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
A:毕业时你送给我的照片和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B:我们旅行社宾馆大厅设有服务台,欢迎各位旅客垂询。 C:广大文学爱好者可将作品寄来,我会一一斧正。 D:老同学,自毕业后一直没有见面,今日一见,久仰久仰!
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扩写“鹰击长空”的场景。要求所写语句符合表达方式的特点,每题字数不得超过40字。(6分)
(1)用描写的方式扩展。(其特点是,能反映出事物具体情形,如形、声、色、动态等)
(2)用议论的方式扩展。(其特点是,语句中有观点,有分析判断)
一只矫健的苍鹰,奋力挥动着翅膀,翱翔在清晨的碧空中。它在这阴森荒凉的山谷间盘旋,盘旋,又陡然冲过冈峦重叠的高峰,飞向远方。2.雄鹰振翅高飞,划过长空,那一片蓝天包容了它的不羁,承载了它的稳重。为此,蓝天多了一分神秘,多了一分美丽。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先描写鹰飞行的姿态、鸣叫的声音等方面,抓住在长空翱翔的状态进行细节方面的刻画。描写的时候使用一些修饰性的词语作定语,以突出描写的形象生动。然后再对“鹰击长空”作评论,要有观点,表达鹰的精神和品格,也可表达鹰的追求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学校举行课本剧汇报演出,请你结合剧情内容为主持人写两段串联词,将下面三个节目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每段不超过40字。
第一个节目《雷雨》演出结束
串联词①:_____________
下面请观看第二个节目《罗密欧与朱丽叶》,由高二(1)班演出。
串联词②:_____________
下面请欣赏高二(4)班演出的《西厢记·长亭送别》。
示例一:①旧中国的雷雨令我们震撼。让我们走出雷雨,穿越时空,去聆听一曲爱情与自由的赞歌。②罗密欧与朱丽叶已经离我们远去。遥望十里长亭,崔莺莺与张生正向我们走来。示例二:①雷雨震荡,埋葬了旧中国一个错乱的时代;爱情悲壮,谱写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赞歌。 ②千古悲剧,朱丽叶血溅断魂墓;十里长亭,崔莺莺泪洒黄花地。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结合剧情内容”一语,根据《雷雨》《罗密欧与朱丽叶》《西厢记》这三个剧本的情节,照顾到主持人的身份,以准确简明并且富有诗意的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介绍。比如,介绍《雷雨》可利用“雷雨”的比喻义,介绍《罗密欧与朱丽叶》可利用其同《西厢记》的异同点,等等。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面的材料,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请概述这一社会现象,并对此现象进行简要评论(4分)
有人说现在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的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越来越少了;知道“梅艳芳”的越来越多了,知道“梅兰芳”的越来越少了;知道“景岗山”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井冈山”的越来越少了;知道“马克”的越来越多了,知道“马克·吐温”的越来越少了;知道“比尔”的越来越多了,知道“保尔”的越来越少了。
概述:
评论:
概述:经典文化遇冷而流行、时尚文化受青睐的社会文化现象(2分)评论:这是商品经济冲击下人们文化价值观的严重失衡,我们应大力提倡重视传统、经典的文化(2分
评论:这是商品经济冲击下人们文化价值观的严重失衡,我们应大力提倡重视传统、经典的文化(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试题属于热点评价题。考生作答时可从分析事件的原因、事件本身反映问题、事件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等角度去思考。即对一个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意义进行评价。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语意贯通。
(第一空2分,第二空3分)
秋是什么颜色?谷子说:“秋是黄色的,我就是叫秋风吹黄的。”高梁说:“(1) 。”棉花说:“秋是白色的,不然,我哪有这身银装?”墨菊说:“秋是黑色的,我开放的花朵就是明证。”松柏说:“秋和夏没什么区别,都像我一样青翠。”秋天听了摇摇头说:“不,不,我是五彩缤纷的。(2) !”
