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一则关于“最美乡村教师”刘坤贤的材料,请根据材料内容为刘老师写一则颁奖词。要求:语言准确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70字左右。(5分)
刘坤贤,重庆市巫溪县双河村小学教师。20年来一直工作在偏远的山村。1995年,刘坤贤利用暑假挣办学经费,当挖煤工时遭遇意外,高位截瘫后不能久站,但他坚持站着上课。疼得实在受不了了,他就吃两片止疼药。2011年刘坤贤在课堂上突然摔倒,医院诊断为脑溢血。原本需要治疗6个月,谁知过了3个月,瘦弱的他便拄着拐杖,给孩子们上课。刘老师最常说的话是“我在,学校就在,要坚持到最后一刻。”
他是孩子人生的起航灯,是文明的播种机。20年来,他坚持工作在偏远的山村;身体残疾,他坚持上课;身患重病,他仍然坚守课堂。坚持是他永恒的信念。(总说2分,事迹2分,修辞1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该知道“颁奖词”的特点。颁奖词是一种用在颁奖时归纳获奖人主要贡献或优秀品质,以表彰获奖人、激励大众的文体,它语言精炼,且大多富有诗意,归纳了获奖人的主要获奖理由。答案必须合乎这个要求,同时还应合乎题目“语言准确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70字左右”等在内容、语言和字数等方面的规定。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材料一:唐高祖认为,在平窦建德、刘黑闼战役中战功赫赫的王君廓,其壮气不逊古人,“不可以常例赏之”,故特赐以“锦袍、金带”,以示恩宠。(《旧唐书·卷六O.王君廓传》)
材料二:贞观二十一年,唐廷在铁勒诸部占据的灵夏一带广设羁縻府州,对于铁勒蕃酋,太宗投其所好,特赐绫锦、金银,当看到其中一件“绯黄地瑞锦禄领袍”时,在场蕃酋“睹而惊骇,以为未尝闻见,捧戴拜谢,盘叫于尘埃中”。《册府元龟·卷一七O》)
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的锦袍有着特殊的用途和内涵。对内, ① ;对外, ② ,特别是用于北方部落的赠礼,这和北方民族对锦这一面料的看重密切相关。同时期的诗歌谈及锦袍,除了表明皇帝的特殊恩典外, ③ ,比如李白在《赠刘都使》中写道:“饮冰事戎幕,衣锦华水乡。”
①皇帝用来赏赐有战功的武将②锦袍是朝廷对外族的赠礼③还多与兵戎之事相关(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仔细阅读需补写的文段,同时从题目所提供的两段材料中准确提取相关信息,然后再根据横线的上下文的需要,正确填入答案。比如,第①道横线,应根据材料一填入“对内”的内容(皇帝用来赏赐有战功的武将),第②道横线则应根据材料二填入“对外”的相应文字(是朝廷对外族的赠礼),第③道横线则应根据文段所引的李白诗句“饮冰事戎幕,衣锦华水乡”的内容填写。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是关于“感恩教育”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近年来,不少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都要求学生给父母洗一次脚。这引发了有关人士的质疑: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知恩图报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年龄以及生理与心理的差异和特点,只是简单地采取 ,恐怕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感恩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且涉及到很多方面,它需要 。
(1)难道感恩就只是给父母洗脚吗(2) 学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3)“一刀切”的模式(4)反而会试学生产生抵触情绪(5)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应认真阅读文段,从横线的上下文中找到答案。本题中,横线(1)的上文是“给父母洗脚引发了有关人士的质疑”,因此此处应填入质疑的问题,这问题不该是给父母洗脚对不对的问题,而应该是:感恩的方法是不是只有洗脚这一种方式?横线(2)的上文讲知恩图报,根据其下文,此处应填入什么“无疑是正确的”,于是可知此处应填入对学校进行感恩教育加以肯定的句子,比如“学校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之类。根据第(3)道横线的上文,此处应填入与“简单地采取”相应的语句,比如“千篇一律式的教育方式”之类语句。第(4)道横线天的雨句应承上讲第(3)道横线内容的后果,比如“反而会试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之类。第(5)道横线讲“需要”的内容,诸如“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之类。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13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两档电视节目大获成功,某班同学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面是对话片段,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准确鲜明,每空不超过30个字。(6分)
甲:这样的节目太好了,有利于提醒人们重视汉字文化传承。提醒人们关注汉字书写方面存在的某些问题。
乙:语文老师也鼓励我们看这个节目,他说 ① 。
丙:但是我看到有些同学会写“魑魅魍魉”,却不会写“三聚氰胺”这样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这不有些可悲吗?
