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威海期末山东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很多电视台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参加今年的春节晚会。而莫言曾经在很多场合表示:作家最重要的不是开会和接受记者采访,而是写作。请你以此为由,以其女儿的口吻向媒体写一段公开的谢绝辞。要求:语言得体,表意明确,不超过80字。(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写这样的谢绝辞,言语要委婉,既要表达对各媒体的关爱的谢意,又要将莫言拒绝的理由表达出来,同时还要注意到是以莫言女儿的口吻表达的。
【答案】 我代替我的父亲感谢各家媒体的厚爱!不过对我的父亲来说,他认为作家最重要的不是开会和接受记者采访,而是写作,所以他不会参加任何电视台的春节晚会,请大家谅解(理解)。
近年来珠三角一些城市在“禁摩”取得成功后,逐渐发展到禁止人力车载客。理由是:有损市容。于是,很多人力车夫在载客当中遭受城管没收交通工具、罚款等处罚。针对此种举措,众说纷纭。请你对“珠三角城市禁止人力车载客”这种做法表明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某个具体的语境中要求运用修辞手法,是考查修辞手法时比较常见的方法。这样的题目,需要根据语段内容选择自己最为熟悉的修辞手法,首先考虑比喻、拟人、排比手法,其次考虑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一般要先确定修辞手法,然后再根据语境写句子。
【答案】 示例1 看法:我赞同城市禁止人力车载客的做法。理由:城市中人力车夫的行为,如同美玉上的瑕疵,严重影响了现代化城市的形象。特别是五花八门的人力车,与现代交通工具格格不入。禁止人力车载客可以还市民一个清静的公共场所。驱逐人力车夫势在必行。
示例2 看法:我反对城市禁止人力车载客的做法。理由:此种做法过于冷漠,难道人力车夫就没有生存在城市的权利吗?政府应该反思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人力车夫,而不是采取强硬措施使之离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体现一座城市的精神文明所在。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上下文的提示,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4分)
有人曾问某位登山专家这样一个问题:“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向山顶走。”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往山顶走,固然风雨可能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至于向山下跑,风雨看似是小些,似乎比较安全,但却可能遇到暴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登山专家严肃地说,“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了登山,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得体兼及标点符号。要结合全段语境和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如最后一句填空,显然是对全段内容的延伸与拓展。
【答案】 示例:①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②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风雨不是更大吗?③对于风雨,逃避它,你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生存下来!④在人生的战场上,不也是如此吗?(一句1分,意思对即可)
不管红绿灯,凑齐一群人,蜂拥过马路,被网友戏称为“中国式过马路”。针对这一现象,请拟出两条劝阻行人闯红灯的宣传语。要求:简明生动,幽默警醒;每条不少于10字,不多于20字。
抢灯快走乐一时,祸起难防痛一生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生动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拟写宣传语,可采用对偶的方式,
另外宣传语须幽默警醒,对过马路人群有劝导作用。字数在10~20字。
校学生会拟开展“如何与陌生人交往”的主题活动。为学习交往经验,将对某老师进行访谈,请设计三个访谈问题。(4分)
要求:①紧扣访谈目的,问题步步深入;②语言表达简明、得体。
示例:
①在和陌生人的交往中,您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
②从这些事例中,您总结出了哪些与陌生人交往的技巧?
③为帮助我们更好地与陌生人交往,您还有哪些建议?
[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答案不唯一,但一定要注意题干要求,设计的问题一定要与“如何与陌生人交往”这个主题有关,三个问题的关系应该是递进、纵向关系。语言要简明、得体。另外,既然是为访谈设计的问题,因此,这三句话应是疑问句。
在某班宣传交通文明的文艺节目中,李华扮演的志愿者对路萍扮演的违规行人进行了耐心劝导。下面是表演的对话片段,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5分)
李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萍:哟,红灯啊?我没注意。
李华:阿姨,您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萍:嗯,是不该跟着别人抢。
李华: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路萍:小伙子,你讲得在理。下次我会注意的。
李华:谢谢您,再见!
路萍:也谢谢你,再见!
示例:①阿姨,您好!刚才是红灯,您怎么就过来了?
