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寓意(不得超20字)(4分)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感到自由自在,于是积极修炼,终于化成了蝴蝶。蝴蝶日日为食物奔波,还要防备天敌。蝴蝶很怀念曾经是庄周的日子。
【答案】从第二句话着眼:①世间无绝对的自由。②辛苦不可避免,坦然接受人生的辛苦。从第三句话着眼:①做他人还不如认真做自己。②不能把自己的困窘比别人的轻松。③人都有各自的忧乐甘苦,不抱怨,不攀比,真诚生活。从整体着眼:①真正的自由不在于改变生命的形式,而是要努力提高生命的质量。② 人生总是这样:得到便无聊,失去便痛苦。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给抓住材料中的几个关键词:自由自在;积极修炼;奔波;防备;怀念。结合这几个词可再从材料中分析出两种生活状态:积极修炼实现目标的生活;奔波不断防备天敌怀念以前的生活。这样从不同角度得出寓意应该不难。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请用简洁的文字对下面的新闻事件进行点评。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成理,不超过100字。(6分)
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委联合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以来,引发了关注热潮。10月18日晚总决赛在央视一套、十套并机播出,以很高的收视率,为这个以严肃题材创造了流行文化消费奇迹的节日画上了完美句号。该节目的热播也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有人认为该节目让广大观众在电视荧屏前领略了中华汉字之美,唤醒了国人对汉字的记忆与热情。有人认为汉字听写大会承载着亿万华夏儿女传承汉字书写文化,振兴中华数千年文明的梦想。但是也有人质疑,诗人杨黎写了篇文童,将“汉字听写大会”评价为“一场幽怨的复辟”,他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把青春用于死背硬记那些生僻的文字,真是对生命的糟蹋,“芈,麿,椧这样的汉字能写出来,难道我就牛吗?”
【答案】
示例一:国人汉字书写能力退化,提笔忘字现象严重。该节目在传承、传播规范汉字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
示例二:该节目只是一档经过包装的综艺节目,承载不了太过宏大的意义。语言传承的核心是:重复使用,那些脱离生活和时代韵生僻词,让学生赛前用大量时间机械识记各种词库,对于。提升国人汉字水平作用有限。(观点明确,言之有理、有序)
【解析】
试题分析:
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是先阐明观点,再阐释理由,做到观点准确,理由充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位,把他的名字写在横线上,参照上联拟写下联。(5分)
鲁迅 __ 沈从文 贝多芬 达尔文 马克思
对象:杜甫 上联:万方多难化作笔底波澜,成就诗史诗圣
对象: 下联:
对联:
【答案】
示例:
鲁 迅 千秋孤冷耸立胸中山岳,锤炼赤胆忠心
沈从文 千卷遗篇描绘湘西山水,尽显乡音乡情
(对联格式基本符合要求,2分;内容体现传主生平特点,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对联题,此类试题的答题思路是:
首先要注意审题。话题式对联题虽然强调了开放性,但其给出的话题,又是确定开放空间的一个限度。所以,我们必须仔细审题,确定对联应涉及的内容,保证其内容在话题范围之内。如: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努力拼搏,获得金牌第二的好成绩,请以此为内容,拟写一副对联,字数在20字以内。此话题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雅典奥运会、中国、胜利,所以,“海外创佳绩,国内添光辉”,海外、国内指代不明,是跑题的。
其次“大题小做”,拟写上联,并匹配下联。话题式对联题给出的话题一般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其涵盖面较广,如果就话题而论话题,难度较大。所以,我们可以采取“大题小做”的方式来进行。所谓“小”,就是具体、典型,我们可以寻找和这个话题相关的人、事、物,或者强调这个概念的功能、作用,以此为内容,衍生上联,再匹配下联。
如以“恒心”为话题,可想到有愚公移山、老妇磨杵的故事,可拟成以下对联:
愚公移山功在不舍,老妇磨杵成于永恒;
再次,疏通文句、检查结构、锤炼字词,增加对联的表现力。
话题式对联题归根结底是一个语言表达题。明白晓畅的文意、精炼准确的用词、优美文雅的表达应该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拟写出对联之后,应检查文句是否通顺,上下联的词性、结构、平仄是否符合要求,所用文字是否精当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写出下联。(4分)
上联:甲金篆隶,字里乾坤惊风雨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词歌赋,笔底云烟泣鬼神(内容2分,形式2分)笔墨纸砚,案上山川泣鬼神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即为对对联。对对联的一般策略为:词性相同;结构相近;平仄相对;语意相关;不能犯字。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一则消息,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人渐渐淡忘了如何书写出美观大方的方块字,特别是中国国粹毛笔书法,善为者已日渐减少。“许多大学生写的字,真没法看。”3月20日,在江西省人才招聘市场,不少招聘单位的主管人员发出类似感慨。不少大学生能制作精美的电子简历,但是,当招聘单位让其填表时却往往不仅写不好字,甚至于提笔忘字,患上了“书写遗忘症”。在某中学教了十多年语文的李老师有同样的感叹,她教的学生写字水平一届不如一届,书写潦草、生硬。有时,她布置学生写作文,有的同学交的竟是打印稿。
(1)以上消息反映了青少年在汉字书写上存在什么问题?(3分)
(2)以上问题产生的背景是什么?(3分)
【答案】(1)写不好汉字,甚至写不出汉字。(写不好字,甚至于提笔忘字)(3分)
(2)网络的普及。(网络时代的来临) (3分)
【解析】
试题分析:他考查学生根据内容概括中心和分析原因的能力。这是一则消息,写的是负面现象:青少年在汉字书写上存在什么问题,文中例举的种种表现都是围绕写不好字,甚至于提笔忘字而写,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前提或原因在消息开篇即已提及,那就是网络时代的来临。所以本题难度也不算大,作为高一新生试题是比较恰当的。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题。(5分)
(1)根据《烛之武退秦师》课文内容,补全下面对联。(2分)
上联:郑文公知错能改纳谏任贤 下联:_____________
(2)用一熟语(成语、俗语、歇后语均可)形容下面设定的情境。(3分)
某公司经理被人骗走了300万资金,虽然已报了案,但要追回尚需时日;由于缺乏流动资金,公司面临倒闭的困境。正在这时,几年前其他公司所欠的一笔资金意外追讨成功,填补了这个窟窿,公司才算勉强渡过了难关。
这可真是
【答案】(1)烛之武心胸宽广舍身为国 /烛之武不计前嫌退敌救国.
