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儒家幸福观主要体现在关于人生理想的论述当中,其特点一是①,二是社会幸福重于个人幸福。孔子是对于物质享受与精神快乐两相兼顾的人,但更重视后者。他的学生颜回,日子过得很苦,但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对这种幸福观极为赞许。但是,这种幸福观错在②,发展到极端,就是禁欲主义。道家幸福观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等都持淡泊态度,注重人之本性的内心的幸福,对于儒家幸福观③。
①精神快乐重于物质享受②把物质享受与精神快乐对立起来③是一种补充(每空2分,在符合文意前提下可灵活赋分)
【解析】
试题分析:空①,要与特点二在表达内容和形式上形成对应;空②,是结合颜回清苦的生活与快乐的提炼;空③,是道家幸福观与儒家幸福观的关联理解。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在人际关系中,“同理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指的是能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人的处境、情绪及感受,并恳切地给予得体的回应。
下面是一位刚刚转入你班的同学对你说的话,要求运用“同理心”的原理,对该同学说一段话,50字左右。(3分)
这位同学说:“这个班级的学习气氛比我原来的班级差远了。我一点也不喜欢这个班级。”
你说: 。
如果我处在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我也会感到孤独。但抱怨肯定不会解决问题,只要我们以后多交往,你很快就会拥有很多的朋友。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答题时,要紧扣题干要求“同理心”的原理,要充分理解这位同学对这个班级学习气氛的不满意的感受与心情,然后用委婉的口吻来劝导这位同学,可以采用多交流、少抱怨的心态来解决目前的班级现状。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用惯了电脑的人手写汉字的能力会下降。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请你针对这一现象,拟一条推广汉字书写的宣传语。
要求:主题鲜明,简明生动,运用对偶句。(4分)
书写美丽汉字,传播民族文化。(主题鲜明2分,对偶句2分)
【解析】
试题分析:宣传标语,就是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具有宣传鼓动作用的话语。其基本特征是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和鼓动性。要做到语言简洁,就得注意句式的选择、词语的选用、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句子的逻辑等等。具体说,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情达意准确是标语语言简洁的基本要求。要完成这道标语的拟写,还应注意主旨和题目中对标语拟写的要求。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正能量”在“2012年十大流行语”中位居榜首。根据语境,仿照例句,写出它在下列两句中的意思。(用短语解释,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示例]李娜微笑着带伤作战的形象长久地留在球迷心中,她用正能量征服了世界,成为中国网坛的巾帼英雄。 乐观顽强的精神
(1)吃饭应酬少了、基层调研多了;花架子少了,接地气实了……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中央所倡导的“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贯彻好、落实好。这几个月来,新政带来的新变化令人欣喜,处处呈现富有正能量的新气象。
(2)在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放置一些花草植物,点缀一些古朴的陶器,貌似零乱,集在一起,却如此美观,有些摆饰看似随意,实寓着美感。各个空间都传递着正能量,便于生活中工作,工作中生活。
(1)求真务实的作风 (2)舒适自然的氛围 (每题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根据语句的内容和意境来把握,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组织答案,要仿照前面的语句的句式和修辞来写。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阅读下列材料,请在后面的横线上填写句子,要求与横线前的句子结构相似,修辞相同,语意相关。(5分)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很快引发了一连串连锁反应。莫言作品(《红高梁家族》《牛》《蛙》等),在实体卖场和网店都断货,莫言10年前的手稿飙升至l20万元,其作品的影视改编费也水涨船高……搞笑的是,有网友昨日发帖称,莫言获奖后,淘宝网上出现了特别标注“莫言故乡”的“高密火烧”和烤鸡。
烤鸡,还是那种烤鸡,并未加入特别佐剂,把烤鸡肉变成天鹅肉;手稿,还是10年前的手稿,并未再经陈年酿造,把手稿变成“泸州老窖”;“高梁”,还是那片高粱,① ,② ;“牛”还是那头牛, ③ , ④ ;“蛙”还是那只蛙,并未经过千年炼, ⑤ 。莫言,还是那个莫言,只是他身上的那道光环,把有些人的嘴脸照得有些扭曲变形。
①并未经过特别的改良②把高密高粱变成国家栋梁③并未接受特殊的驯化④把老牛变成名模⑤把青蛙变成王子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时要先将横线上下文句子的句式特点和所用的修辞方法分析正确。这几道横线模仿的句子应该都是“烤鸡,还是那种烤鸡,并未加入特别佐剂,把烤鸡肉变成天鹅肉;手稿,还是10年前的手稿,并未再经陈年酿造,把手稿变成‘泸州老窖’”两句。其形式为“……还是那(恰当量词)……,并未……,把……变成……”,使用的修辞方法主要是拟人。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9.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短语,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有距离才有过程,有过程才有思念。“ ”是因距离而叹的爱情的绝唱;“ ”是因距离而诵的友情的高歌;“ ”是因距离而生的亲情的低吟。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③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
