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在下面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每句1分,共3分)

在人们的认识里,主角就是主角,配角就是配角,二者属于截然不同的世界,没有统一的可能。但实际上,。一部戏里,其实没有大小角色之分,也没有主角配角之分,。正如本质上,大人物是自己的小人物,小人物是自己的大人物。茫茫尘世里,其实没有大小人物之分, ③ 。

①主角固然是主角,配角其实也是主角

②有的只是自己的台词自己的戏

③有的只是自己的灵魂自己的心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补写式的扩展语句类试题,此类试题一般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和前后语句的句式,补写出一句合适的话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8.上面这些语段出自儒家的主要经典,充分体现了孔子的学习精神。这些关于学习的方法论言说,今天依然具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请根据你的理解加以归纳,分条概括。

【解析】(1)学习要经常温习;(2)学与思互相结合;(3)学与教互相促进。(每点1分,可适当阐述。)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先将题目中各段语录的意思领会懂,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语录中提到的“关于学习的方法论”加以归纳,分点陈述(最好根据此题给的6分,分为三点)。其中,“学而时习之”和“月无忘其所能”说的是“学习要经常温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讲的是“学与思要互相结合”;剩下的两条讲的是“教学相长”。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分)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自古以来人们依土地而生,自然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山坚毅不拔,沉静、博大、深厚;水至柔至利,屈曲有致,既可润物无声,又能摧枯拉朽。山的阳刚与水的阴柔相生相合,便是宇宙无限的生机。当春风吹来的时候,;当夏天来临的时候,人在自然生命的苍翠中感到生命的蓬勃;当秋景的宁静疏落,让人体会收获过后的宁静和天高云淡的旷远;而冬日的萧瑟空寂,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艰难和顽强。人在山川的变化中,找到了自己情绪的寄托,获得精神的安顿。因此,望水则情溢于水。

①所以我们尊重自然 、热爱自然②人在自然生命的萌动中感到美好的希望③观山则情满于山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主要的依据是横线处的上下文。比如第①道横线,上文讲的是大自然施给人类的恩情,下文讲的是人类的行为,因此此处也应讲人类的行为。第②道横线,上文讲的是春天,下文讲的是夏天时人的感受,因而此处也应写春天时人的感受。第③道横线,上文讲的是人的情绪,下文写的是人在“望水”时的情感,因而此处应写人在“看山”时的情感。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请专家或老师开列一份必读书目,这是多数人认同的做法。然而开列出来的必读书目中往往会有一些名著让人读不下去,有人认为读不下去就不要硬读,而要放下。

对于名著读不下去就放下的做法,你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

【示例1】有些名著读不下去,但不要轻易放下。阅读名著遇到一些困难,这很正常,如果能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去解决阅读困难,坚持读下去,那就有可能读懂名著,从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收获。而读不下去就放下,结果只能是止步不前,无所收获。所以,名著虽难读,也应知难而上。

【示例2】有些名著读不下去就应暂且放下。名著读不下去的原因很多,或因内容过于艰深,或因读者自身阅历不足。如读不下去,就不能让自己进入作品,有所体悟。一味硬读,不仅耗时伤神,且收效甚微。因此,有些名著读不下去,不必勉强,暂且放下,假以时日,想读时再读。

【解析】

试题分析:这种题型重在自身的个性见解,并不是简单地亮明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启发,或做出评价,而应有深度地阐述,有理有据,让人折服。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①“食以安为先”,这句话道出了食品安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②近年来,我国持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③但食品安全问题仍未彻底解决,食品安全形势仍然令人堪忧。④不得不感慨,要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我们

(1)请在第④句横线处补上一个恰当的四字成语。(1分)

(2)上面的文字有一处有语病,请写出序号并修改。(2分)

序号:

修改:

(3)某电视台拟制作一期“维护舌尖上的安全”的访谈节目,请根据前两个访谈问题,设计问题3。(要求:表达简明连贯。)(2分)

问题1:您是否遭遇过食品安全问题?

问题2:遭遇问题食品,您知道有哪些维权的途径?

问题3:

(1)任重道远(其他答案,合乎语境、合理通顺即可。)

(2)③ “令人堪忧”改为“令人担忧”(其他答案,合乎语境、语法即可。)

(3)可以直接向销售者、服务者或生产者交涉、索赔并与经营者和解达成协议。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问先了解语段内容,语段内容是说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很严重,真正解决需要较长的时间。根据内容确定词语,比如“任重道远”。第二问“令人堪忧”这个短语是有语病的。“堪”可作“可;能”解,如“不堪设想”,也可作“能忍受”解,如“狼狈不堪”。“堪忧”就属第—义项即可忧。而“令人…”这种短语是兼语式,即“使人怎么样”、“人怎么样”这个主谓短语作“令”的宾语。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含标点符号)。(6分)

