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用简明的文字对下述事实加以点评,不超过20字。(4分)

近年来,各省高考分数一旦公布,名校间一场明争暗斗的“生源争夺战”随即展开。很多高校纷纷派出招生小组入驻各地,争夺高分考生。

①求贤若渴,无可厚非。②唯分数论英雄,凸显评价标准单一的无奈。③法制不够健全的背景下,分数或许是唯一公平的标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明确题干要求,透过材料表象,揭示材料本质,从名校争夺生源,可知各高校对人才的渴望,从争夺高分考生,可以看出选才的标准是唯分数论。从“明争暗斗”可以看出目前招生制度不健全。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点评:对于此类点评题,既要写出材料反映的客观表象,又要揭示材料隐藏的本质内涵,点评要全面、客观,既不能夸大其词,也不能贬低。

22.请为下面的短文补写一个对偶句,揭示短文所述经历给人的启示,不超过20字。(4分)

年轻的时候,挑着桶去挑水,扁担晃悠着,铁皮水桶发出丁零当啷的声音,走多远,响多远。待到用辘轳把水绞了上来,挑着回家,水与桶沿齐平,满满当当;压在肩上,沉甸甸的,分量扎实。这时扁担不再晃悠了,水桶也不再吱声了。一路走来,脚步迈得稳健,心里也似乎踏实了许多。

挑水的经历。给我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虚浮与喧嚣相伴,充实与内敛为伍。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读懂短文的意思,然后透过短文表面的意思看到短文的深意,最后按题干要求写出启示。在这里要关注短文有两层意思(年轻时挑水是的感觉和成熟后挑水的感受)。

考点:压缩语段

点评:此题考查压缩语段(概括提炼)的能力,先关注短文有几层意思,再逐层进行归纳、提炼其深意,最后按要求写出答案即可。本题中第一层为“年轻的时候……响多远”可以归纳提炼为“虚浮与喧嚣”。

21.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4分)

以平淡为散文的极境,这当然不是什么新鲜的见解。____________

①不过,要达到这境界谈何容易。

②苏东坡早就说过“寄至味于淡泊”一类的话。

③“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

④平淡不但是一种文字的境界,更是一种胸怀,一种人生的境界。

⑤之所以难,我想除了在文字上要下千锤百炼的功夫外,还因为这不是单单文字功夫 能奏效的。

⑥今人的散文,我喜欢梁实秋的,读起来真是非常舒服,他追求的也是“绚烂之极归于 平淡”的境界。

②⑥①③⑤④(排对前三句得2分,全对得4分)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要读动整体意思,知道文段围绕“平淡为散文境界”来说的,与前一句“不是什么新鲜的见解”联系最紧密的应是 ②,然后说道“今人的散文”,随后语意一转,谈“达到这境界谈何容易”①,接着借助诗句进一步说“达到这境界谈何容易”,“平淡难”③;接着谈难的原因⑤,最后总结“平淡”是什么。

考点: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点评:本题是一道排序题,要正确排序,关键是找出这组句子中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找出它们的联系,认真审读这几个句子,抓住其中体现顺序的词语切入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句子中的关联词、方位词、前后呼应的词、承上启下的过渡词等,就是体现句子顺序的常见词语。抓住了这些词语,句子的排列顺序就不言自明了,本题通过抓关键词,如“不过”、“之所以”,分析句与句的逻辑关系得出的。

19.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根据文意补写文末两处划线处的内容。(每句不超过12字)(6分)

在北京举办的一次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显示,高达54.4%的年轻人(包括大学生)表示“没时间读书”,43%的大学生日均阅读时间低于1小时,多数大学生上网时长远超读书时长。而在阅读类型中,休闲娱乐性图书和考级考证书籍排在前两位,经典名著却受人冷落、鲜有人问津。对此,我们不禁要发出这样两个感叹:一是 ,二是

一是最该读书的时候不读书(最该读书的人不读书),二是最该读的书没人读。

【解析】

试题分析:最后两个感叹是对上文两层意思的总结,故可概括成一是“最该读书的时候不读书”(或 “最该读书的人不读书”);二是 “最该读的书没人读”, 两个感叹应明确指向“年龄”(或“人群”)与“书籍类型”,意思合理即可。

考点: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点评:解答此题,要通读全段,可以分析该句段有两层意思。“而”之前是一层意思,说年轻人(包括大学生)阅读时间少;“而”之后是另一个话题,意思是很少有人读经典名著。

3.下面的句子组合成一段连贯的话,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梁思成的思想不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在他逝去多年之后,世人渐渐地认识了他,认识了他的思想的价值 ②自己所珍爱的东西向他展示了行将消失的暗淡前景,自己却无能为力 ③但是,用来体现他的思想价值的对象——历史文化建筑,却大部分已荡然无存 ④对于一个致力于传统文化整理、总结和保护的大师来说,还有什么能比他所珍爱的文化被消解更让他痛苦呢 ⑤他所做的种种努力,在现实面前,常常显得那么脆弱与无力 ⑥就如同眼看着一个患病的亲人,在庸医的手中一天天走向绝境,自己的有效施治方案却无人理睬

A:①③⑤④⑥② B:①③②⑥⑤④ C:②⑥①③⑤④ D:②⑥⑤④①③

17.请对下面的事件引出的“奖励拾金不昧有损道德否?"的辩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阐释精要,60字左右。(5分)

