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荆轲刺秦王》中的一段文字,请展开联想与想象,扩写成一段描写性文字。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要求:(1)突出环境描写和人物动作描写。(2)要有比喻修辞。
(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连贯生动。(4)内容要符合原文意思,不少于200字。
易水边,寒风彻骨。绵延的易水,奔腾不息。一地的萧瑟,漫天沧桑,不存一丝余温。长时间的沉寂之后,高渐离凝目侧耳,双手扶筑,琴声响起,荆轲曼声和拍而歌。变徵之音破空而至,犹如死水中激起一朵浪花,顿生了活力;又如__中射入一束光线,带来了光明。风乍起,高渐离长发飘飞,荆轲且歌且舞:“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突然,琴筑之声戛然而止,剑舞之影收缩无形。高渐离挣扎起身,顺手一挥,琴筑击碎在岸边的崖石上,粉身碎骨!荆轲翻身上马,双腿一勒,绝尘而去,空留下君臣故友,默然流泪! (仅供参考)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综合运用试题。本题应该展开丰富和想象和联想能力,表达方式重点为描写,辅以议论和抒情,修辞手法可以运用比喻和夸张等常用的手法,描写自己心目中易水送别的场面。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著简述:简述《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情景。(3分)
黛玉葬花:黛玉夜访宝玉,丫环恶言相对,拒不开门,黛玉怀疑是宝玉故意不见,便含泪而归。次日是祭饯花神之日,黛玉见园中落花无主,又勾起伤春愁思,于是荷锄葬花,不由得感花伤己,一面哽咽,一面低吟《葬花词》,恰巧被宝玉看到,宝玉对她表明心迹,二人又言归于好。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故事内容要点题,可以根据对小说内容的掌握,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注意语言的叙事性。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三十六计中有离间计,请你简述曹操是如何离间马超和韩遂的。
曹操用贾诩的离间计,约韩遂单独谈话,不言军情,直言京师旧事,马超心甚疑;曹操又派人送去一封涂改的书信,马超以为是韩遂有意涂改;韩遂为表真心和马超约定,他赚曹操阵前说话,马超趁机刺杀,失败后,马超大怒,砍断韩遂一只手臂,二人反目,韩遂投降。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故事内容要点题,可以根据对小说内容的掌握,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注意语言的叙事性。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某校举行20年校庆大典,特邀请一事业有成的校友来为同学们作励志演讲。该校友兴致勃勃地走上讲台即兴演讲,不料,才开讲了几句,台下就一片哗然。下面是该校友演讲词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三处不得体,请找出并改正。(3分)
多次接到母校的邀请,总因各种事务缠身未能成行。今天,我于百忙之中抽身前来,欣闻母校20年庆典,能与同学们一起为母校过生日,大快人心。我也真诚地希望我的经历能够为同学们的成长提供一些经验或教训。同学们有什么困难,我一定鼎力相助。……
【答案】(1)“于百忙之中抽身”改为“有幸”。(2)“大快人心”改为“倍感高兴”。(3)“鼎力”改为“大力”。(每点1分,改正文字有其他适合的答案也可)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主要抓住题干中“有三处不得体”的提示,在文段中寻找。“于百忙之中抽身”是对上级的敬称,不能用于自己。“大快人心”用在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大家感到高兴的时候,不能用在给母校过生日之时。“鼎力”用在感谢别人全力帮助自己时,不能用来说自己全力帮助别人。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暑假期间,已毕业两年的2011届(22)班同学准备举行一次师生聚会,课代表刘军负责打电话邀请语文李老师。请补写出电话内容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语境,简明得体。(4分)
刘军:(1)
李老师:哦,是刘军啊,我当然记得你,你好啊。
刘军:(2)
李老师:8月2号晚上啊,恐怕不行,我现在外地,到时候可能赶不回去。
刘军:(3)
李老师:是的,我也觉得很遗憾,我也很想你们,请代我向全班同学问好,祝你们玩得开心!
