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某班欲举办以“感受戏剧魅力,重温中外经典”为主题的戏剧演出。节目顺序是:《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请按照节目顺序选择两个节目,为该演出的主持人写一段串联词。要求:符合作家作品内容,衔接自然,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5分)
【答案】示例:选《窦娥冤》→《雷雨》
地,不分好歹;天,错勘贤愚。这难道不是窦娥对元蒙统治下__的社会现实的血泪控诉么?让我们抚平心中的愤恨,穿越时空来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30年代,去经历一场惊心动魄的雷雨吧!
(符合作家作品内容1分,衔接自然2分,两种修辞手法2分,共5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实质考查连贯、鲜明、生动。解答时既要注意符合作家作品内容,又要注意两部作品的相同点,要自然过渡。同时要运用两种修辞。另外,语言要讲究,要有文采,不能出现语病。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微信作为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费聊天软件,相比其他聊天工具,主要有以下优势:第一,① 。微信不仅支持文字、图片、表情符号的传达,还支持语音发送。如果你疲惫于打字发信息,那么就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发个语音信息,十分方便、快捷。第二,② 。有这样一种说法,“微信1万个听众相当于新浪微博的100万粉丝”。在新浪微博中,无关的粉丝很多,而微信的用户却一定是真实的、私密的、有价值的。第三,③ 。相比其他短邮,类似“米聊”的附近热点、握手、广播、校园PK等功能,微信的摇一摇、附近的人以及扫描二维码等功能更加实用。
【答案】(6分)①语音发送便捷(或语音的快捷性);②用户真实私密有用(或用户的真实性);③功能更实用(或功能的实用性)(每点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段文字主要是介绍微信的优势。解答此题,要根据文段横线后的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如第个一空后的文字主要是讲微信的语音发送非常便捷,便可总结答案;第二个空后的文字主要讲的是用户的真实、私密的,由此可总结出第二个空的内容;第三个空后面的文字讲的是微信功能的实用性,由此可以总结出第三个空的答案。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仿照下面餐饮行业“俏江南”老总张兰说成都的一句话,以另外两个行业从业者的口吻说一句赞美成都的话,使三句话形成排比。(4分)
餐饮业人士:成都是水煮鱼,征服全球人的胃。
文学家: 。
科技人员: 。
【答案】文学家:成都是诗歌,抚慰漂泊的心。科技人员:成都是硬盘,拷贝精英的思想。
(每句2分,句式修辞1分,内容符合行业特点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仿写能力,也涉及语言得体。仿写要求结构一致,修辞相同,意脉相承,内容相关,风格近似,品位高雅,符合事理理逻辑。得体则要求说话符合人物身份、地位。本题从所给例句看,考生要写的内容要表达对成都的赞美,用的句子格式为两个分句,第一个分句“成都是……”第二个分句应为主谓句。从说话人的身份看,要分别体现文学家和科技人员的行业特点。考生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以下是小张在收到郑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其中有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四处并修改。(4分)
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定当惠存。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贵府,当面致谢。
【答案】
“寄奉”改为“寄来”,“过目”改为“奉读”,“些许”改为“极大”,“惠存”改为“珍存”,“光临”改为“定到”。(五处改对四处即可)(4分)
【解析】
试题分析:“寄奉”的“奉”有“献上”,应是下级向上级称为“奉”,用在本句中对象错误;“过目”为敬辞,用于对方而不能用于自身;“些许”是少的意思,根据语境为“很大”影响,对我有“很大帮助”。“惠存”是希望对方保存,而本句是自己保存,改为“珍存”;“光临”是欢迎词,而我到贵府,改为一般词语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则短评。要求:观点鲜明,见解独到,不少于50字。(4分)
这几年,高考加分泛滥,高考的分数,加还是不加,困扰着学生、家庭、学校,甚至波及整个社会。如今,终于有学校站出来,明确表示,只看“裸分”,这些学校招生办负责人表示,从今年开始,他们不看加分,只看高考原始文化分。
【答案】示例:为高校招生只看裸分叫好。最近几年,高考加分泛滥。为了得到加分,学生、家庭、学校,甚至波及整个社会饱受困扰,同时,为了加分,人为造成了一些不公平的现象。高考加分,与考生原始知识和能力关系不大,因此我们为高校招生只看裸分叫好。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时事评论考题。时事评论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时事热点进行点评。简明准确外,题干还要求观点鲜明,见解独到。开头直接摆明观点即是观点鲜明的最好办法,见解独到,即提出自己个性化的见解,此题如加分政策导致腐败、损害公平、公正、公开三公原则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课文节选,回答问题。(4分)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着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13.这段话的明显信息和隐含信息各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王熙凤怎样的性格?
