐步增强以及成长中的种种问题,并勇敢的自我批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
安妮最后在集中营悄然死去。她是那个时代的受害者,每个读过安妮日记的人,都会对安妮的遭遇感到同情和惋惜。如果安妮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那么谁能说她长大后,她就会成为一个出色的作家?战争就这样扼杀了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这残酷的战争!
安妮生前写道:“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她的愿望终能得偿。我相信《安妮日记》会一直流传下去,控诉战争与丑恶,宣扬和平与友善,用她真挚的文笔,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
【解析】
试题分析:这个题目审题并不难,阅读的经历或故事,可以写记叙文;阅读你带来的启发与思考,写议论文。可以写读某一本书的经历或故事、启发与思考,也可以写读不同的书的经历或故事、启发与思考。关键是要注意文体特征,即写记叙文就要是记叙文,写议论文就要是议论文。江西省的高考作文尤其重视文体特征,和其他省份不一样。还要注意中心要突出,要集中。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把所给句子依次填入下文中的横线处(3分)
在众多的杰出人物中, , , , , , ,使国家面貌民族命运改变之巨大、形同乾坤再造的人,无疑是罕见的巨人、伟人。
①踣而屡起 ②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 ③能集文治武力于一身 ④扶大厦之将倾 ⑤挽狂澜于既倒 ⑥既继承又开拓
【答案】③②⑥①⑤④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给句子排序的能力。排序题要注意短语结构及前后句子的逻辑关系,根据短语结构,①⑥为动词+动词的并列短语,但关联词语不同,字数不同,可先长后短,故为⑥①;②③都是“融(集)…为(于)一体(身),动宾短语,③句前面多一个”能”作引导,应放在前面,故顺序为③②;④⑤同为动宾短语,应分别为一组,这两句实在没有什么先后顺序,如果探寻下去的话,只有上下联的平仄了,上联仄声收,下联平声收顺序为⑤④。此题在许多试卷中均为排序选择题。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是一副赞颂诸葛亮的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5分
上联:一生惟谨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代志能遵教受;
下联内容(已被打乱):八阵名成,两川福被,十倍荷褒荣,三分功定属元勋,所合精锐四方。
下联调整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对联的能力。此题已给出下联材料,只消按照对联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义相关组合调整即可。只是“八阵名成,两川福被”对“七擒南渡,六出北征”稍有难度。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给下面一则对联拟出下联。(3分)
上联:春来松叶竹叶叶叶翠
下联:
【答案】
下联:秋至虫声雁声声声寒。(对仗1分,叠字1分,尾字声调1分)
【解析】
试题分析:对联应注意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相同,词性相同,内容相关。一般来说,一副对联中上联最后一个字为仄声(第三声或第四声),下联最后一个字为平声(第一声或第二声) 。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句式协调。(5分)
是的,我平凡,但却无需以你的深沉俯视我, (1) ,要看的也不是你尊贵的容颜,而是山的雄奇天的高远。是的,我平凡,但却无需以你的深刻轻视我,即便我聆听什么, (2) 。是的,我平凡,但却无需以你的崇高揶揄我,即便我向往什么,也永不会是你的空中楼阁,而是泥土的芬芳晨曦的灿烂。
【答案】(1)即便我仰视什么(2分)(2)要听的也不是你空洞的大话,而是林涛的喧响海洋的呼喊(3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答题时注意分析前后句的关系,此题前句是“即使”,后句式“也不”的形式,是一组让步复句,(1)句后面的是“看”前面是你“俯视”,后面应该是“仰视”,(2)前面是听,后面也应是“听”,写出听得内容,要和前面的“山的雄奇天的高远”对应。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境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大家做好多进行一些鲜活生动的探索,而不是 ① 。假如有人向你描述了一种景色,你来到这里的时候,② ,那么他人的观点很可能会影响你自己的判断,因为每个人的描述都有自己的影子。你必须亲自去经历它,看到它,感受它, ③ 。
【答案】①先听了别人的描述后再去探索 ②头脑里带着那些描述 ③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真相
(每条2分,共6分,答题方向对、上下文连接恰当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连贯即句与句的组合衔接恰当,要兼顾话题,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简明即以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并取得最佳效果。要表达清晰,力求避免晦涩,避免歧义,避免罗嗦。得体即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注意字数要求。本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要先认真阅读语段,了解大意,然后再理解上下句的意思,最后要使语段的意思连贯、完整。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