在东西方zōng jiāo 中都有一个假设:在地球之外,,那里尽是金碧辉煌,尽是山珍海味,没有尘世的种种苦难或悲惨。这假设中的天堂,纯属子虚乌有。摆在人类面前的出路只有两条:或坚决控制地球上的人口,下决心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但这后一条出路几乎是不可能的。比如,月球上没有大气;比如,金星的表面温度很高。所以,除了地球 ,

①(某个地方)有一个天堂②或将人类移民到别的星球(上去住)③我们没有其他的任何星球可去。(意思对即可,每空2分,共6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概括能力,准确、简明、连贯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能力层级为E。本题的每个空白处均需要考虑上下文,尤其需要关注代词(例如“这”“那里”)与连词(例如“或”“但”“所以”)等,它们是决定如何衔接的关键所在。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不少地方有”美食之乡”美誉,其特色小吃往往体现了地方深厚的文化底蕴。请你任选一个地方小吃并为之写几句介绍词,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不少于70字。(6分)

汕头老妈宫粽球是一种很特别的粽子。剥开粽叶,亮晶晶的像宝石般的糯米晶莹透亮,浓郁糯米香固执地钻入鼻腔。它的香糯,使人们的辘辘饥肠得到慰藉,而妈祖的庇佑,又使得它拥有了信仰带来的神秘力量,给人们带来幸福与安康的祝福。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为地方小吃写一段介绍词,要注意突出“饮食”和“文化”两个方面的特色,而且按照要求必须用上修辞,还得要体现“美食介绍词”特点形式,这就需要抓住这一“小吃”的特点来写。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下面是2015年3月4日鮀江中学校报小记者林媛的一段采访实录,请你根据这段采访实录,拟写一则校园短讯(60字以内)。(6分)

林媛:杨校长,您好。再过几天就要高考“一模”了,请您为即将参加考试的同学们谈谈在学习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杨校长:同学们在最后临考前的几天,一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有自信;二是要注重学习的实效性,回归基础,查漏补缺,不要去追求新题、怪题。

林媛:除了这些学习上的建议以外,在生活中还需要注意什么吗?

杨校长:一个是要注意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另一个是要注意营养饮食的均衡。

林媛:谢谢杨校长,除了以上的建议外,您还有什么要对学生们说的吗?

杨校长:我衷心祝愿我们学校的同学们能够在本次考试中考出水平,考出佳绩!

3月4日(一模前夕),我校杨校长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就学习和生活两个方面为高三的同学支招,并送上了祝福。【评分说明】接受采访中心事件2分,“学习”“生活”各1分,“送上祝福”1分,表达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中的一句话新闻,就是运用一句话,最大限度地完成报道任务的新闻。它要求比标题具体丰富,比导语简洁明了。注意把握“一句话新闻”题的解题技法:1.要素提取法。新闻属叙事类文体,采用要素提取法,就是将新闻中叙述的各要素(当然有的新闻不一定每个要素都具备)提取出来,然后按“什么人(或物)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的顺序(或适当调整语序)即组成一句话新闻。新闻的格式一般特点,决定了答题的信息区间主要是导语一段,因此,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导语部分;2.去枝取干法。有的新闻提供的信息比较多,要拟出一句话新闻,先要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辨别、筛选,去除那些枝叶信息,提取出新闻要告诉读者的主要信息;3.要点概括法。有的新闻提供的信息是由多个要点组成,各要点又无主次之分,这就需要对多个要点进行概括,然后作答。本题要抓住时间、人物、事件加以概括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出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30 个字。(6分)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东汉末年,曹操慷慨赋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淋漓抒写了诗人 。一千三百年前,李白曾吟咏“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表达了他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在《新五代史· 伶官传序》中,欧阳修总结了后唐庄宗既得天下又失天下的原因,感喟小自一人、大至一国,无不以安逸而衰亡,以理想而勃兴。

①从来都是一部放飞梦想的历史。②不信天命、奋斗不息、对伟大理想的追求永不停止的壮志豪情。③不拘俗流、不畏艰难的浪漫幻想的宏伟抱负。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要先认真阅读语段,了解大意,然后再理解上下句的意思,最后要使语段的意思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注意字数限制。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1.中外名著中有很多硬汉形象,例如《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水浒传》中的林冲,《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九三年》中的朗德纳克;也有一些卑弱甚至猥琐的形象,例如《套中人》中的别里科夫,《阿Q正传》中的阿Q,《围城》中的李梅亭等。请你写一副对联分别概括这两类人物的性格特征,不超过40字。

处逆境不屈不挠显人格魅力,顺权势卑躬屈膝作卑劣小人。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对联,需要注意: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本题可据此要求,从“硬汉形象”和“卑弱甚至猥琐的形象”这两方面加以对比,总结其特点加以概括回答即可。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