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宋代笔记《醉翁谈录》记载“柳耆卿居京华,暇日遍游„„所至,(人)爱其有词名,能移商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人)多以金、物资给之。”由此反映出宋代()

A:词人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B:宋词颇受市民阶层的喜爱 C:市民的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D:文学艺术呈现产业化趋势

柳永原名(),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世称柳屯田。著有《乐章集》。他是慢词体制的开创者。

戏剧《白蛇传》故事来源于下面哪一项()。

A:《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 B:《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 C:《清平山堂话本•柳耆卿玩江楼记》 D:《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

21、阅读下面这则故事,回答问题。(5分)

东坡在玉堂①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②?”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③。(转引自《词话丛编》)

【注释】①玉堂,此指官署。②柳七,柳永(约984-1053年),原名三变,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即柳郎中。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③绝倒,前仰后合地大笑。

问:何以“东坡为之绝倒”?

21.幕士分别选取柳永、苏轼词风迥异的代表性句子“杨柳岸晓风残月”和“大江东去”,又驰骋想象,各配以“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和“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生动形象而又贴切地揭示了柳苏二人一婉约一豪放的不同风格,故而“东坡为之绝倒”。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限划8处)。(4分)

东坡之词纯以情胜情之至者词亦至只是情得其正不似耆卿之喁喁儿女私情耳东坡少游皆是情余于词耆卿辞余于情解人自辨之。

东坡之词/纯以情胜/情之至者/词亦至/只是情得其正/不似耆卿之喁喁儿女私情耳/东坡少游皆是情余于词/耆卿辞余于情/解人自辨之。(每断对两处1分。超过8处的,每多断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解析】

试题分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注意文言虚词“者”“耳”。

考点: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8处)(4分)

耆卿词,善于铺叙,羁旅行役,尤属擅长。然意境不高,思路微左,全失温韦忠厚之意。词人变古,耆卿首作俑者也。蔡伯世云:“子瞻辞胜乎情,耆卿情胜乎辞。辞情相称者,惟少游而己。”此论陋极。东坡之词纯以情胜情之至者词亦至只是情得其正不似耆卿之喁喁儿女私情耳东坡少游皆是情余于词耆卿辞余于情解人自辨之。

(选自[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

【答案】东 坡 之 词 /纯 以 情 胜/ 情 之 至 者 /词 亦 至/ 只 是 情 得 其 正 /不 似 耆 卿 之 喁 喁 儿 女 私 情 耳/ 东 坡 少 游 皆 是 情 余 于 词/ 耆 卿 辞 余 于 情/ 解 人 自 辨 之。

【解析】

试题分析:断句步骤总结:1.通读,凭语感断,先易后难;2.抓词语,① 虚词:“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 “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 “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②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③抓语句核心,一般是谓语,然后前后追问,进行推断。3.观句式:对偶句、对举句、排比句,骈文中的四六句等。4.利用上下文内容的关连、呼应断句;5.找名词(或代词)。名词或代词往往充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即可确定停顿。6.找顶真。顶真是古汉语一种常见的修辞形式,句子往往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主语,也就是现代汉语的兼语句。7.依总分。文言文的句子,也有总分式的,我们可据此判断停顿。8.检查:利用翻译、语法分析或语感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当然,如果我们能够掌握比较丰富的文化知识,也可以帮助我们迅速而准确地断句。比如行政事务、名物制度等。

本题在分析时可关注语句中人名(东坡、少游、耆 卿)、虚词(者、耳、)。

考点:理解文言断句。能力层级为理解B。

用斜线“/ ”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3分)

耆卿词,善于铺叙,羁旅行役,尤属擅长。然意境不高,思路微左,全失温韦忠厚之意。词人变古,耆卿首作俑者也。蔡伯世云:“子瞻辞胜乎情,耆卿情胜乎辞。辞情相称者,惟少游而己。”此论陋极。东坡之词,纯以情胜,情之至者词亦至只是情得其正不似耆卿之喁喁儿女私情耳东坡少游皆是情余于词耆卿辞余于情解人自辨之。

(选自[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

【答案】情之至者/词亦至/只是情得其正/不似耆卿之喁喁儿女私情耳/东坡少游皆是情余于词/耆卿辞余于情/解人自辨之。(3分。多断、少断、错断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中的断句。解答时要先回到上下文语境中,心中默译一遍,翻译时要关注句中的名词、动词、重点虚词,例如本句中的“者、耳”,这些地方有可能就是应该断开的地方,再根据翻译用斜线断开。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选出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项:( )

A:幕mù后 墓mù地 倒塌tā 下榻tà  B:糟蹋tà 竹篙gāo 枯槁gāo 铁镐gǎo C:塑sù料 溯sù源  猖獗jué 木橛jué   D:阖hé户 宫阙què 瞎xiā闹 辖xiá制

据宋代笔记《醉翁谈录》记载“柳耆卿(柳永)居京华,暇日遍游……所至,(人)爱其有 词名,能移商换羽,一经品题,声价十倍。(人)多以金、物资给之。” 由此反映出宋代

A:词人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B:宋词颇受市民阶层的喜爱 C:市民的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D:文学艺术呈现产业化趋势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