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您生活的这座美丽的城市更加富强、文明、和谐,学校、公交车站邀请你一起参与共同建设文明城市的活动,请为以下两个场所各写一则宣传语。要求:①突出所选场合特点;②语言生动且有鼓动性;③不能抄袭。(6分)
学校:
公交车站:
学校:牵手文明,相聚美好校园。
课堂内外,文明常在。
学校是祖国的花园,文明和谐是我们的花香
公交站台:车水马龙,有序无拥挤;繁华都市,遵规自太平
争先恐后失道德,有序上车好品质。
排队上车,人人做到,幸福人类。
排队体现美德,让座表现文明。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在“学校、社区、公交车站”几个场所中选择一个,然后针对不同场所特点拟出符合其特点的宣传语。如学校,我们可以写“学校是我们的家,文明连着你我他”。社区,我们可以写“文明小区,共建和谐”。火车站可以写“带来的是文明,留下的是和谐”。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针对下面材料中相关方面所谓“保护性拆除”的说法予以驳斥,要求恰当运用修辞手法,不超过40个字。(5分)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维修性拆除”余音未了,网友又爆料重庆蒋介石行营被“保护性拆除”。针对公众的质疑,相关方面的回应称,正在进行的拆除性施工,是文物保护项目的一部分,是对旧址的“保护性拆除”。
示例1:这是冠冕堂皇的托词和借口!实际上是借保护之名,行毁坏之实。(对偶)
示例2: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既然拆除,何来保护?(反问)
【评分建议】要求驳斥在理,修辞恰当,如果用比喻等其它修辞手法,分析准确也得分。内容3分,修辞2分,共5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先对所给材料进行快速阅读感知,然后根据提干要求,从驳斥理由方面进行组织答案,要注意修辞恰当,如比喻等。还要注意在分析时的准确性方面。要围绕“保护性拆除”进行组织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杯具”,一般指生活中的盛水器具——杯子,但我们发现不仅如此:
(1)刚刚过完今年光棍节的李超心情还不错,他觉得自己十分有希望结束多年的“杯具”恋爱史,因为他发现,身边的“校园红娘”越来越多了!(《中国青年报》 2009年11月13日)
(2)医学免疫博士却缺乏受挫免疫能力,敢跳楼却不敢面对现实,确实是杯具。(《南方都市报》2009年12月1日)
“杯具”是“悲剧”在电脑输入过程中的词语变异形式,本身属于别字,是对语言规范形式的偏离。但自2009年10月以来,“杯具”一词在网络、报刊等媒体上广泛流行。
请你从积极的角度对“杯具”一词的使用进行评述。(6分)
①“杯具”采用了谐音修辞,有特殊的修辞效果——它亦庄亦谐,一般戏谑的味道比较强,“悲剧”所包含的那份沉重和低落在谐音词“杯具”中得到强有力的消解。②“杯具”反映的是一种自嘲而积极的双面人生态度。为不良情绪的宣泄、排遣提供了极好的渠道。(自嘲或积极答出一点即可)③它在表达“悲剧”词义的同时更具娱乐和乐观精神,成为表达自我、张扬个性的语言手段。(答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
【解析】
试题分析:评价时首先要注意要求中的“积极”,然后从内容与形式两个角度展开评价,形式方面可优先考虑修辞方法,从这一角度可想到谐音,内容方面可想到自嘲、娱乐等词。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请他细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近日,某著名主持人在与被联合国任命为“关注全球教育的联合国和平使者’的著名钢琴家郎朗微博互动时,向朗朗提问:“对于世界上买不起钢琴,甚至生活在战乱和饥荒中的孩子,你的工作有什么意义?”,此条微博发布后,引起了众多网民的“炮轰”.为此,该主持人十分委屈,认为网民违背了自己的本意.
