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旅游资源丰富,新八景更不可错过。外地游客李先生初到佛山,在祖庙附近的酒店住宿。他计划用三天时间游赏完新八景,每天的主题分别是“赏花”、“游山”和“探古”。请你仿照示例,结合图示,用简明连贯的语言给李先生设计“游山”和“探古”旅游的线路,并结合景点特征简要推介新八景。(6分)


“赏花”:从祖庙出发到到顺德花卉世界,花海奇观想必也会给你视觉冲击,后到三水荷花世界,云水荷香一定让你流连其中,最后到南国桃园欣赏桃园花景。
“游山”:①
“探古”:②
①从祖庙出发到达西樵山,西樵叠翠会让你身心舒爽,然后前往皂幕山,皂幕凌云也会让你惊叹不已。
②在祖庙感受祖庙圣域的庄严,之后到达南风古灶,古灶薪传的火焰会让你热情澎湃,最后前往清晖园,清晖毓秀会给你诗画仙境之感。
(6分,每个主题3分,线路与主题相符1分,景点推介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要仿照前面的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来写。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处字数不得超过15字。(6分)
对失去联系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370航班的搜索,引起了公众对有关如何追踪飞机的诸多疑问,追踪飞机方位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借助雷达。 ① ?雷达天线把接收到的波立刻反射送往特殊的接收设备迅速进行处理,通过处理结果,就能知道有关目标物体的部分信息。但是,专家认为: ② 。如果飞机飞行的高度足够低的话,雷达发射的天线射束很难照射到飞机,就会处于雷达的“盲区”内。此外,专家还监测到: ③ 。比如雷达进行远距离探测时发射和接收信号耗费的电量较大;雷达发射的信号在大气中穿行时会不断减弱,遇到雨天时更严重。
①雷达是怎么做到这些的(2分)
②雷达有低空盲区的特点(2分)
③雷达探测还受距离和天气的影响(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处从雷达的原理设问即可,第二处从下文的雷达低空盲区的特点来作答,第三处则由下文的距离和天气两方面作答。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是学校学生会就高一同学阅读状况调查的部分内容。阅读后,请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句子,不能出现具体数字。 (5分)
①你有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吗,
A.有 91% B.没有 9%
②你平时阅读有读书计划吗?
A.有严格的读书计划 12% B.有一定的读书计划 27%
C.没有计划随便阅读 57% D.从不阅读 4%
③你平时阅读感觉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A.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读物 13% B.不知道怎么读好一本书 40%
C.不知道读了以后有什么用 27% D.记不住所读的内容 20%
④你喜欢读哪方面的书?
A.科普读物14% B.网络小说11% C.文学名著16% D.卡通漫画7%
E.历史传记12% F.人文杜科12% G.自然利学11% H.其他17%
调查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多数同学有阅读的习惯 / 阅读面较广 / 阅读的随意性较高(或:计划性不强)/ 读书方法欠佳(注意下一层的提示限制语“但是”,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注意提示限制语“但是”,可以知道前后内容是相对的,前面从正面回答,后面从存在的问题方面回答。①④一组,②③一组。从①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有阅读的习惯;从④可以看出,学生阅读面较广;从②可以看出,学生阅读的随意性较高;从③可以看出,学生读书方法欠佳。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6分)
今年春节,央视推出的“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关注。调查得到的回答千奇百怪、五花八门,让人感慨良多,今天我们还知道“家风”是什么吗?