【答案】这段话的明显信息是夸赞林黛玉。其隐含信息是为了取悦讨好贾母,借以巩固自己的权势;不得罪在场的迎春等人。表现了王熙凤善于随机应变、逢迎讨好、察言观色的性格。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名著阅读理解。此题是《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出场部分,主要运用语言和行动描写,属于文学作品阅读理解。这段话的明显信息(表面信息)是王熙凤对林黛玉的极度夸赞,但王熙凤的真实意图并不在夸赞黛玉,而是借此博得贾母欢心,进一步得到贾母赏识,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在贾府的地位。从中自然可以看出王熙凤为了自己的利益,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逢迎讨好的性格特点。此题信息比较明朗,人物个性鲜明,回答难度不大。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7分)
《炫动中国风》的舞台上,来自新疆小选手的一段街舞表演,引发了四位明星助梦嘉宾一场“唇枪舌剑”,他们针对少年儿童该不该参加选秀节目这个问题现场“掐架”。持否定态度的一方认为,孩子们容易被污染,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持肯定态度的一方认为,孩子们能够展示才华,有益于梦想的实现。
你对少年儿童参加选秀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案】示例一:我认为少年儿童不应该参加选秀节目。首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应当是学习文化知识,参加选秀节目会分散他们的学习注意力;其次,少年儿童是纯真的,参加选秀节目往往会被外界的人或事改变,价值观容易扭曲;再次,选秀会让参加选秀的小朋友一家都很辛苦,不仅会耗费很多精力,还会浪费很多金钱。
示例二:我认为少年儿童可以参加选秀节目。首先,选秀节目是展示才华的平台,少年儿童参加选秀节目可以让他们发现自身的优点,并能最好地发挥出来;其次,选秀也是一种比赛,孩子们要全力以赴,通过这种比赛,孩子们也跟着不断进步;再次,适当地参加选秀可以从不同方面使自己学到更多的东西。比如竞争,胆量,合作。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如:参加各种选秀节目会对孩子有一些积极的影响,如展示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让对舞蹈、歌唱等有兴趣的孩子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能提升他们的自信。同时,参与选秀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镜头感、舞台感和即兴表现力。然而,与这些积极影响相比,如果成人处理不当、动机不纯,选秀活动所导致的消极后果将是无法弥补的,商业化的运作甚至可能导致儿童童年的过早消逝。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微写作。(10分)
如果你要开通一个新的QQ空间,你准备给它拟个什么网名?请说明它的内涵,并阐述起这个网名的理由。要求:切合题意,表达方式得体,恰当运用某种修辞方法,不少于2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综合运用试题。本题应该展开丰富和想象和联想能力,表达方式重点为说明和议论,修辞手法可运用常用的比喻和引用等等,来阐述网名的原因和意义等,内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找出第二大题所选的文言文阅读文本中描述萧统带头用行动来转变奢侈之风的语言片断(把语言片断开头两字和结尾两字分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横线上),并用现代汉语写出萧统的行为表现。(4分)
①语言片断: ……
②行为表现:
【答案】①服御 清音
②使用之物(服饰、车马等)都很简朴、身穿旧衣,吃饭也不要两样肉食;娱乐、游玩摒弃女乐。
【解析】
试题分析:对文章中具体句子含义的理解必须把句子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句子前后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义。一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句子,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答案或者是原句,或者需要考生运用“同义互解”和“虚实互解”等方法变通一下即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请在下面语段的空缺处加上一句阐释性的话,不超过20字,注意前后语气、语意要保持一致。(2分)
奥斯维辛是什么?是纳粹分子在波兰修建的集中营,约四百万人(大部分是犹太人)死在集中营里。奥斯维辛是人类全部丑恶和罪恶本性的铁证。奥斯维辛使得任何人都不能再绕开罪恶去谈论人和人性。那不仅仅是欧洲人的事情,那不仅仅是白种人的事情,那不仅仅是德国人的事情,那也不仅仅是德国人中的“纳粹”们的事情。当四百万无辜的人被“科学”而“理性”地驱赶进煤气室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承认我们看到了一种属于人的本性。其实,仔细想一想就会明白,这一类的事情,曾经不断地在人类的历史上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和理由上演。在秦朝有过“焚书坑儒”,在清朝有过“扬州十日”,在抗日战争期间有过“南京大屠杀”。这些罪恶使得我们所有关于人的理想、自信和真理,所有关于美好善良的解释,都变得像枯草一样苍白委顿。德国哲学家阿多尔诺说:“奥斯维辛以后写诗就是野蛮。”是的,如果__________________,那么,要诗又有何用?要文学又有何用?
【答案】 生命可以像草芥一样被任意砍杀(或:生命可以像牲畜一样被随意屠宰)(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准确概括文段阐述结论。本文以奥斯维辛为阐述对象,通过 “焚书坑儒”、“扬州十日”、“南京大屠杀”等类比以后,概括指出大屠杀的行为“使得所有关于人的理想、自信和真理,所有关于美好善良的解释,都变得像枯草一样苍白委顿。”甚至用哲学家阿多尔诺的话说,大屠杀使得“写诗就是野蛮。”那么结论“如果……那么”这个假设复句的假设前提仍然应该是大屠杀,其比喻方式完整表述是:如果生命可以像牲口一样任意宰杀的话”。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