(1)秋是红色的,我就是叫秋气染红的(2)如果我只是属于一种颜色,那秋天该是多么单调啊。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第一空可仿照上句“秋是黄色的,我就是叫秋风吹黄的”,结合着高粱是红颜色的特点来组织答案;第二空,是对以上谷子等对颜色的回答,由上文“我是五彩缤纷的”可知,应从不是单一或单调的角度组织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大家都知道, ① ,倘若呼吸停止,生命也将终结,人体通过呼吸, ② ,排出二氧化碳。那你可知道土壌也有呼吸?土壤呼吸和人的呼吸一样,也是一个 ③ 的过程。
①呼吸对人类非常重要 ②吸入新鲜氧气 ③吐故纳新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要在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横线①的下文讲的是呼吸的重要性,因此可填入诸如“呼吸对人类非常重要”之类的语句;横线②的下文讲的是呼吸过程中的“排除”阶段,因此此横线应填如呼吸过程的吸收阶段,填写诸如“吸入新鲜氧气”之类的语句;横线③显然是对前面所讲的呼吸过程的性质的总结,一个“也”字,暗示此处应填如同上文意思差不多的语句,如“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之类。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面是选自《光明日报》的4条消息的标题,请在分析标题所报道的事实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写一则不少于100字的新闻短评。
外交部发言人:谷歌若撤出不会影响中国的投资环境
澳联邦通讯部长表示:网络不能独立于法律之外
瑞士坚决严打(网络)“黄毒”信息
互联网凝聚慈善力量 网民掀起抗旱捐助高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今时代,网络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但其传播的“黄毒”信息等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它还引发国际争端,成为利益集团博弈的工具,因此,用法律的手段监管网络,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语言运用的综合题目,需要从四句话中加以分析、提炼要点,加以概括归纳,答案要全面、细致。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问题。(4分)
徽菜发端于南宋,兴盛于清代,如今更是享誉海内外。徽菜地方色彩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三大特色。一是 甲 。徽州地处山区,林木葱茏,溪流遍布,盛产山珍野味、河鲜家禽,为徽菜制作提供了丰富多样、四时常鲜的食材。二是精于烧炖,讲究火功。①常以木材为燃料,或柴禾急烧,或树块缓烧,充分呈现食材的特点。②加以木炭火单炖,原锅上桌,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汤汁的鲜美。③清炖是烹制徽菜的另一种重要方法,习用火腿佐味,汤色清白,香气浓郁。④红烧是烹制徽菜的主要方法,多用酱油着色,色泽油亮,味道浓厚。三是 乙 。徽菜在发展过程中秉承“医食同源、药食并重”的传统,原料的选择和搭配都十分讲究。比如,多用具有药效的野菜入食,就体现了传统的滋补养生之道。
20.材料中划线的句子顺序已打乱,请准确排序(只写序号)
21.请根据上下文,在甲、乙两个空缺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简明,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0.④①③② (2分)
21.甲:就地取材,讲求新鲜。乙:秉承传统,注重养生。(2分)
【解析】
2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答题时,应注意到上文的“精于烧炖,讲究火功”八个字,同时注意四句话内部的逻辑关系和其中的指代性词语。这四句话,主要讲“红烧”和“清炖”两种烹制方法,因为①中处处提到“烧”字,故可知其应同④连在一起;②应同③连在一起。用从“烧炖”一词可知,“烧”应在前,“炖”应在后。于是得出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应该知道次处应填的词语必须同下文有关,即是对下文的概括。根据下文,甲处应填入关于“食材”的词语;乙处应填入关于传统和养生的词语。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请写出横线处所填句子的正确顺序。(4分)
我爱祖国的文化。有时候我朗读中国诗歌的名句, , , , 。 , 。当它触动到我心灵的深处时,我就不觉流下了眼泪。
①领略到其中言外的神韵
②想象到其中优美的图景
③当我读到得意的时候,就不觉反复吟哦,悠然神往
④体会到其中最细微的感情
⑤感触到其中铿锵的节奏、婉转悠扬的韵律
⑥捕捉到其中耐人寻味的思想
④⑥②⑤①③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此题应先从整体上把握文段语意,注意首句与未句的句意,再认真阅读分析提供的六句话的句意、句式特点,然后根据思维的规律确定句子与句子之间排列的先后顺序。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我们每天都在亲近汉字,使用汉字,感受着汉字的无穷魅力。请围绕汉字的音韵美和形体美,以“山”“明”“想”“旦”为例,写一段文字。(15分)
要求:
①运用说明和描写两种表达力式;
②开头运用“既……又……也……”的句式总领下文;
③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④语言得体,结构相对完整,不少于200字。
(1)中国的汉字,既有动人的音韵,又有优美的形体,也能生动形象地表达字的含义。例如“山、明、想、旦”四字包含了四种声调,第一声舒缓从容,波澜不惊;第二声轻快明亮,像水流潺潺;第三声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第四声,干脆利落,如波涛拍岸:四声交汇,共奏出自然的和谐之声。我们还可以将汉字的含义与形状联系起,“山”是象形字,那中间突出的一笔不正是孤耸的山峰吗?“明”是会意字,左日右月不正是带给我们光明的天体吗?“想”是形声字,上声下形而心不正是思念的基础吗?“旦”是指事字,不正是早晨太阳刚刚跃出地平线吗?汉字就像一个个灵动跳跃的音符,谱写出了中华文化的华美乐章。15分。
(2)汉字作为中华瑰宝,既音韵和谐,又形体优美,也有丰富的意蕴。看那“山”字,中间一竖像是高耸入云的山峰,四周被连绵的山脉包围,好不庄严!“明”字是光亮清晰之意,左边的日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右边“月”就像是弯弯的玉钩悬挂在空中,“明”字的发音就如曼妙女子的一声嘤咛,清脆悦耳;“想”字下形上声,心字横卧,托住“相”,匀称舒展,“想”读作第三声,如莺啼般婉转;“旦”字,一轮红日刚刚跃出地平线,看似简单的笔划透出刚劲,充满了活力。汉字,如一篇篇动感的画面,让我们置身其中,观其形,听其音,悟其意,感受它无穷的魅力吧!13分。
(3)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每天既在亲近汉字,又在使用汉字,也在感受汉字的魅力。
汉字有音韵美,让人朗朗上口:汉字有形体美,让人心生美感;汉字有含义美,让人遐想无限。“山”字绵延起伏,“明”字代表一日一夜,“想”字下形上声,“旦”字代表一日之初。这四个字代表了汉字“六书”中的会意、象形,如山字为象形字,就像是山脉一样起起伏伏,高高低低;旦字为会意字,太阳刚从地平线上升起,表示一日之初;明字也是会意字,表示过了一天一夜,不就是明天了吗?汉字有着无穷的魅力等着我们去发现。8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围绕汉字的音韵美和形体美这一要求,综合起来,按照运用说明和描写两种表达力式,开头运用“既……又……也……”的句式总领下文,运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得体,结构相对完整等方面的要求,加以写作即可。
考点: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