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哭墙上有这样一行字“死难者:300000”,如果把它改为“死难者:三十万”,你觉得哪种表达效果好?请作简要说明。(6分)

 “死难者:300000”表达效果好。(1分)用了六个数字,很有视觉的冲击力,夺人耳目;凭吊者对这一串数字往往会数一数,“个、十、百、千、万”等;这样更显得数字的巨大,慑人心魄,加深印象,铭记于心;连用五个“0”给人更多的联想。(答出2点即可)如答“死淮者:三十万”表达教果好的,只要能说出理由,酌情给2分,如:简洁明了等。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运用的题目,回答时,要注意分析数字运用的表达效果,据此分析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为使下面画线的语句简洁、顺畅并保持原意,需要删掉一些词语。在删改时哪些词语是必须保留的?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2分)

记得在一次期末考试中,在考完了语文后,我感觉相当不错,兴奋了很长时间。

①在 ②一次 ③期末 ④考试 ⑤中 ⑥在 ⑦考完 ⑧了 ⑨语文 ⑩后

必须保留的词语是:(2分)保留②③④⑦⑨,得2分。其他保留方式均不得分

【解析】

试题分析:为了使行文简洁,可以把不必要的内容或可以省略的内容删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所以站在民族文化的立场上,呼唤并激发国民的汉字书写与母语情怀实在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②文化上的危机从来不像__之险那样触目惊心,但历经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积累则可能引发亡种之虞。 ③还有民族文化的认同,以及实现“中国梦”的希望。 ④尤其在当下这个急需价值重塑的历史阶段,信仰的崩溃引发精神的迷乱,道德的被抛弃引发社会底线被屡屡突破。 ⑤就如古希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的消亡莫不伴随着文字的衰微与消亡,前事虽远,亦足为鉴! ⑥如果再没有民族文化根本的倡导与宏扬,百年而后,国民丢失的将不仅仅是母语情感,

A:①②⑤④⑥③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⑤④①⑥③ D:①④②⑤⑥③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闲情,是________,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________,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________。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________。 ①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 ②不见一个人,却有着说不出的意境 ③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 ④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

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④①③② D:②③④①

为下面一则新闻拟标题,字数不超过20字。(4分)

今天下午,十二届全国__第十次会议听取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关于设立烈士纪念日的决定(草案)》的议案。草案规定,每年9月30日国家举行烈士纪念活动。草案称,1949年9月30日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日,在国庆节的前一天开展烈士纪念活动,既能充分体现“国庆勿忘祭先烈”的情怀,突出国家褒扬烈士的主题,又能与党和国家领导人10月1日上午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等烈士纪念活动相衔接,因此草案将9月30日确定为烈士纪念日。

我国拟将9月30日定为烈士纪念日。(“我国”“拟”“9月30日”“烈士纪念日”四点各1分,将“拟”写成“计划”“打算”“准备”都可以。)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拟写新闻标题,是压缩语段的一种传统题型。抓住问中关键句:“因此草案将9月30日确定为烈士纪念日。”压缩语段的解题思路一般分四步:(1)看清题目要求,看它要求我们怎样压缩。(2)仔细阅读原文,分析内容要点,把握中心。(3)将概括归纳信息进行提炼筛选,删除次要信息,保留主要信息,即“去粗存精”。(4)对保留的内容进行文字加工,使其语言规范,文字贯通,符合字数要求。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在下面的这段文字的画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要求:语意连贯,合乎逻辑。(4分)

郭美美公开认罪并忏悔,让其从“炫富”筑起的神坛上跌落。在云南鲁甸地震这一巨大天灾面前,区区郭美美无足轻重。,当忙于救灾的红十字会不得不发布声明洗脱关系,呼吁人们忘记这名女子时,人们发现“郭美美”作为一种现象已经无法绕过。不把问题说说清楚,很多事情、很多人就会难以好好前行,甚至可能会出现“李美美”、“陈美美”。

①终于  ②然而  ③如果(假如)  ④还

【解析】

试题分析:

从上下文的语境来分析:①表最后的结果,  ②表转折  ③表假设  ④表递进。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6分)

材料: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晋代王嘉在《拾遗记》中说:“神农采峻岭之铜,以为器。”如果这些史料可靠,则我们祖先大约在5000年前就开始使用铜器了。但是,考古学家一直没有发掘到可以确证是夏代之前的铜器。因此,这些记载还只能视为传说。