丁:是啊, ② 。
戊:更令我惊讶的是“图们江”这个词,现场成人听写团的准确率是0%,这反映了现实中普遍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汉字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汉字面临新的危机。
己:我认为汉字的演变体现着当下的社会变迁,我们不必杞人忧天,要 ③ 。
①看这个节目,可以增加汉字积累,增强规范书写意识。
②多数同学只会死记硬背而不关注现实,这个节目正是应试教育的翻版。
③顺应形势合理引导,发展中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应对得当,汉字的未来仍会一片光明。)
(每句2分,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逻辑性很强,从前后文来推断,注意符合题干要求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是讨论会上的发言摘要,有两处用语不得体,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刚才老师的一番话真是金玉良言,使我深受教育。我们是跨世纪的青年人,祖国建设的重任将落在我们肩上。像老师这样快要退休的长辈仍在为培养我们而略尽绵薄,难道我们倒可以对学习不负责任?我殷切期望平时抄作业、考试作弊的同学赶快改正错误,不要再自欺欺人了
(1)略尽绵薄——不遗余力 (2)殷切期望——衷心希望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不得体,也就是有两处词语使用不当,而不是改病句等。略尽绵薄,绵薄,小的意思;略尽绵薄,是自谦之词,用于帮助他人的时候说自己出力不多。殷切,深厚而迫切;期望,对人或事物的未来有所等待和希望。往往用于大的方面。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是关于“白居易的诗歌理论”的材料。请根据上下文,在画线处朴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句不超过20个字。(4分)
白居易一生不仅留下近3000篇诗作,还提出了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著名论点。情是诗的内容, ① ,义是诗的社会效果。他分析了诗歌创作中的感情活动,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又说:“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情者系于政”。认为情感活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② ,要密切联系当时社会的“政”。
答:① ②
言和声是诗的表现形式 而是缘起于社会生活中的“事” (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要准确在画线处补写出恰当的句子,就一定要根据题干的要求去做,即根据上下文。第一处,前一句话是他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著名论点,横线前的内容是“情是诗的内容”,横线后有“义”是诗的社会效果。可见横线上的对象应是言和声,再根据“情是诗的内容”,就可以得出“言和声是诗的形式”的结论,答案也就有了。第二处也应做出这样的分析去解决问题。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①中国历史上,常常有一种群起的现象。②比如汉末的曹操父子,魏晋的“竹林七贤”,北宋的“三苏”,清朝的“桐城派”……③这样的例子,可谓__________。
④他们或为亲人,或为好友,或为同乡,平时在一起切搓,一旦条件成熟,⑤便从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方式在同一时期脱颖而出。
(1)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更正。(2分)
错别字________,更正________
(2)请在横线上补出恰当的成语。(1分)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⑤处有语病,请改正。(1分)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搓”改为“磋”,找出1分,改对1分。(2)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屡见不鲜)(3)改为:便从不同的渠道,以(或“用”)不同的方式在同一时期脱颖而出
【解析】
试题分析:“切磋”源于古代加工兽骨、象牙、玉、石等的技术——切、磋、琢、磨,后代便以“切磋琢磨”或“切磋”比喻道德学问上的互相研讨、砥砺。第⑤句的语病是介宾短语搭配不当,“从”与“不同的方式”不能搭配。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使前后的语意连贯。(4分)
每到岁末年初,心中就会升起一种惆怅。中国人过年总是图个热闹,那热闹 使我倍感寂寞, 对我而言,过年无非意味着又一段生命的日子永远流失了,而在觥筹交错人声鼎沸之中,这件最重要的事情遭到了一致的忽略。我 觉得我的旧岁如同一个逝者,我必须远避尘嚣,独自来追悼它, 便是对逝者的亵渎。
【答案】反而(转折关系);因为;甚至(递进关系);否则。 (每处1分,共4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意连贯类的语言应用题目,这类题目应该按照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来选用合适的关联词。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微信的优势。每条不超过8个字。(4分)
微信作为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费聊天软件,相比其他聊天工具,主要有以下优势:
第一, 。
微信不仅支持文字、图片、表情符号的传达,还支持语音发送。如果你疲惫于打字发信息,那么就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发个语音信息,十分方便、快捷。
第二, 。
有这样一种说法,“微信1万个听众相当于新浪微博的100万粉丝”。在新浪微博中,无关粉丝很多,而微信的用户却一定是真实的、私密的、有价值的。
第三, 。
相比其他短邮,类似“米聊”的附近热点、握手、广播、校园 PK 等功能,微信的摇一摇、附近的人以及扫描二维码等功能更加实用。
第一,语音发送便捷(原答案:语音的快捷性)
第二,用户真实私密有用(原答案:用户的真实性)
第三,功能更实用(原答案:功能的实用性)(每点1分,全对4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压缩类试题,概括的是事物的特点,此类试题一般要抓住对事物特点介绍的说明性或评价的议论性的关键语句或词语来压缩概括。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简述《红楼梦》中大观园的来历。(3分)
贾政之女贾元春被加封嫔妃,皇帝特许贾府建造省亲别院,贾府大兴土木,历时半年建成,后元春回家省亲,赐名“大观园”。(3 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故事内容要点题,可以根据对小说内容的掌握,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注意语言的叙事性。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