①电视报道了一则成都一女人虐待殴打母亲而遭到周围群众强烈谴责的新闻。当记者采访她时,她居然说:“来拍嘛,拍近点,这下我就出名了,比李宇春都还要出名。”
②据报载,一学生在做值日时,积极劳动,不料招来“假积极”的讥讽,让其觉得“很受伤”。
到底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着不少的困惑。由此看来,在全社会开展荣辱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作为中学生针对上面材料中妇女的言辞和学生招致的结果,你会对两人分别说些什么呢?(注意说话对象,语言要得体,每项不少于20字。)
(1)面对虐待母亲的女人,你会对她说:
(2)面对受到讥讽的学生,你会对他说:
【答案】(1)面对虐待母亲的女人,你会对她说:我们会帮你出名,但你必须要知道:美名流传千古,恶名遗臭万年。你想出什么样的名呢?(2)面对受到讥讽的学生,你会对他说:劳动永远是最光荣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该题要注意说话对象, 语言要得体, 易于对方接受。答案只是参考,只要说法得体,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
点评:要做到语言得体,要注意以下几点:先审清题目要求,把握材料内容或要表达的内容;再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语言。①根据目的差异调整语言。②根据色彩差异调整语言。③根据场合对象调整语言。④根据感情分寸来识别或调整语言。恰当选用褒词、贬词、中性词,学会面陈与转述,正确使用谦词与敬词。
佛山市将启动“魅力教师”网络评选活动,请为你的语文老师艾国学写一段宣传文字,吸引网友投票。要求语言鲜明、生动,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 个字(含标点符号)。
【答案】她的每一句话,都是动人的诗句;她的每一节课,都是饱含激情的散文;她的每一次谈心,都是和煦的春风:她时时处处都在用心血浇注祖国的幼苗。亲爱的朋友,请您投艾老师一票。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时,内容要紧扣魅力教师的宣传,要按要求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语言上要连贯、得体,能够写明投票要求,最后还要达到字数要求。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语言鲜明、生动和连贯、得体的能力。
点评:要做到语言连贯,就要保证前后句的话题统一,感__彩与语体色彩的统一;保证语序合理,衔接自然严密,前后呼应为一体。一般说来,下列种种衔接,是连贯的:话题统一,语脉相通,事理情理相通,语序前后一致,问与答前后照应,指代前后照应,句式前后一致,关联词前后照应,表达符合语境,音节和谐一致等等。
请在“风轻云淡”、“山峦”、“大海”、“忧伤”、“愉悦”、“秘密”六个词语中任选至少四个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词语顺序可以不分先后,要求想象合理、语言连贯,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6分)
【答案】略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选好词语,四个词语之间要有内在联系,描写时不能牵强附会。其次要注意题中的要求:情景交融、至少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写作时要符合以上要求,这是硬指标。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与应用的能力。
点评:根据所给的词语,写出相关内容。要根据题目所给显性要求与语境所给隐性要求,仔细思考,表达要注意围绕中心,紧扣语境。这种具有一定开放性又有一段限制性的题目,很能考查出考生的语文能力,值得重视。
关于悲剧,鲁迅有过这样的见解:“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哈姆雷特、夏瑜和孔乙己等都是著名的悲剧人物。请你参考示例,就《哈姆雷特》或《呐喊》小说集中的悲剧人物写一段简评。要求:观点鲜明,理由得当,条理清晰,不超过90字。(6分)(下面表格每行20字)
例如:祥林嫂的悲剧主要是时代造成的。她善良勤劳,却被封建宗法制度彻底摧毁,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她__改嫁、捐门槛,都脱离不了封建思想的磁场,她的悲剧必不可免。(76字)
【答案】答案示例一:
夏瑜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为了建立“大家”的天下,夏瑜参加了革命,但革命脱离群众,他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仍得不到“大家”的同情和理解,其鲜血反而成了愚昧民众治病的药,所以其悲剧必不可免。 (90字)
答案示例二:
哈姆雷特的悲剧是性格造成的。他想用最正义的手段重整乾坤,却没有看清现实的残酷,低估了对手的强大,他又耽于沉思、自责和自我怀疑,以致付出了爱情和生命的代价。 (77字)
(评分标准:观点明确2分,理由3分,条理清晰1分。)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应该锁定对象,《哈姆雷特》或《呐喊》小说集中的悲剧人物,包括哈姆雷特、祥林嫂、阿Q、夏瑜、孔乙己等。写简评时应该注意首先应该亮明自己的观点,观点一定要明确,然后要结合人物本身和自己的理解把理由讲清楚。
考点: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点评:短评一般以事实内容为依托,对具体事件进行画龙点睛的评说,或褒或贬,态度鲜明,评论生动,同时注重思想的深刻性、逻辑性,力求以理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