早在传说中的远古时期, ,铸造铜器了。从传世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在夏代之前就已进入铜器时代,但是,。上个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带发掘出了不少青铜器。经鉴定,这批青铜器的制作年代距离现在3500多年,这个时间大概是夏晚期。它们出土的地点正好是古书中所说的夏代开采铜矿之地,因此,可以确信

示例:①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采掘铜矿    ②这却一直没有得到考古发掘的证实    ③我国至迟在夏晚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了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下段文字是对上段文字的转换与扩展,填空白时既要根据上段的内容,又要结合下段横线前后的语境。题干要求不要抄材料,那么在表述上就要换一种形式。前两个横线的内容可以放在一起看,原文表述,远古时期,黄帝就已经采铜矿铸造铜器了,史料中有记载,5000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铜器了,但迄今没有找到考古发掘的证据。所以根据这些内容即可填出前两个空。最后一空是总结前面的话,前面是说已证实大概在夏晚期就有了不少青铜器,说明至少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铜器了。所以据此可以填出最后一句。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香雪中学文学社将在元旦举办以“红梅•怡心”为主题的现场作文大赛,比赛现场将设在学校的梅园。请你为学校的广播站撰写广播稿,鼓励同学参加比赛。要求:明确活动主题,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80字左右。

示例:亲爱的同学们,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了丰富课余生活,为了展现同学们的才华,我校文学社在元旦举行现场作文大赛,主题是“红梅•怡心”,地点在学校的梅园。才华横溢的你,会放弃这次崭露头角的机会吗?来吧,在红梅树下,书写你与红梅的故事啊!  (6分。主题,时间,地点,鼓励参赛,各1分;两种修辞手法各1分。)

【解析】

试题分析:广播稿的写作要求通俗口语化,明白易懂。而且宣传的内容主题要鲜明。本题要求宣传参加现场作文大赛,就要把作文大赛的主题、举办的时间、地点、都讲清楚,语言要具有鼓动性。考生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另外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是某市妇联对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原因的调查表。请根据表格反映的情况,补充文段中A.B.C处空缺的内容(不出现数字,每句不超过15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原因

料理家务

照顾老人

看护儿童、护理产妇

目前你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原因

60.7%

20.6%

18.7%

将来你最有可能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原因

27.0%

52.1%

20.9%

从上表可以看出,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将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

A. B. ,看护儿童、护理产妇的需求基本不变。当前该市不少家政人员通过了“护婴”“月嫂”课程培训,拿到了“护婴证”“月嫂证”,但无法上岗。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建议该市的家政培训机构 C. ,提高上岗率。

 A:料理家务的需求大幅减少  B:照顾老人的需求大幅增加  C:顺应市场,调整培训课程

   (6分。每句2分,其中内容1分,连贯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题干要求根据图表总结出“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将发生变化”的情况,因此,应关注图表中上下两组数字的对比情况。第一项“料理家务”由60.7%降到了27.0%,说明料理家务的需求将减少,而且幅度较大;第二项“照顾老人”由20.6%增加到52.1%,说明这一项将增加。由此就可以得到A、B两处的答案。根据这一发展趋势再提建议就很容易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虚词,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5分)

近年来,网络文化的强势流行,诸如“雷人”“给力”“吐槽”等众多网络新词层出不穷。最近“十动然拒’”“人艰不拆”“喜大普奔”“不明觉厉”等一批所谓网络新成语又在青年群体中快速传播广泛使用。这种现象,专家表示尽可淡然处之,造词热并非网络时代独有的现象,每当社会处于发展活跃期,新词新语就会大量涌现。这些新词新语要融入社会语言系统并长期存在,必须能填补人们表达上的空白,且富于表现力,易于传播。,其生命力将不会长久,据统计每年出现的新词有三分之一在第二年就销声匿迹了。

参考答案:①随着(伴随着);②对于(对);③因为;④而;⑤否则(不然)。(每空1分,共5分,若写成其他虚词,语意连贯通畅亦可)

【解析】

试题分析:

①处后的短语为“网络文化的强势流行”,只有填“随着”“伴随着”等词语,才能构成介宾短语,作后一个完整句子的状语。②处也如此,后为名词短语,只有填“对”“对于”,才能构成介宾短语,作后面句子的状语。③处后的句子是对前一个句子解说,可用“因为”。④处是承接,故用“而”。 ⑤处从反面说,可用“否则”“不然”。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