刘军:(4)
(1)李老师您好,我是您的11届学生刘军,您还记得我吗?(2)我们8月2号晚上举行全班同学聚会,想邀请您参加,到时候您一定要来哦!(3)啊,那真是太遗憾了,我们会想您的。(4)好的,一定。我也代表全班同学向您问好,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再见。(每句表述要点具备,简明得体,给1分,整体给1分)
神舟十号飞船进行了“空中授课”,请你对此意义作出评述。要求:观点鲜明,语言对称,字数不超过30字。(3分)
答:
[ad3afec3818ca43a.jpg]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3分)
中国画讲究“留白”,文学作品同样如此。十九世纪的作家大多是上帝,似乎什么都知道,比如雨果;读者是信徒,只能老老实实地听着。二十世纪的读者和作家则往往是平等的,比如在周朴园对侍萍有没有爱这个问题上,读者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如果一篇作品把什么都说了,读者就会反感:你都说了,要我干什么?可见, 。
根据文意,续写一句话结论。
答:
[e21a4d1ca7f1393c.jpg]是绘画中的“留白”。解答类似题目一定要揣摩透上下文。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江西卷)请按以下要求写一段话,描写春节期间的某个场景。
(1) 集中表现出喜庆祥和的气氛
(2) 运用疑问句和排比修辞表达情感。
(3) 最后一句能概括全段内容。
(4) 结构相对完事,语言连贯,得体。
(5) 不少于200字不要透露个人信息。
【解析】场景描写即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 场面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单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是不够的,要 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这样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
注意场景描写和环境描写的区别。场景描写:人物同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画面的描写。是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动态”的描写。环境描写:描写人物活动的客观环境,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静态”的描写。场景描写常见方法有点面结合、营造氛围、凸显人性格等。就今年的高考题而言,写作要求中第一条的“集中”比较容易被考生忽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7 分)
渔民在夜间先用灯光诱集趋光性鱼类,然后围捕,称“光诱围网捕捞”。这种科学的捕鱼方法,渔获量高。有些渔__用这种方法,拿网眼极小的密网围捕,连筷子粗细的、硬币大小的幼鱼,都统统捞了上来。21·cn·jy·com
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 答:
19【答案】
【示例1】
这种“密网光诱围捕”的做法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不同的目的,不同的价值取向,其结果大相径庭。“光诱围捕”原本是提高渔获量的科学方法,但由于利益的驱动,一切“向钱看”,使用“密网”围捕,将会使我们的渔业资源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我们要加强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遵循科学精神,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
【示例2】
这种铱惟利是图的做法,是对渔业资源的毁灭性破坏。为了眼前的利益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致使鱼子鱼孙都被赶尽杀绝,中国近海无鱼可捕已不是耸人听闻的事。我们的古人尚且知道“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的道理,作为现代文明人的我们更应该具备长远眼光,为自己、为子孙后代着想,制止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保护自然资源。
(看法合理2分,表达简明连贯5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63f9d4d44fb2b017.jpg]
(浙江卷)5.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答话。字数不超过30字。(4分)
师父训练徒弟爬树,徒弟爬到高处时,师父喊道:“小心,小心!”第二次,徒弟爬到高处时,师父一言不发,等徒弟下到低处时,他才说:“小心,小心!”
徒弟问:“师父,为什么上次在高处时提醒我,这次下到低处才提醒我?”
师父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浙江卷)6.根据下面的内容,拟写信的正文,字数不超过90字。(4分)
张先生订购了一件衣服,店家发货时,误发了一条围巾给他。就此情况,请你以店家身份拟一封处理此事的信给张先生。地址、姓名等信息用XX代替。
尊敬的张先生:
您好!
……
此致
敬礼!
店主:XXX
X.年X.月X.日
(浙江卷)7.依据下列的示例仿写,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月”“湖”“鱼”作为描述对象。(4分)
【示例】
弯月落在湖水中;
鱼儿游去了,
碎得月影半池——
听见了嫦娥幽怨的歌声么?
1.答案:示例:没经验时,容易在难处出错;有经验了,往往在易处出错。
解析:注意抓住文中的关键句,联系上下文语境。首先要理解,师父的回答是针对徒弟的提问“为什么上次在高处时提醒我,这次下到低处才提醒我”。其次是分析,问题暗含着两方面的内容,即第一次没经验时高处小心和第二次有经验时低处小心。最后是概括,概括时要结合上述两层内容,准确揭示表象背后的意义。考生可以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答案。
2.答案:示例:由于我们的失误,将您订购的衣服错发成了围巾,给您添麻烦了,深表歉意!您的衣服已寄出。烦请您在收到后将围巾寄回,地址是XXXX,邮资由我们承担。欢迎再次惠顾。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语言简明得体能力。根据题中所给的语料,考生需要答出四方面内容:一是说明失误的事情,二是表明歉意,三是围巾要集会的地址,四是表示诚心,欢迎再次惠顾。
3.答案:示例:残花缀在繁枝上;
鸟儿飞去了。
撒得落红满地——
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仿写语句的能力。答题时应明确题目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且要符合情理。先从内容上看,要分析示例中的事物,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月”与“鱼”同在“湖”中,有动有静,第三句紧承前两句造成的一个意境,第四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意趣。再从结构、手法上看,第四句是联想想象,虚实结合,同时还是一个问句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