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依据下列材料写一则通知,文字可以作删减调整,必须符合通知的格式和语体。发通知的时间为2015年5月26日。(6分)
①学校拟举办2015年课本剧竞演活动,请各年级积极组织本年级的师生观看。
②本次课本剧竞演的主题是“激活名著点亮心灵”。
③本次活动的地点定在学校礼堂。
④本次活动由语文组和团委联合举办。
⑤本次课本剧表演将和第十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同时举行。
⑥本次竞演活动将在全校范围内评选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
⑦本次活动的时间定在2015年5月31日(周三)晚6点。
17.(6分)参考示例:
通知(1分)
兹定于2015年5月31日(周三)晚6点,(1分)在学校礼堂举办第十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激活名著点亮心灵”2015年课本剧竞演活动,(1分)届时将在全校范围内决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请各年级组织好本年级师生观看。(1分)
语文组、团委(1分)
2015年5月26日(1分)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①__________________?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②___________________?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而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①什么叫文化?②但一个人的好素质从何而来?③他自己真正读过一点书(每处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主要应根据横线处的上下文所写的内容。第①道横线应填入的是个问句,上文“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一句的中心词是“文化”;下文一开头就提到“文化”,明显可知此道横线提问的也应该是“文化”。第②道横线也应填入问句,上文提到“素质好”;下文讲的“不是从网络上的来的”事就应该是“好的素质”,于是此横线问的也就应该是“好素质的得来之处”。第③道横线前有“而是”一词。可知此处应填“好素质”应该得来之处,根据上文和常识,可知这应该是读书和思考。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 微写作(10分)
从以下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3月3日是世界爱耳日,6月6日是世界爱眼日。请为“世界爱耳日”或“世界爱眼日”写一则宣传语,并阐释之。要求:简明清晰,能吸引人。
②请以“我坚信”为开头写一段话,申述自己心底的一条信念。要求:意旨明确,有鼓舞性。
③闯红灯、酒后驾车、驾车中接打电话等行为既违反交通法规,又会给自己和其他交通参与人带来巨大安全隐患。请写一则简短的倡议书,倡议司机杜绝不良驾驶行为。要求:通俗明了,语言得体。
2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的学生克拉底鲁说: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以上两则材料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中,请分析它们侧重点的不同,并就第一则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第一则材料谈的是: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当你第二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时候,它已经不是你上次踏进的河流了,因为水已经流动、变化了,现在脚下的水已经不是原来的水了,原来的水已经流走了。此材料既承认了运动的绝对性,又承认了静止的相对性。(2分)第二则材料谈的是:我们既然承认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即是承认事物在任何时候都在变化,不可能有一刻的稳定和静止。这就像一条河流,我们刚踏进的一瞬间,它就变成另外的河流了,所以我们第一次踏进去的就不是同一条河流。此则材料完全否定了相对静止的存在。(2分)第一则材料启示人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变化中,时光易逝,青春不再,我们要惜时如金,珍惜拥有,不断创造未来美好的世界。(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类考题要求考生作出较为全面的内容归纳和概括。正确解答这类题,需仔细阅读全文,比较准确全面地把握文章。具体到本题,要先理解这两则材料的大意,然后概括出层义,找出其不同点即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不管红绿灯,凑齐一群人,蜂拥过马路,被网友戏称为“中国式过马路”。针对这一现象,请拟出两条劝阻行人闯红灯的宣传语。要求:简明生动,幽默警醒;每条不少于10字,不多于20字。(6分)
①过马路不是过家家,遵守交规靠大家。②时间诚可贵,生命价更高。③别让汽车亲吻你的身体。④人再多,也挡不住一辆奔驰的车。⑤嘿,闯红灯的,你的素质丢啦!(每条3分,共6分。注意简明生动,幽默警醒。不按字数要求每条扣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拟宣传语,一要做到生动,最好采用对偶的句式,或应用其他修辞手法,或日常成语俗语的变式,力争吸引读者。二要有鲜明的主题,如本题就一定要针对行人闯红灯的问题,突出宣传事物的作用和意义。注意字数要求。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15.某校举行20年校庆大典,特邀请一事业有成的校友来为同学们作励志演讲。该校友兴致勃勃地走上讲台即兴演讲,不料,才开讲了几句,台下就一片哗然。下面是该校友演讲词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三处不得体,请找出并改正。(3分)
多次接到母校的邀请函,总因各种事务缠身未能成行。今天,我于百忙之中抽身前来,欣闻母校20年庆典,能与同学们一起为母校过生日,大快人心。我也真诚地希望我的经历能够为同学们的成长提供一些经验或教训。同学们有什么困难,我一定鼎力相助。……
15、(1)“于百忙之中抽身”改为“有幸”。
(2)“大快人心”改为“倍感高兴”。(3)“鼎力”改为“大力”。(每点1分,改正文字有其他适合的答案也可)
19.英国《太阳报》以“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活动,结果从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了四个最佳答案:①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②正在州沙子筑城堡的儿童。③为婴儿洗澡的母亲。④千辛万苦开刀后,终于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医生。请概括上述四种人的共同点。要求:准确、鲜明,概括两点,每点不超过18字。(5分)
(1)必须充满想像,对未来充满希望。(2)心中有爱--那种无私的、不记报酬的爱。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从四个人的回答中看出他们都是奉献着爱,都对未来、对生活充满希望。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优秀电视节目的开篇,往往有一些精美的导语,如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的导语“共享阳光,分担风雨”;池州电视台“多维度”栏目的导语“以多维视角,看社会万象”。现池州电视台拟开办“背后的故事”栏目,以挖掘、讲述新闻背景故事为主题。请你为该栏目设计一则导语,并阐述导语的艺术特色。要求:语言简明、生动、得体,导语字数不超过12字,导语的艺术特色的字数60字左右。(6分)
【答案】(1)情感的穿越,心灵的震撼。
(2)导语要突出栏目特色,描述准确,涵盖节目的主要内容。紧扣“背后”关键词,直击真相。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将“连接词”与“仿句”整合在一起,解答应注意:一是“栏目”特点要突出,描述准确;二语言韵律性强,运用两修辞方式;三是要紧扣“背后”关键词,直击真相。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3.下面是三幅围绕“文明一点就够”的主题宣传画,请联系第二幅画的文字,给另两幅画配上文字,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和画面相关。每处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含标点符号)。
①噪音少一点,宁静多一点
③冷漠少一点,关爱多一点
1.句式相似,有“……少一点,……多一点”之类的话:(1分)
2.内容相关,扣住“文明,一点就够”的主题:(1分)
3.语句通顺。(1分)
字数超三格(含三格)以上扣1分,两个(含两个)以上错别字或一个病句(含一句)以上,扣1分。扣分项最多扣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在做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题干中的“文明一点就够”,这样漫画的意思就不言自明了。另外本题的角度较多,给了学生自由理解的空间,答题要符合套路,用语要得当。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处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含标点符号)。
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①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 ② ,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祀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去救。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示纪念。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③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也有预祝五谷丰登的意思。
①(8格)
②(15格)
③(15格)
】①端午亦称端五②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多种说法③各地州门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出现错别字、语病、超字,1-2处扣1分,3处及以上扣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综合运用类试题,此类试题作答时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和句式等内容来考虑。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原因在于市场经济大潮中,这些文艺人迷失了方向。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了偏差 ②同时不能否认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 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④我们知道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 ⑤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倡导体裁、题材、形式充分发展,推动观念、风格、流派切磋互鉴 ⑥为此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
A:④③②①⑤⑥ B:④②③①⑥⑤ C:③②①④⑥⑤ D:③②④①⑤⑥