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处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含标点符号)。
大栌榄树是曾经生长在毛里求斯的一种珍稀树种。如今在地球上已难觅踪影。 ① ?科学家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美国一位科学家的研究认为, ② ,而渡渡鸟在三百年钱灭绝了,因此,大颅榄树也跟着消失了;后来,有学者研究发现大颅榄树的种子不需要动物的肠胃软化也能发芽。于是,又有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假说: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了大栌榄树的消失。不过,这个假说需要进一步验证: ③ ;如果被证伪,则会被抛弃。
①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②大颅榄树的种子发芽需要渡渡鸟的肠胃软化;③ 如果被证实是真的,则大颅榄树灭绝的疑团会被采纳。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第一空,从前句“已难觅踪影”和后句“提出多种假说”可得出“①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第二空,由“而渡渡鸟” “不需要动物的肠胃软化也能发芽”可得出“②种子发芽需要渡渡鸟的肠胃软化”;第三空,由“如果…,则…”可得出相反的内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高一年级将举办“读《论语》,谈交友”读书交流会,拟向参会者赠送纪念书签。请写一则赠言,用以印制书签。要求:①紧扣活动主题; ②必须原创; ③语言表达简明、得体 ;④不超过30字。(4分)
示例:读论语辨损益悟先贤睿智 借慧眼识真伪觅交友良方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所写赠言内容上要要紧扣活动主题,能够体现《论语》的特点、内容和文化地位,同时还要体现出“读《论语》”和“交友”之间的关系;形式上语言要简明得体,庄重,有文采,还要注意字数限制。考生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本题属于《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湖北卷语文科考试说明 》中“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点。题目的材料是要求给主题活动“读《论语》,谈交友”写一个赠言,这等于变相的加大了对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的考查,考生答题时,要注意联系选修学过的内容,不可泛泛而谈。这也提醒考生在备考中要注意加强对选修部分一些课程的复习。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人的天性中不是生香卉,便是长野草。所以要适时地给前者浇水,将后者铲除。
(弗兰西斯·培根《谈人的天性》)
你说:“不值得作什么努力: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完善。”但是要知道,你的使命不在于达到完善,而只在于越来越近地走向完善。
(列夫·托尔斯泰《生活之路》)
两则材料都谈了个人修身实践,请比较分析它们侧重点的不同,并就其中一则谈谈你的认识。
答:
答案要点提示:前者谈的是人的天性中不是产生好的东西,便是滋生坏的东西,对其中好的要培养,坏的要铲除;通过设喻,侧重修身实践方法的揭示。后者谈的是人们应 看待个人的修身过程,只要不懈努力,必将趋于完善;通过批驳,侧重修身实践应具的态度。第一则材料启示人们,应常怀惕厉之心,反躬自省辨善别恶,进而付诸行动,去恶扬善,提升自我。或:第一则材料启示人们,应树立正确人生目标,防止消极怠惰、自暴自弃,只要积极行动,并持之以恒,就可不断接近理想目标。
【解析】
试题分析:两则材料都谈了个人修身实践,前一则材料侧重于修身的标准与方法,需要对纷繁复杂的人的天性进行取舍,去芜存菁,是对人的天性好坏的设喻。后一则材料侧重于修身的目的和要求,需要看到自身努力的作用与价值,只要努力,就会让自己越来越接近完善,是对“努力无用论”的一种反驳,。本题考的是文化经典研读。这些外国经典名言对我们做人做事都很有启发,考生联系现实稍做迁移发挥即可。提醒我们要向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人生观靠拢。
考点: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结合意象特点,展开合理想象,把下面诗句扩展成一段富有意境的景物描写。(不少于60个字)(6分)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示例:秋天,来了……风急急地吹,在峡谷中,穿过树缝,呼呼响。天空高远苍茫,猿在凄惨地叫着。水中的小洲上,水清凌凌的,沙白莹莹的。一只鸟,啼叫着,在急风中飞舞盘旋……
(采分点:结合意象描写2分;意境概括准确2分;想象合理、语言流畅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要求,结合诗中意象特点展开想象描写,画面要有美感,要有诗意。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高三某班张华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严重影响了学习,班长李平对他进行了劝导,下面是他们的对话片断,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5分)
李平:①
张华:是的,我昨晚玩游戏玩到夜深了。
李平:②
张华:我也知道,但总是控制不住自己。
李平:③
张华:谢谢你,我会改变的!
①张华,你怎么上课时打瞌睡,是不是昨 晚又玩游戏睡晚了?