②跟车抢红灯,多危险啊!再说,大家这样抢红灯,也容易影响交通;这不,堵上了。
③人人遵守交规,大家出行才会安全、顺畅。阿姨,您看我的话对吗?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兼及考查标点符号的能力。侧重考查连贯、得体、简明。答题时,上下文语境最重要,要结合两人对话内容,也就是根据前后语境中说话的内容,推出要说话的意思并准确地加以表达,还要特别注意得体,注意礼貌。如第①处横线,可从路萍的回答中推断出李华的说话内容,是告诉对方您刚才闯红灯了,但礼貌用语是必不可少的。拟写第②处时,要紧扣题干中“耐心劝导”这一要求,从两个角度劝说,一是自身存在危险性,二是影响交通。第③处所填内容是在对方理解李华说话内容的情况下,说出“是不该跟着别人抢”的话时,侧重于告诉对方不抢红灯的好处、作用,因为后面的语境中对方又说了“你讲得在理”。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短文第二段的画线处补写句子。要求语意连贯,中心明确,语句通顺,至少有一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少于60字。(6分)
早年,雨伞没有美丽的色彩。当人们需要的时候,它就张开臂膀,挺身而出,主动承受着风雨,为的是给人们一份温馨。当人们不需要的时候,它就紧缩着身子,悄悄地站在房间角落里,甘心寂寞。
后来,人们觉得雨伞的外表也应当是美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今,雨伞的心灵和外表都非常美丽。
根据现有信息进行扩展时,注意把握住第一段中雨伞的两种状态——在雨中和在角落里,可具体描写雨伞的形象,并按要求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 于是,就给它穿上了漂亮、多彩的衣服。平时,它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静静地处于主人居室的角落里;风雨中,它则绽放盛开,为主人撑出一片晴朗的天地,雨景中也便增添了几分亮丽的色彩。(酌情评分)
近几年,我国的奥运梦、飞天梦、航母梦、诺贝尔梦一一兑现。强国梦属于国家,也属于每一个中国人。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
要求:(1)叙述、描写、抒情相结合;(2)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4)不少于200字。(1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我的书,我的梦。我喜欢看书,因为在书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就是我的梦。暖暖的灯光柔和地照在书桌上,呷一口清茶,顿觉神清气爽。我的老朋友们——书,带着一身的墨香,一排排挤满了床头、桌边。痴情的“红楼石头梦”,激情的“保尔革命路”,悲情的“凄美茶花女”……深情地向我讲述他们的故事。在书的世界里,我仿佛漫步在洒满皎洁月光的小径上。小径旁的荷塘边,朱自清正在望淡月而思人生,冰心望繁星而感真爱,鲁迅为未来而呐喊,大仲马因恩仇而感慨……不同的人生让我明白不同的道理。书中有的,是五彩斑斓的青春;书中有的,是若即若离的梦。梦里蕴藏的,就是有书相伴的人生。
首先要明确所选名句的意蕴,然后再结合现实进行联想和想象,写一段情景或感悟。
人世间,有一种情感,她无形,无偿,无价,无尽;她是爱的起点,是生命永恒的动力:这就是亲情。在我们的人生经历中,谁没有关于亲情的刻骨铭心的记忆?
请你描写生活中体现亲情的一个难忘的情景或场景,不出现“爱”字,抒发自己最深切的感受。(15分)
要求:(1)主要运用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2)要有细节描写,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4)不少于2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那个冬天,外婆苍老的笑容如同一束阳光照亮我的心。我上学开始,一直是外婆骑自行车送我。开始外婆还算轻松,但后来越骑越吃力,每蹬一下都仿佛使出她浑身的劲儿。在清晨的寒风中,外婆仅仅穿了一件早已浆洗得褪了色的破旧外衣。我紧抱着外婆在风中微微颤动的身躯,小小的心也颤动着,眼睛不禁湿润了。外婆尽力挺起她早已习惯弓着的腰,为我筑起一堵坚固的墙。到了学校门口,我走了几步,再回头看她时,她挥挥手,那苍老的脸上瞬间绽开了笑颜,脸上的皱纹聚在了一块,眼睛眯了起来。那一刻,清晨的阳光照着她的脸庞,她的脸上有一种异样的光彩。看着她的笑容,我便觉得心安。
请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6分)
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②运用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③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④60-100字。
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一:曹雪芹家道巨变,却磨炼出傲岸的风骨;备受冷遇,却迸发出创作的激情;绳床瓦灶,却熔铸成生命的华章。“十年辛苦不寻常”终换来彪炳千秋的文学巨著,这难道不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
示例二:贝多芬童年不幸,却不曾破灭人生的梦想;恋人远离,却不曾消逝心中的激情;耳疾侵扰,却不曾消泯对音乐的执着。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他也把痛苦转换为精神的欢乐。这不就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
示例三:大卫·科波菲尔受尽继父的毒打与折磨,饱尝童工的劳苦与屈辱,历经世俗的狡诈与险恶,但这些不都没有改变他“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的人生信念吗?
[解析] 本题考查熟记文学常识和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要符合以下要求:一、所选对象应是所给定的三个人物中的任意一个;二、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的境遇;三、运用排比和反问两种修辞手法;四、语意连贯,内容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