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任选一个角度,运用一种修辞方法,对下面的新闻事件进行点评,不超过30字。(5分)

美国佛州有个2岁的小女孩在家门外“驾驶”一辆小型玩具汽车玩耍,刚好两位警官正在附近搜寻一名犯罪嫌疑人。为了缓和紧张的搜捕气氛,警官们和小姑娘开了个玩笑:让小姑娘靠边停车,并以违反交通规则为由,像模像样地对她开出4美元的罚单。小女孩则等不及地想到当地警局缴纳罚款。女孩的叔叔拍下了她“被开罚单”的照片,并上传到网上,引发了网友的关注,小女孩也因此成了红人。

答:

略(5分。角度与观点正确2分,修辞2分,语句通顺1分)

根据下面文段的内容,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5分)

就像世间所有美好事物一样,网络也有两面性:。常见的情形是,在虚拟空间聊得火热,见面之后却没有多少话,虚拟的热情和现实的冷漠,形成了有趣的对比。过去,到了年节,人们走亲访友,其乐融融;而今一部手机,一部电脑,一条短信,四处群发,不知是真情祝福,还是假意应付。方便是方便,

①在虚拟空间拉近人们之间距离的同时,也在现实世界减少了人们之间的直接交流。

②但缺少了一点可以感知的温度,淡化了抱拳、鞠躬之间所包含的浓浓情谊。

(第一句3分,应根据下文的内容概括出网络的优势和不足;第二句2分,与“方便则方便”呼应,应为转折关系,写出网络交流的缺憾。共5分,句意连贯、意思大致符合即可)

v以下是某学校学生获得“校园十佳学生”称号的获奖感言,其中语言表达有不当之处,请找出四处并修改。(4分)

尊敬的各位领导、教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高三·六班的×××,很荣幸能获得“校园十佳学生”。请允许我代表获奖同学对辛勤养育我们的师长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对他们的恩情我们会铭记心中。作为获奖者,我将把这次获奖作为鞭策,从自身做起并带动其他同学为祖国的繁荣振兴奉献青春。

 (1)“教师”改为“老师”  (2)在后面加上“的称号”;  (3) “养育”改为“培育”(4) “对他们的”改成“你们的”

【思路点拨】每改对一处给1分;只指出问题而未作修改或修改错误的,均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本题重点考查得体。语言的运用受“语境”的制约。“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 “内部语境”主要指文章的上下文,如文体、句式、语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惯等。 “外部语境”指言语交际进的各种情境条件,如说话的目的,说话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受话者的年龄、性别、经历、思想性格、爱好、文化水平、心理需求、职业处境等。 “得体”说是语言的运用要注意并适用各种情境条件。即主要符合“外部语境”的各种要求,注意掌握语言使用的分寸。复习时,要能正确使用谦敬语,恰当地选用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要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根据场合、对象准确性地遣词造句,要学会面陈和转述。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2》热播,“舌尖体”也在网上蹿红,引发了网友们的造句热潮。请你仿照下列语言格式,为你喜欢的任何一种食品写一段话。(4分)

水煎包有雪白与金黄对人们视觉的冲击,也有发面的甜柔与油煎的酥脆在嘴里不断反复地回味。矛盾在一个小小的包子上和谐地存在。

示例一:米粉有雪白与鲜红对人们视觉的冲击,Q弹爽滑的米粉与细嫩的牛肉交相呼应,矛盾在一碗小小的米粉上和谐的存在,人类又一次获得了大自然的馈赠……(4分)

示例二:瓜子,无疑是太阳和向日葵的爱情结晶,唇齿与手指的默契配合,让这温暖热情的果仁瞬间迸出又随即粉碎,只留下质朴的香气和空虚的果壳……(4分)   

解析:第一步,分析被仿写句的句子结构;第二步,根据题目要求答题,一定要选用食品;第三步,整合答案,注意修辞,连贯,语句的通顺。

【思路点拨】句式的仿用是指根据提供的例句或新的语境来仿造句子。它是对考生语言表达的综合测试,近几年来已成为高考的一个热点。仿写的句式,从修辞角度看,主要有比喻句、排比句、对比句、对偶句等;从句式角度看,主要有假设句、因果句、条件句、转折句等。主要题型有:①嵌入式。在所提供材料的中间空出一句或几句,要求仿照上句或下句的句式再造句子嵌入空缺处,且要与上下文衔接贯通。②续写式。在所提供材料的末尾处留出一个空位,要求考生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使之与上下文构成一段语意完整的文字。③命题式。提供一个语言材料,再另外命题确定新的内容,仿照例句的句式造句。④开放式。或提供一个句子作为例句,不限定仿写的内容。或不提供语言材料,只有内容或形式的要求。

根据下面情景,续写一段话。要求:观点鲜明,语言得体,内容简明,不超过200字。(8分)

某校长发出禁令:学生在校不得看课外读物,包括中外名著!究其原因:一是怕学生阅读占用大量时间,耽误了学习;二是怕学生沉浸在书中,思想收不回来。假设在校园里遇到了该校长,你将怎样展示自己不同的想法呢?