②你这样白天上课没精神,会严重影响学习成绩的。
③我们马上面临高考,你要学会克制自己,把精力都投入到复习中来。
( 3句每句1分,得体1分,标点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语言的连贯一定要“瞻前顾后”,“我昨晚玩游戏玩到夜深了”一句就决定了李平的第一句话。应该与张华的上课打瞌睡有关。“但总是控制不住自己”这一句又暗示了李平的第二句话,应该是与劝张华克制自己有关。“我会改变的”又暗示了李平的第三句话,应为李平提醒张华要改变现状。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是一则关于“最美乡村教师”刘坤贤的材料,请根据材料内容为刘老师写一则颁奖词。要求:语言准确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70字左右。(5分)
刘坤贤,重庆市巫溪县双河村小学教师。20年来一直工作在偏远的山村。1995年,刘坤贤利用暑假挣办学经费,当挖煤工时遭遇意外,高位截瘫后不能久站,但他坚持站着上课。疼得实在受不了了,他就吃两片止疼药。2011年刘坤贤在课堂上突然摔倒,医院诊断为脑溢血。原本需要治疗6个月,谁知过了3个月,瘦弱的他便拄着拐杖,给孩子们上课。刘老师最常说的话是“我在,学校就在,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他是孩子人生的起航灯,是文明的播种机。20年来,他坚持工作在偏远的山村;身体残疾,他坚持上课;身患重病,他仍然坚守课堂。坚持是他永恒的信念。(总说2分,事迹2分,修辞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该知道“颁奖词”的特点。颁奖词是一种用在颁奖时归纳获奖人主要贡献或优秀品质,以表彰获奖人、激励大众的文体,它语言精炼,且大多富有诗意,归纳了获奖人的主要获奖理由。答案必须合乎这个要求,同时还应合乎题目“语言准确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70字左右”等在内容、语言和字数等方面的规定。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材料一:唐高祖认为,在平窦建德、刘黑闼战役中战功赫赫的王君廓,其壮气不逊古人,“不可以常例赏之”,故特赐以“锦袍、金带”,以示恩宠。(《旧唐书·卷六O.王君廓传》)
材料二:贞观二十一年,唐廷在铁勒诸部占据的灵夏一带广设羁縻府州,对于铁勒蕃酋,太宗投其所好,特赐绫锦、金银,当看到其中一件“绯黄地瑞锦禄领袍”时,在场蕃酋“睹而惊骇,以为未尝闻见,捧戴拜谢,盘叫于尘埃中”。《册府元龟·卷一七O》)
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的锦袍有着特殊的用途和内涵。对内, ① ;对外, ② ,特别是用于北方部落的赠礼,这和北方民族对锦这一面料的看重密切相关。同时期的诗歌谈及锦袍,除了表明皇帝的特殊恩典外, ③ ,比如李白在《赠刘都使》中写道:“饮冰事戎幕,衣锦华水乡。”
①皇帝用来赏赐有战功的武将②锦袍是朝廷对外族的赠礼③还多与兵戎之事相关(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仔细阅读需补写的文段,同时从题目所提供的两段材料中准确提取相关信息,然后再根据横线的上下文的需要,正确填入答案。比如,第①道横线,应根据材料一填入“对内”的内容(皇帝用来赏赐有战功的武将),第②道横线则应根据材料二填入“对外”的相应文字(是朝廷对外族的赠礼),第③道横线则应根据文段所引的李白诗句“饮冰事戎幕,衣锦华水乡”的内容填写。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是关于“感恩教育”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近年来,不少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都要求学生给父母洗一次脚。这引发了有关人士的质疑: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知恩图报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生理与心理的差异和特点,只是简单地采取 ,恐怕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且涉及到很多方面,它需要 。
(1)难道感恩就只是给父母洗脚吗(2) 学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3)“一刀切”的模式(4)反而会试学生产生抵触情绪(5)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应认真阅读文段,从横线的上下文中找到答案。本题中,横线(1)的上文是“给父母洗脚引发了有关人士的质疑”,因此此处应填入质疑的问题,这问题不该是给父母洗脚对不对的问题,而应该是:感恩的方法是不是只有洗脚这一种方式?横线(2)的上文讲知恩图报,根据其下文,此处应填入什么“无疑是正确的”,于是可知此处应填入对学校进行感恩教育加以肯定的句子,比如“学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之类。根据第(3)道横线的上文,此处应填入与“简单地采取”相应的语句,比如“千篇一律式的教育方式”之类语句。第(4)道横线天的雨句应承上讲第(3)道横线内容的后果,比如“反而会试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之类。第(5)道横线讲“需要”的内容,诸如“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之类。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13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两档电视节目大获成功,某班同学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面是对话片段,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准确鲜明,每空不超过30个字。(6分)
甲:这样的节目太好了,有利于提醒人们重视汉字文化传承。提醒人们关注汉字书写方面存在的某些问题。
乙:语文老师也鼓励我们看这个节目,他说 ① 。
丙:但是我看到有些同学会写“魑魅魍魉”,却不会写“三聚氰胺”这样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这不有些可悲吗?
丁:是啊, ② 。
戊:更令我惊讶的是“图们江”这个词,现场成人听写团的准确率是0%,这反映了现实中普遍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汉字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汉字面临新的危机。
己:我认为汉字的演变体现着当下的社会变迁,我们不必杞人忧天,要 ③ 。
①看这个节目,可以增加汉字积累,增强规范书写意识。
②多数同学只会死记硬背而不关注现实,这个节目正是应试教育的翻版。
③顺应形势合理引导,发展中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应对得当,汉字的未来仍会一片光明。)
(每句2分,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逻辑性很强,从前后文来推断,注意符合题干要求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是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有两处用语不得体,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刚才老师的一番话真是金玉良言,使我深受教育。我们是跨世纪的青年人,祖国建设的重任将落在我们肩上。像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长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难道我们倒可以对学习不负责任?我殷切期望平时抄作业、考试作弊的同学赶快改正错误,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1)略尽绵薄——不遗余力 (2)殷切期望——衷心希望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不得体,也就是有两处词语使用不当,而不是改病句等。略尽绵薄,绵薄,小的意思;略尽绵薄,是自谦之词,用于帮助他人的时候说自己出力不多。殷切,深厚而迫切;期望,对人或事物的未来有所等待和希望。往往用于大的方面。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