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根据前后语境,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入合适的内容,使内容丰富、语义贯通。(4分)
鉴赏唐诗宋词,是探寻“美”的历程。你可以鉴赏它的“形象美”——形形式式的人物(如不慕权贵、傲岸不羁的高士,献身边塞、反对侵略的战士,① ),多姿多彩的景物(如惜别的杨柳,得意的春风,② )……也可以欣赏它的“语言美”——豪放飘逸,朦胧隐晦,③ ……还可以赏析它的“技巧美”——象征比兴,虚实结合,④ ……人生路上,和诗歌结伴而行,能使我们的心灵充实而富有光辉。
①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人在天涯、心思家乡的游子;②思念的圆月/失意的落叶;③沉郁顿挫/清新俊逸;④渲染烘托/动静相衬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是句子的仿写,但此题除了关注横线前句子的特点与表现形式外,还要注意一些限制条件,如①句前的“形形式式的人物”,故①句处应是填入人物,具体形式应合乎横线前的句子形式上的要求;②句前有“多姿多彩的景物”这一要求,故②句应写入的是具体的意象;③句前的“语言美”,④句前的“技巧”都是具体的要求。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本文的标题,取自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一诗中的名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①被谁遗弃?
②在时间上,古人飘然远去不再回来,空留白云千载。
③看来崔颢是在黄昏时分登上黄鹤楼的,孤零零的一个人,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被遗弃感。
④不是被什么人,而是被时间和空间。
⑤在空间上,眼下虽有晴川沙洲,茂树芳草,而我的家在哪里呢?
③①④②⑤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具体语境,根据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来分析推理、判断,读后可知,这个语段是对崔颢这句诗歌的解说,从这五句话来看,唯有③是对这句诗直接进行解说的,由此可看出③为首先句;进一步推断①是对③的发问,而④是对①的回答;然后从④“而是被时间和空间”可看出,下面的语句应按照“时间—空间”的顺序排列,即②、⑤。所以答案为③①④②⑤。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5.下面是一则汽车的广告语,请对这则广告进行点评。(50字左右)(4分)
它唯一的缺点是每小时跑100公里时,你仍听得见在后座的丈母娘唠叨的每一个字眼。
示例:广告用反语(或先抑后扬)的手法来制造幽默,表面上说的是缺点,实际上是介绍汽车的安静性能非常好,幽默的语言取得了绝妙的推销效果。
【解析】试题分析:这实际上是一道鉴赏语句题,其解题思路一是理解句意,即其展示的产品优点,二是分析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7.下列各项句子顺序排列合理的一项是( ) ①有的一边高,一边低 ②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 ③蒂部略凹,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 ④下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 ⑤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上大而下稍小 ⑥显隐随品种而不同
A:⑤④②⑥③① B:⑤③④②①⑥ C:⑤④③②①⑥ D:⑤③①④②⑥
18.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10字。(6分)
“自媒体”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信息量多、反应速度快,来源繁杂,但 ① ,这就造成公众在快速浏览信息的同时又怀疑信息的真实性的局面。此次失联客机事件中,马航等在信息透明度方面的一些缺失,又给媒体的准确报道,增加了难度。在这种“复杂电磁环境”下,就要求正规媒体充分发挥自身的权威性,把握好 ② 之间的平衡,须知此时此刻,跟“自媒体”比快,是断乎比不过的。而公众在信息满天飞的当下,恰需要 ③ ——哪怕稍稍慢半拍也无所谓,毕竟正规媒体的信度还是最重要的。
①真伪难辨(或可信度差,缺少权威信1分)②快捷性和准确性(或速度和信度)③精确的信息。(答相尽意思的词语也可得分,每点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后面的“这就造成公众在快速浏览信息的同时又怀疑信息的真实性的局面”和前面表转折的词确定可以是“可信度差、难辨真伪”。由前一句“又给媒体的准确报道,增加了难度”可知应是“速度与可信度”之间。由最后一句知道公众要的是“信度”,所以要求信息准确。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请以“光阴是一把神奇而无情的刻刀”为开头写一段话,要求:(1)运用对比手法;(2)句式整散结合。(3)字数在60—100字之间。(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阴是一把神奇而无情的刻刀,当你用功时,它会在你的脑海里不断地刻下用之不尽的知识财富;当你虚度光阴时,它会在你的脑海里不断地刻下无用的空白,让你悔恨终生。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语言的综合运用,需要把握“刻刀”二字的内容及含义,按照写作要求,抓住“光阴”的特征,进行写作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7.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__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请具体说明上面文段的写作思路?(3分)
先写敌人对马克思嫉恨和诬蔑,接着写革命战友对马克思尊敬、爱戴和悼念,两方面形成鲜明的对比。
【解析】
试题分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分析文章思路、结构的能力,同时也考查考生的整合、概括的能力。首先要求写出文章的行文思路,即概括地说明本段先写了什么、其次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或者说本段从哪些方面(正面与反面、客观与主观、古今中外、理论与事例、举例与引用等)分别写了什么,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论证或说明或补叙什么。文段“从开头……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是围绕第一句论述;从“现在他逝世了……但未必有一个私敌。”可抓住“尊敬、爱戴和悼念”概括。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示现本是fó jiāo 用语,指的是佛pú sà 应机缘而现种种化身。 。 。 如杜甫《月夜》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闺中只独看”,就是诗人运用示现修辞手法来描绘想象中的情景。 。 。 预言的示现,同追述的示现相反,是把未来的事情说得好像摆在眼前一样。 。示现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①修辞学中的示现是指把实际上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闻如见的一种修辞手法 ②至于悬想的示现,则是把想象中的事情说得如在眼前一般,同时间的过去未来全然没有关系 ③后来人们把这一词语用在修辞学中,当作一种辞格的名称 ④在修辞学中,示现一般分为三类:追述的、预言的和悬想的 ⑤追述的示现,是把过去的事迹说得仿佛还在眼前一样
A:①④⑤②③ B:①③④⑤② C:③①④⑤② D:③④⑤①②
22.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
(4分)
银杏树 初冬 疾风骤雨 凋零
参考答案:深秋,一场疾风骤雨后,银杏树在萧瑟的秋风中发抖,那凋零的黄叶像蝴蝶一样飞舞,不情愿地落在地上,无缘初冬的风景。题干有“描述性”“比喻、拟人”等方面的要求,因此,解题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选用形象化、生动感的词语,表现银杏树在秋风、秋雨中的情状;二是采用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表现凋零的树叶,在秋风中飞舞的情景。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补写式的扩展语句类试题,此类试题一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前后语句的句式,补写出一句合适的话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儒家幸福观主要体现在关于人生理想的论述当中,其特点一是①,二是社会幸福重于个人幸福。孔子是对于物质享受与精神快乐两相兼顾的人,但更重视后者。他的学生颜回,日子过得很苦,但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对这种幸福观极为赞许。但是,这种幸福观错在② ,发展到极端,就是禁欲主义。道家幸福观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等都持淡泊态度,注重人之本性的内心的幸福,对于儒家幸福观③。
①精神快乐重于物质享受;②把物质享受与精神快乐对立起来;③是一种补充(每空2分,在符合文意前提下可灵活赋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题中,空①,要与特点二在表达内容和形式上形成对应;空②,是结合颜回清苦的生活与快乐的提炼;空③,是道家幸福观与儒家幸福观的关联理解。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