作为学校的学生,我认为课外读物不可禁!课外阅读可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修养,对提高学习成绩也有好处。同学不进行课外阅读,也并非就在学习,如果大家在完成当天学习任务后再进行阅读,反倒可以充分利用时间;不能因为部分同学自控力差,就对其他同学因噎废食啊。再说,沉浸在书中总比沉浸在网络游戏中有意义吧。请您再考虑一下,好吗?(观点鲜明1分,表达得体3分,要点简明4分——针对禁止原因阐明观点各2分。答案只要有理有据,语言得体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首先要明确课外读物不可禁的观点,然后从课外阅读的好处、反驳校长禁止原因的理由和观点、少数与多数的关系等角度组织答案,要注意学生身份及语言得体。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请用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人所说话的深意。(5分)

有一老一少两个人在沙漠里种胡杨。年轻人待树苗成活以后,每隔三天就要来给它浇水;而老人一等到树苗成活以后,就来得很少,即便来了,也只是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一扶,不浇一点水。几年后,胡杨树都长得很粗了。忽然有一天刮起了沙尘暴。第二天,人们发现,年轻人种的胡杨几乎全被风刮倒了,有的甚至是连根拔起;而老人种的只是被风吹折了一些树枝,吹掉了一些树叶。年轻人很诧异,问原因,老人说道:“胡杨树给你‘浇’出了‘依赖症’呀。”

有了优越的条件,就不能养成了自己获得生存需求的本领,就不能磨练出迎战困难的意志和能力。(少了优越的条件,就养成了自己获得生存需求的本领,就磨练出迎战困难的意志和能力。)

【解析】

试题分析:要理解老人的话,需要结合全段内容。从上文内容看,年轻人经常给胡杨浇水而老人却“不浇一点水”,这样一来,年轻人种的胡杨就会习惯于有人浇水,享受惯了优越的条件,形成了依赖,而不自己去适应环境,努力寻找水源,当灾害来临的时候也就没有能力应对。老人种的胡杨恰恰相反,因为没有受到特别的呵护,它们只能自己在恶劣的环境里努力适应,努力生长,所以当灾害来袭时它们能从容应对。这一现象所反映出来的道理就是依赖于优越条件不能培养自己生存的能力,磨练不出战胜困难的意志;而没有优越条件,则能锻炼自己,使自己获得生存需要的能力和意志。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三幅对联,请把它们张贴在最适合的位置(填序号)

①藏三代甲骨魂宝,萃千秋金石精华

②架集古今书万卷,柜藏中外帖千函

③白衣红心称妙手,高术精艺治难疾

适合贴在医院的是:

适合贴在文物店的是:

适合贴在书店的是:

适合贴在医院的是:③

适合贴在文物店的是:①

适合贴在书店的是:②

【解析】

试题分析: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属于一种凝缩了的文学艺术品类。在众多的文学品类中,它以最精巧的语言和有节奏的韵律集中地反映人们的生活而抒发情感。其实,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诗,可以说,对联是具有特殊形式的诗。 概括对联的特点,主要分四个方面:一是形式对称,二是内容相关,三是文字精练,四是节奏鲜明。也有人将其称为对联四美,即建筑美、对称美、语言美和节律美。本题还要注意“张贴位置”与“对联内容”的准确得体恰当。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请你为学校的图书馆或实验室写两句标志性的话,要能反映事物的特征,对人有启示作用。(4分)

(图书馆)学问在这里播种,思想在这里发芽。(或:知识老人在向你微笑,成功大叔在向你招手。)(实验室)这里是思想的产房,这里是成果的摇篮(或:走近她第一宇审速度会带你遨游太空,亲近她匀速变速运动会让你走向世界。)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注意题干中“标志性的话”、“反映事物特征,对人有启示作用”的要求,在“图使馆”和“实验室”两者中任选一个,既突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又有启示作用,最好还要富有一些文采。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笑,是反映内心的一种面部表情,它与脸的某些“局部”关系特别密切,如与嘴(或口)、

与牙、与眼都相关;笑也牵及全身。(5分)

(1)请举出四字词语来分别说明“笑”与以上人体部位的相关性。(2分)

(2)依照给出的句子,举出一个具体的细节加以续写。

对于有些事,我们忍俊不禁,如:“忍俊不禁”的事,是有趣、让人高兴的事,如幽默、鬼脸、憨态等;而对于有些事,我们一笑了之,如: 。(20个字以内) (3分)

 (1) (2分)①笑口常开 ②笑不露齿,或笑掉大牙③眉开眼笑,或回眸一笑 ④捧腹大笑,或笑弯了腰,或笑破肚皮(还有会心微笑、笑逐颜开、笑容可掬、喜上眉梢、满脸喜色、满面春风)

(2) (3分)“一笑了之”的事,是一些值得轻蔑、不必挂在心上的事,如困难、嘲讽、不解等。

【解析】

试题分析:第二小题目要仿照例句的句式和内容来续写,先阐释成语的含义,再举例子说明了,要结合语境,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根据前后语境,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不超过10字。(每空1分,共4分)

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是经过千年万代沉淀而成的土地,历史中的辉煌与暗淡,都积淀在这土地中,历史中所有人物的音容足迹,都融化在这土地中。我正在耕耘的这些泥土,会不会被遭受放逐、行吟泽畔的屈原踩过?会不会被_______________ 的陶渊明种过菊花?这些泥土冲下山岭,又被风吹到空中,会不会曾落到

的李白的肩头?会不会曾飘在_______________ 的杜甫的脚边?会不会拂过 的苏轼的须髯?

示例:归隐田园,遥望南山   云游天下,狂傲不羁   颠沛流离,忧国忧民   把酒问天,豪放豁达。

【解析】

试题分析:有文段内容可知,横线处都与古代诗人在人生经历或性格形象方面相关。因此答题时,既要选取能表现诗人性格和品性的作品,又要与文段大意相吻合。如陶渊明的田园归隐、李白的狂傲不羁、杜甫的忧国忧民、苏轼的豪放豁达。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