事件:“在广州,拾金不昧者将有实质奖励。正向社会征求意见的《广州市拾遗物品管理规定》提出:对无主的拾获财物,在拍卖后将拍卖款的1 0%奖励给拾遗者;对有主失物,失主领回时,可自愿按遗失物价值10%的金额奖励拾金不昧者。”此消息一出就引起了广泛讨论,有人举双手赞成,也有不少网友持反对意见。

示例一:不会。那些拾金不昧的人是我们的这个时代的道德守护者,他们应该得到尊重,而奖励正是对他们的肯定,能鼓励更多的人向他们学习,有利于传统道德回归。

示例二:会。拾金不昧本是一种道德行为,有偿则会使这种行为变味,会使人们因利而行;奖励是对拾金不昧者的轻视,此做法对提升社会道德的作用微乎其微。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答题时,先明确观点,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选择,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若同意,可从失主的承诺入手。若不同意,可从传统入手,从风气道德角度评论。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l5个字。(6分)

著名作家莫言近日在一次主题讲座中坦言,他早期作品写得特别顺,是因为对故乡风貌和人物太熟悉了。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他觉得写作难度大了,。莫言还表示,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作家。现在年轻的作家要写出属于他们的当代小说。当今作家想要被所处时__育成著名作家、伟大作家,,而是要以“在场者”的姿态切入当下,在时代大潮下直击时代命题,展现社会变迁,反映民间疾苦,讴歌人性光辉。现在的问题恰恰是, ,只写吟风弄月、不着边际的东西,比如玄幻神魔鬼怪,唯考虑能不能挣钱、会不会火,追求短、平、快式的创作,却不曾观照当下,写出当今时代中最人性、最悲悯的那些故事。

①因为对当下农村生活有隔膜了(因为对当下农村生活不熟悉了)  ②就不能做时代的旁观者③一些作家严重脱离时代(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语段内容的感知,结合着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概括。由前面“是因为对故乡风貌和人物太熟悉了“可知,第①空应该表达对这些东西不熟悉了的意思;第②空可以根据后面“而是要以‘在场者’的姿态切入当下”推断出;第③空可根据后面“不曾观照当下……”推断出。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面语段空缺处应填入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通常的小说不允许离题,除非你是要另写一本小说。_____。作者便于把哲学、政治和道德融于小说之中,把一切用一条神秘的链条联接起来。 ①因为所有人物都不是为了发表议论而集合在小说里的。 ②小说中夹杂议论,有悖于作品的意图和性质。 ③通常的小说也不能夹杂议论。 ④所谈论的话题不受任何预先拟定的计划或提纲约束。 ⑤但是,在书信这种形式中,登场的人物都不是预先挑选的。

A:③②①④⑤ B:⑤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⑤④ D:⑤④①③②

16.根据上下文,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l5个字。(6分)

观看汉字听写大会之类节目,人们惊奇的是这些青涩的学子, ,答案似很简单:潜心钻研,反复记诵默写。问题是有必要在这方面花那么大功夫吗? ,关键还在于兴趣。年轻学子求知若渴,特别是对那些有难度和深度的对象,会怀有一种朦胧的敬意。其实许多书本知识在日后的人生旅程中可能是无用的,因为不能直接派上用处,但是 。曾经看过一部美国电影《阿基拉和拼字比赛》,阿基拉是黑人子弟,参加英语拼写大赛,从学区一路比拼杀到华盛顿,最后名列前茅的竟然是她和一名亚裔学生,缘由也正在于此,他们的精神力量由此被激发,才智得到认可,尊严得到维护。(摘编自蒋原伦《僻字的文化意义》)

①怎么会记得那么多生僻的字词②他们肯在这方面花功夫 ③它们可以激活人的精神力量。(每空2分,共6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该明白此类题的答案大多应该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测得出。比如第①道横线,上文主体落到“惊奇的是这些青涩的学子”上,而且这“惊奇”是产生在观看汉字听写大会之类的节目时;下文是此横线所提问题的答案。于是可推知此横线应填入惊奇的内容。第②道横线,上文是提出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功夫的问题,下文讲“关键”,于是可知此横线应填“肯下功夫的原因”。第③道横线,上文讲因为不能直接派上用处所以没必要记这么多汉字,横线前有一个“但是”,这就说明横线处应填记这么多汉字的好处。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些被人们认识了的自然界动物,有时就被作为艺术形象再现于绘画和雕刻之中,也出现在一些工艺品上, _ _ _ ,因而有了权力和吉祥的象征意义。 ①于是在当时的陶器上就出现了鱼、鸟、鹿等动物形象 ②到了秦汉时期,人们见到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四种兽的完整图案出现在了当时帝王宫殿的瓦当上 ③因为这几种正是当时人类能够捕获和经常接触得到的动物 ④远在新石器时代,人们能够用粗糙的石头工具打猎打鱼以获取食物 ⑤也因为他们具有凶猛、美丽、长寿的特点 ⑥人们并且往往还根据这些动物的特征表现了一种特定的思想内容

A:⑥④①②③⑤ B:⑥④①③②⑤ C:①④②③⑤⑥ D:①④③②⑥⑤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