24.“据统计,我国上网的未成年人已达到1500万。其中,一些孩子沉迷于网络,学习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针对这一情况,请你拟写两条公益广告,以警醒和劝诫那些沉迷于网络的同龄人。
(1) (2分)
(2) (2分)
示例:(1)网络是虚幻而无限的,青春是真实而短暂的。(2)文件删除了,还有回收站;青春流逝了,还能找回吗?(3)远离网络,拒绝__,拥抱美丽青春。(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每条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所谓公益广告不是以收费性的商业宣传来创造经济效益,而是“免费推销”某种意识和主张,向公众输送某种文明道德观念,以提高他们的文明程度,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广告。公益广告有如下基本特点:1.以道理倡导人,公益广告是向公众推销观念或行为准则的,其主要作用是传播社会文明,弘扬道德风尚,应采用以正面宣传为主、提醒规劝为辅的方式,与公众进行平等的交流,不能高高在上,颐指气使。2.以情感打动人,公益广告不能仅仅停留在信息传播的表面,而需要寻找一种最能打动公众良心的某种方式,这种方式就是情感。人的态度扎根于情感之中,如果能让观念依附在较易被感知的情感成分上,就会引起人的共鸣。3.以创意感染人,公益广告的品位来自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公益广告作为广告,要运用一切广告艺术手段强化主题,使公益广告传播的观念触动灵魂,在公众那里升华为一种价值理念,变成一种人生观、价值观,将自发的一次性行为转为自觉的终生行为。通过公益广告的传播,人们从思想深处彻底解决问题。4.以修辞吸引人,修辞是语言的艺术花朵。公益广告词运用修辞是为了把词句修饰的优美些,生动些,借此吸引人,增强宣传效果。总之,学生了解了公益广告的特点,写作公益广告词就能得心应手。这种写作把语文知识同现实生活有机融合,把素质培养与应试训练密切结合,从而体现语文的现实性、生活化的特点。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朋友圈”,是腾讯微信上的一个社交功能,通常由熟人、半熟人组成,是现实社交在网络世界的延伸。用户可以发表文字、图片,分享文章、音乐。相信许多人都经历过类似的过程:从气氛轻松的晒照、吐槽到令人生厌的广告、营销,从生活百态到养生秘籍、名人秘史,再到明星八卦、小道消息……从最初的好奇,到其后的信赖,再到现在的欲罢不能,这就是“朋友圈”现象。我们该如何理性看待“朋友圈”现象?请你谈谈对它的认识,不超过150字。(5分)
示例1:“朋友圈”是一个开放的圈。它提醒我们,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要时刻注意甄别真假、冷静理性。现代科技让人们沟通更便利、生活更丰富,但对朋友圈这样的社交工具,既不能过于依赖,更不能沉溺其中,以至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
示例2:“朋友圈”只是人们之间一种沟通、联系的新方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未来肯定还会有更多、更新的网络社交工具出现。无论是什么样的工具,终究只能是工具。对“朋友圈”这样的交际舞台,如果你无法拒绝,无法屏蔽,也无法选择离开,最现实的办法,是淡看这个虚拟的圈子,在纷纭芜杂的信息面前,永远保持一份清醒、一份定力。
示例:3:“朋友圈”是一个网络熟人社会,人们可以在这里获得人际间的支持,满足了人际交往的需要。但和其他网络社交工具一样,“朋友圈”呈现出碎片化、浅表化、情绪化特点,各种资讯被切割成细小的片断,让完整的表达、逻辑性的思考和客观的判断难以实现。不拒绝,不依赖,这或许是对待“朋友圈”应有的态度。
示例4:“朋友圈”只是一种网上交流方式,但绝不是唯一方式。每个人都需要社会支持系统来释放压力,这个系统更重要的是亲人、朋友、同事和爱人等生活中与自己亲密的人,而不是“朋友圈”中虚拟的朋友。不拒绝,不依赖,这也许是对待“朋友圈”应有的态度。(批改建议:扣准“理性”,力求全面辩证,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新闻点评类题目。这类题目要求我们首先要读懂材料,理清楚材料的脉络:叙述了什么事件;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怎么样;本质是什么,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然后抓住主体,选好角度发表观点。本题要求对“朋友圈”现象谈看法,答案不唯一,可以从“朋友圈”现象好的一方面来谈如何加以有效利用,提高个人素质、加深友情和亲情;也可以从“朋友圈”现象不好的一方面来谈如何抵制一些不良消息的传播,提高分辨能力等等;还可以兼顾两方面,谈如何辩证地看待这一现象等。注意旗帜鲜明地表明观点,并阐明理由,自圆其说。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9.王某平日挥霍无度,过年时缺柴少米,在门上贴副对联:行节俭事,过淡泊年。邻居在上下联各添一字: 行节俭事, 过淡泊年。观者为之捧腹。
请补出邻居添加的两个字: (4分)
早 不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题干对王某平日生活状况的提示,所添之字应能反映王某的特点,一是所添之字要能产生幽默或劝谏作用,一是要合乎对联的要求。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9.下面是一篇微型小说的片段,阅读后回答问题(6分)。
晚上,小李提着礼品来到顶头上司张局长的家里……
张局长:你这是什么意思①?
小李:没什么,就是想意思意思②!
张局长:呵,你这人还真有意思③!
小李:其实我也没别的什么意思!
张局长: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小李:小意思!小意思!
(1)解释上文中三个加点的“意思”的含义。(3分)
(2)说出加横线句子的言外之意。(3分)
(1)①指“目的”“意图”②指“表示心意”③指“趣味”(2)张局长准备收下礼物的客气说法(或张局长收下礼物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第一问考查词的多义性。汉语中有不少次在不同的语境含有不同的意义,分析时要根说话人的身份地位和处境,考察其内心想法。第一个“意思”,是张局长说的,他看见了小李提的物品,因此这个“意思”是询问小李的意图或目的。第二个“意思”是小李说的,表示其委婉地表示心意。第三个“意思”是张局长对小李的评价,有“心机、趣味”的含意。 题目第二问考查对言外之意的分析,联系后面小李的话语,可知这是张局长收下礼物的客气说法。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