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根据下面的内容,拟写信的正文,字数不超过90字。(4分)

张先生订购了一件衣服,店家发货时,误发了一条围巾给他。就此情况,请你以店家身份拟一封处理此事的信给张先生。地址、姓名等信息用XX代替。

尊敬的张先生:

您好!

此致

敬礼!

店主:XXX

X年X月X日

由于我们的失误,将您订购的衣服错发成了围巾,给您添麻烦了,深表歉意!您的衣服已寄出,烦请您在收到后将围巾寄回,地址是XXX,邮资由我们承担。欢迎您再次惠顾。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主要考察语言简明得体能力。根据题中所给的语料,考生需要答出四方面内容:一是说明失误的事情,二是表明歉意,三是围巾要寄回的地址,四是表示诚心,欢迎再次惠顾。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4分)

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 “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改变自己比改变环境(世界)更容易。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按照具体要求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将句子由一种句式换成另一种句式的过程,考查的是对给定的语句换一种句式表达方式的能力。注意不要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8.继dama(大妈)、tuhao(土豪)之后,再度有中式英语走红。“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不行便别瞎嚷嚷)。这句流行语近日还荣登美国在线俚语网站“城市词典”。据此,有语言学者认为,“中式英语富有中国特色,包含了中国文化,能够投射中国社会生活发展的趋势和变化。”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阐述理由。(5分)

答案示例:全球化进程中,汉英两种语言互相渗透是必然的趋势。但因此就认为中式英语融入国际生活,未免太过武。去年流行的网络热词,今年社交媒体已鲜有身影。中式英语要得到认可,必须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深刻的社会意义。

【解析】这类题目内容比较接近生活,答题时观点鲜明,即语言运用要分明不含糊,准确说明事物性质、程度,表现作者的思想倾向。理由要合理充分,能自圆其说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请用简明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雕匠所说的话的深刻寓意。(15字以内)(4分)

有两段树根,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神,一段被雕匠雕成了猴。于是两段树根有了不同的命运:一段被人供奉膜拜,一段成了人的玩物。被雕成猴的树根埋怨雕匠说:“我们同是树根,命运却如此截然不同,都是因为你,我们的命运都是你一手雕刻而成的啊!”

“我哪有这等本事,去雕刻别人的命运!”雕匠缓缓说道:“其实,从土里出来的时候,你们一个长得像神,一个长得像猴,我只是按你们的形状略加雕刻而已。”

深刻寓意:

命运取决于自身,而非别人。(意思对即可)

【解析】题干中要求用简明平实的语言,简明主要包括“简”和“明”两个方面。“简”即“简练”,就是话语力求简练,不能啰唆重复,不要说多余的话,反映了量的要求;“明”即“明晰”,就是要把意思表达得清楚,使对方准确理解其含义,含有效果方面的要求。材料中“神”和“猴”是两种命运,表面上是雕匠造成,实质是自身形状决定的,由此可以得出寓意。结合字数要求,可以概括为命运取决于自身,而非别人。(意思对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于是,你慢慢可感觉到, 直到你呼吸困难,心跳迟滞,像一辆超重的车,在上坡时渐渐地减慢,渐渐地停下。 ① 檐前的蜘蛛怎样结那囚禁自己的网 ② 而那寂寞的感觉又是怎样越来越沉重地在你心上压下 ③ 午后的日影怎样拖着暗淡的步子西斜 ④ 暮色又怎样默默的爬上你的书桌 ⑤ 屋角的浮沉怎样毫无目的的游动

A:①③⑤④② B:③⑤①④② C:③⑤④②① D:①④②③⑤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 , , 。印度洋海平面局部比澳大利亚海岸的西太平洋海平面低190米。原因是地球内部旷日持久的岩石熔化和不规律的漂流。 ①重力小的地区凹陷比较明显 ②它像一只巨大的土豆一样有很多凹陷和凸起 ③不均匀的地心引力使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不同的引力 ④地球也不会是圆的 ⑤即便人们使所有的山脉和海盆都变平 ⑥而凸起的地方地心引力特别高

A:③②①⑤④⑥ B:③①⑤④②⑥ C:⑤③④②⑥① D:⑤④②③①⑥

20.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字数不超过30字。(4分)

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娇黛玉一见惊疑似何处见过宝哥哥,痴宝玉初识欣喜如梦里重逢林妹妹。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应用题,解答此题,可根据文段内容整体感知,找出关键词,然后用对偶的句式来概述即可。对偶讲究对应,不但主要内容相对应,而且在词性上也要相对应。关键词:黛玉、大惊、像见过、宝玉、笑、重逢、妹妹。然后根据对偶的知识来组织答案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作为立国之本的教育是需要有理想主义色彩的, 一旦失去独立与自由的精神,教育绝不可能成为立国之本,在一个教育普及的时代里,我们到底要什么样的教育,尤其值得深思。 ①这样的教育才是令人向往的,也是现实中所匮乏的。 ②学生同样要凭着独立、自由之精神,在知识和精神世界里求索。 ③教师要凭着独立、自由之精神,在知识和精神世界里驰骋。 ④通过教育每个人的思想天空进一步拓宽,每个人精神的翅膀进一步展开。 ⑤老师与学生,老师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他们的生命相互碰撞,相互连接,在课堂内外彼此启迪,彼此建造,彼此成全。 ⑥无论追溯孔子的传统,还是古希腊的传统,从本质上说,教育的真谛都蕴含在独立和自由当中。

A:①③②⑤⑥④ B:③②⑥①⑤④ C:⑥③②⑤④① D:④⑥③②①⑤

27.下面是一位记者与一位摄影者访谈的部分内容,请根据受访者的回答,推断采访者可能提出的问题,填在相应横线处,要求语言简明,符合语境。(3分)

采访者:

受访者:新闻摄影要求把主流社会不在意的真实展示出来,提供给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读者领悟。依据这一原则,摄影记者不该给被摄体描眉画眼。心中的“至美”首先是自然。摄影记者应该发现“至美”,再选择恰当的时间、空间记录——是“记录”,而不是夸大一点的“宣传”。

采访者:新闻摄影的原则给摄影记者提出了哪些要求?

【解析】

试题分析:该类题要看清题目,明确要求;理解层次,把握要点;概括并整合规范表达。从第一句中可看出要点是“新闻摄影要求”,后三句主要点“摄影记者不该给”“摄影记者应该”,这是在提出要求。故整合答案为“新闻摄影的原则给摄影记者提出了哪些要求?”。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加横线的词语全部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3分)

日前①光顾贵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应聘。本人写作才能②超群绝伦,如能③加盟贵社,定当④鼎力工作。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⑤意向,请与我⑥洽谈。

A.②④ B.①③ C.④⑤ D.③⑤

D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