① 。儒家文化讲究“诗礼传家”,讲究“忠孝仁义礼智信廉”。对于传统士大夫知识阶层来说,“修身齐家平天下”,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最高目标。不仅统治阶层和士大夫家庭提倡“邻德里仁”和“笔耕砚拓”的“诗礼家风”,纵使寻常百姓也持守这样的治家信条。中国历代不乏家风门第的典范,② 。从《颜氏家训》到《曾国藩家书》,中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在百种以上。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成为后世学子修身立志、务行节俭的名篇。在家风已然变得陌生的今天,央视此次借助关注度极高的“新闻联播”重提家风,③ 。从公众的反馈来看,人们已经开始重新审视这一传统文化,认识到我们离开自己的传统已经太久了。
示例:①家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
②也留下许多流传后世的经典文章
③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语句连贯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①处是概写,结合后文内容,儒家文化讲究“诗礼传家”,传统士大夫知识阶层“修身齐家平天下”。《颜氏家训》到《曾国藩家书》,诸葛亮的《诫子书》、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此处句意应是“家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②处依据后文内容,《颜氏家训》到《曾国藩家书》,诸葛亮的《诫子书》、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此处句意应是“也留下许多流传后世的经典文章”。③处联系前文内容,央视此次借助关注度极高的“新闻联播”重提家风,此处句意应是“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石钟山记》是苏轼的一篇很有特色的游记, ,浓厚的考辨色彩深寓着对实践和为学的深刻的哲思。 ,带儿子苏迈夜游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就是对这一点的有力证明。 ,认为读书“唯勤”,且“多为之,自工”;练书法则要“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
答案只要是按下面语义方向作答,且文句通顺即可得分(答案不唯一):
①文章叙议结合
②他注重实践
③他强调为学要勤(刻苦/躬亲而行)(意思对即可)(每句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性。解答本题要联系横线处的前后内容。第一处,前文是游记,后文是对实践和为学的深刻的哲思,所以此处的意思应是“叙议结合”。第二处,结合后文“带儿子苏迈夜游石钟山,进行实地考察”,所以此处的意思应是“注重实践”。第三处,结合后文“认为读书‘唯勤’”,所以此处意思应是“强调为学要勤”。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分)
最近,在某高校一堂大学语文应用写作的公共课上,一位教授随机让5名学生口述请假条,竟没有1人能准确回答。请假条的标题写在哪?有的说居左,有的说居中。请假条要陈述请假理由,有的学生直接跳过。落款写在正文下方的哪个位置,学生说法不一。该教授说,这些都属于基础的语文知识,但一些大学生却没有掌握。
“我在批改大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作文时,发现很多存在语法错误和错别字。”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研二学生黄松鹤说,中文专业学生尚且如此,真让人担忧。《百家讲坛》特约主讲、武汉大学李敬一教授也表示,即便是博士生,有时候也会在论文中出现标点错误和错字。
你对目前存在的大学生中文素养的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
答:
大学生中文素养堪忧为教育敲响了警钟。首先,大学生中文素养不高源于中小学重理轻文倾向,长此以往,教育的发展必然跛足而行;其次,作为传承民族文化的中文,大学生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其基础,充分暴露了当下中文基础教育的全民性危机;因此,全社会都要关注当下社会面临的中文危机。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新闻消息评论类试题,此类试题的答题思路一般是先由材料中导出自己的某种看法作为中心论点,然后结合材料,联系实际,加以进一步阐述。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我国1400年左右的考试史,其中,长达1300年的科举考试是作文分占100%的。从民国开始,到1949年,近40年中,作文分占100%,是屡见不鲜的;知识、阅读题型间或有一些,只是某种点缀(如古典诗文的标点和翻译,古典文献名称的解释),从来就没影响作文分占压倒优势。1952年开始统一高考以后,分比仍然没有多大改变。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文分值占70%一80%(折合成今天的分值应该是105 一120 分)。例如1955年和1956年作文分占80% ,1957 年作文分占100 %。
一一摘自《南方周末》 郑也夫《重回以作文为中心的语文考试》
对于以上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