(2)死里逃生/化险为夷/否极泰来/绝处逢生/时来运转/峰回路转/车到山前必有路/天无绝人之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不转路转,河不弯水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两小题的考点不一样,第一题为拟写对联,并且设定的要求是根据《烛之武退秦师》课文内容,上联是写郑文公,下联只能是写佚之狐和烛之武,再从上联“知错能改纳谏任贤”,只能以烛之武为对象,再配上两个四字词,知错能改是连动词,纳谏任贤是并列的动宾词,对句也应该如此表达。
第二题为根据描述内容概括词语(包括成语、俗语),此题难度小,基本都能回答。
考点:(1)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
张丽,女,西安人,23岁,南方传媒大学传媒学院应届毕业生,校学生会宣传部长,学校田径队员,省大__会1500米第六名,在校读书期间曾获得一等奖学金。曾作为亚运会志愿者为广州亚运会设计广告语“相聚五羊城下,共创亚洲荣光”,入选广州亚运会优秀欢迎广告标语。张丽毕业当年,国内的文化传媒巨头“寰宇传媒”到学校招聘应届毕业生,其中张丽最喜爱的专业方向“广告文案”只招一人,招聘条件主要有文字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招聘对象还特别标明要求男性,原因是工作强度高,女性难以适应。
张丽因为出色的履历破例获得了面试机会,面试一律首先由求职者做简要自我介绍和求职陈述,面试她的是公司的副总裁,一位40来岁的女性。请写出张丽的自我介绍和求职陈述语,字数100以内,不必写称谓。
尊敬的副总:
【答案】略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时应注意书信的语言规范。书信的内容应包括基本情况、毕业学校、特长、成就、能力、信心几方面。语言应流畅、突出题干材料中求职者的特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是关于“文化体现”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0个字。(5分)
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认真对待自己,如何坦城对待他人, ① 。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需要尊重自己——他不苟且, ② ; ③ ——他不霸道、 ④ ;人懂得必须尊重自然—— ⑤ ,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答案】①如何正确对待自然 ②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③人懂得应该尊重他人 ④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⑤他不掠夺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的题目,注意上下文的文意和前后的衔接,后面三句的结构是“人懂得 ——他不 ,所以 ,按此前后照应填写。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事物被冠以“微”的名号。如微博、微信、微小说,以及最近广受欢迎的微电影,微旅行等。“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互联网上,让中国悄然进入“微时代”。
面对越来越多的“微”事物,有人持乐观态度,也有人持相反观点。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不超过60个字)(6分)
【答案】观点一,乐观态度:“微”事物带给人们很多便利,适合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微”事物涵蕴丰富,以小见大,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观点二,悲观态度:过分关注“微”事物是人心浮躁的表现,“微”事物永远取代不了经典作品,每日沉溺于刷看微博,浪费很多时间,人也容易变得琐碎。
观点三,“微”事物既反映了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也表现了社会浮躁的一面,我们应理性看待,关注但不沉溺其中,毕竟,它代替不了经典。
(评分标准:观点明确1分,言之成理3分;字数超过扣1分)
【解析】
试题分析:开放性扩展有两层含意,一是设题面广,设题点多,融合了“简明、连贯、得体”及仿写、变换句式、修辞等多个考点;二是不设答案,只提供“原则性评分建议”,打开学生的思维,注重个性化的表达。本题考查了扩展语句中的“拓展话题型”,这种形式旨在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或逻辑思维能力,其形式是给定一个话题形式,要求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本题联系现实较紧密,认为面对越来越多的“微”事物,有人持乐观态度,也有人持相反观点。解题时观点可选其一,也可兼顾两面,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考查扩展语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请用简洁的文字对下面的新闻事件进行点评。要求:观点鲜明,言之成理,不超过100字。(6分)
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委联合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以来,引发7关注热潮。2013年10月18日晚总决赛在央视一套、十套并机播出,以很高的收视率,为这个以严肃题材创造了流行文化消费奇迹的节目画上了完美句号。该节目的热播也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有人认为该节目让广大观众在电视荧屏前领略了中华汉字之美,唤醒了国人对汉字的记忆与热情。有人认为汉字听写大会承载着亿万华夏儿女传承汉字书写文化,振兴中华数千年文明的梦想。但是也有人质疑,诗人杨黎写了篇文童,将“汉字听写大会”评价为“一场幽怨的复辟”,他认为在互联网时代,把青春用于死背硬记那些生僻的文字,真是对生命的糟蹋,“芈,麿,椧”这样的汉字能写出来,难道我就牛吗?
【答案】示例一:国人汉字书写能力退化,提笔忘字现象严重。该节目在传承、传播规范汉字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也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56字)示例二:该节目只是一档经过包装的综艺节目,承载不了太过宏大的意义。语言传承的核心是重复使用,那些脱离生活和时代的生僻词,让学生赛前用大量时间机械识记各种词库,对于提升国人汉字水平作用有限。(90字)(本题6分。观点明确,言之有理、有序即可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新闻点评的题目,应该围绕新闻的中心“汉字听写大会”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阐明理由。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