思考、回答:
(1)网民善意质疑的原因何在?该主持人提问的本意又是什么?(4分)
(2)如果你是该主持人,你将怎样提问以避免引起网民的误读?C2分)
(1)网民可能觉得该主持人在质疑朗朗作为和平使者的意义,处在战乱和饥荒中的孩子根本就买不起钢琴,你又如何发挥音乐的功能呢?也可能觉得主持人有批评甚至挖苦朗朗的意思,批评主持人只关注物质的层面,没能看到音乐给予人们精神上的陶冶作用。
(该题要求学生能够从积极的角度,善意地去解读主持人的话,意思对可酌情给分;负面的、消极的回答不给分。2分)
主持人的本意是想让朗朗从音乐跨越阶级和国界的特点来谈谈音乐对于和平的意义,特别是对那些仍处于战乱和饥荒中的孩子,作为和平使者,他将如何用音乐去抚慰、激励他们,引领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成长等等。(意思对即可,2分)
(2)示例一:面对至今仍生活在战乱和饥荒中的孩子,作为音乐人,你将如何发挥联合国和平使者的作用?
示例二:你是如何看待联合国和平使者这一工作的,作为音乐人,你觉得你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示例三:请你谈谈就任联合国和平使者一职的感受,下一步你将开展哪些工作?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第一问要从积极的角度,善意地去解读主持人的话;第二问,要注意提问的语气及句式上要得体,委婉。可从感受或者作用的角度来提问。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有关春节和端午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7字,语言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4分)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春节:上联 下联
端午:上联 下联
春节:江边柳线迎春绿 门上桃符耀眼红\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 碧波竞舟十里欢
【解析】
试题分析:写对联需要注意春节(贴春联、放鞭炮)、端午节(赛龙舟、插艾叶、吃粽子等)两个节日
的特点,上下联要语意对应,同时要注意字数限制。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答话。字数不超过30字。(4分)
师父训练徒弟爬树,徒弟爬到高处时,师父喊道:“小心,小心!”第二次,徒弟爬到高处时,师父一
言不发,等徒弟下到低处时,他才说:“小心,小心!”
徒弟问:“师父,为什么上次在高处时提醒我,这次下到低处才提醒我?”
师父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没经验时,容易在难处出错;有经验了,往往在易处出错。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抓住文中的关键句,联系上下文语境。首先要理解,师父的回答是针对徒弟的提问“为什么上次在高处时提醒我,这次下到低处才提醒我”。其次是分析,问题暗含着两方面的内容,即第一次没经验时高处小心和第二次有经验时低处小心。最后是概括,概括时要结合上述两层内容,准确揭示表象背后的意义。考生可以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 )
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 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 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 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
那人一看是守渡船的,且看到了翠翠,就笑了。“翠翠,你长大了!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你,我们这里河中的鱼,现在可吞不下你了。”
翠翠一句话不说,只是抿起嘴唇笑着。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一下翠翠当时“抿起嘴唇笑”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抿起嘴唇笑”这一典型动作,反映出情窦初开的翠翠,在得知心上人消息时内心的喜悦,但少女的娇羞、矜持,又使得她只能努力压抑住内心情感。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一下翠翠当时‘抿起嘴唇笑’的心理”,其实是想象写作,要结合翠翠对二老的感情来加以分析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学完《陈情表》后,丁敏同学深有感触,决心就“孝”这个话题做一个专访——专访她本校的一位语文老师。而专访过程中,设计专访的问题成为了专访的“拦路虎”,请你帮她设计几个问题。(至少3个问题,4分)
(1)对于这篇以“孝”闻名的文章,您感受最深的是哪一句?
(2)除了李密的《陈情表》外,关于“孝”的一些典故,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3)在市场经济下,关于孝道和利益之间,该如何看待?
(4)在父母干涉自己的决定时,应该如何对待?
【解析】
试题分析:这其实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要注意文体的得体和语体的得体,问题的得体要符合文体的特殊要求、注意书面语体和口语语体的区分。本题需要注意联系“孝”这个专题做的采访,所以,需要围绕“孝”方面的内容展开询问。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从去年5月1日起,我国在室内公共场所实行全面禁烟,请你为校园内的“禁烟提示牌”编写一条温馨提示语。要求:①符合场景 ②语言表达简明、生动、得体 ③不超过20字。(2分)
①让校园永远明朗清净,让心灵不受烟雾缭绕②书香何需烟草香。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审题,内容要符合提干中校园内的“禁烟提示牌”的要求,可从校园清净美丽与心灵的角度,也可从校园的文化气氛与烟的谐音关联性角度组织答案。要注意句式简单,语言简洁,有警示作用。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