示例一:我认为以作文为中心的语文考试不是一种有效的语文水平检测。首先,语文能力内涵丰富,写作能力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只靠一篇作文不能全面检测语文水平的高低。其次,一个现象存在时间的长短不能成为其正确合理的理由。最后,作文评价的主观因素也使以作文为中心的语文考试在可信度上存在一定问题。示例二:我认为以作文为中心的语文考试是一种有效的语文水平检测。首先,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能在作文中得到很好地体现,因此通过作文的考查能较全面地检测学生的语文水平。其次,语文考试以作文为中心具有悠久的历史,写作可体现应试者的语文素养是得到人们普遍认可的。最后,脱离讲话和作文的语文知识考查意义有限。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实际上是一篇小作文,考查正确表达观点、流畅说明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紧扣题中材料,表达自己对“重回以作文为中心的语文考试”这一观点的看法。可以持赞成态度,也可持反对态度,关键在于把作文和语文的关系是一种什么关系阐述清楚,说明作文考试能不准确反映一个人的语文水平。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伴随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走出家庭,外出求学、工作,他们留守在家的父母进入了新的时期——“中年空巢”期。一些原“一切围着孩子转”的全职妈妈给在外地求学或工作的孩子打电话,成了她们每天的必修课。
肖菲刚入大学的第一个月,妈妈天天晚上都要打一个电话给她。一次因为有事,肖菲错过了妈妈的电话,第二天一早妈妈就打电话:“菲菲,昨天晚上你干什么去了,没有什么事吧?我一夜没睡,一直在等你的电话。”妈妈的声音有些哽咽。
假如你是肖菲,请给妈妈回个电话,委婉地告诉妈妈没事不要打电话,语言要得体,不超过60字。(5分)
示例:妈妈,刚入学学习很紧张,昨晚在教室学习,没能及时给您回电话。我一切很好,请您放心。您要照顾好自己,不要总是挂念我。
【解析】
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妈妈为了女儿错过了电话而一夜没睡,足见妈妈对女儿的担心,因此该题回答时肖菲的话语要符合人物身份,语气要委婉,而且理由要易于让妈妈接受,体现出对妈妈的尊敬和关爱。考生的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很多人误认为竹子不开花。其实,竹子是有花植物。 ① ,这是遗传基因的影响。如群蕊竹一年开一次花,牡竹、版纳竹30年左右才开花,有的种类甚至需要上百年才能开花。那么,为什么竹子开花之后会成片枯死呢?科学家解释,有些植物为繁衍后代,在生命结束之前开花、结果。因为 ② ,而这些养料来自植物的根、茎、叶,营养器官中贮存的养料大部分被消耗,所以植物就逐渐枯死了。在天气长期干旱、土壤板结、杂草丛生的竹林中更容易发生竹子开花现象。可见, ③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竹子的特性,采取适当的措施,为竹子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①不同的竹子开花周期会有不同(2分)
②开花、结果需消耗大量养料(2分)
③恶劣的环境才造成了竹子开花(或“外部环境对竹子生长产生重要影响”)(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补写题,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如第一句与后文“如群蕊竹一年开一次花,牡竹、版纳竹30年左右才开花,有的种类甚至需要上百年才能开花”,可以概括为:不同的竹子开花周期各异。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经典的科普作品往往是集科学性和文学性于一体的,其语言生动形象。请仿照这种语言风格,以“水”为对象写一段说明性文字。
要求:
⑴有一处用“虽然……但是……”或“时而…….时而……”的句式过渡。
⑵使用打比方、拟人两种手法。
⑶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生动、简明、得体;
⑷不少于200字。
毋庸置疑,地球处处都是水的寓所,它是地球最庞大的统治者,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它基本存在于三个地方:空中、地下、地表。可谓“狡兔三窟”。而且它的形态有如川剧绝活“变脸”一般变化多端。它时而化为水汽遨游九天,时而化为水流到处闲逛,时而化为寒冰封山冻海;但是在正常的情况下,它是细水长流,波澜不惊的。虽然水滋润着地球的每一寸肌肤,但珍贵的淡水不多,绝不能被浪费。诗人说:“人类最后一滴水是悔恨的眼泪。”这句富含深意的名言在警示我们:保护淡水,人人有责,刻不容缓!(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在7分以下给分。能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第①点2分,第②点4分,第③点中“生动”(整体上使用说明性语言)3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的表达能力,首先要求要使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其次要运用一种句式来过渡,再次要使用打比方、拟人这两种修辞方法,最后,还要使自己写的文段结构完整。以答案为例,该段说明了“水”的存在地点、形态,号召人们珍惜和爱护水资源,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句段结构分明、完整。在说明水的存在形态时运用了“时而…….时而……”的句式。“它的形态有如川剧绝活‘变脸’”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遨游九天”、“到处闲逛”则赋予水人的情感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